育儿丨都2023了,竟然还有人给刚出生9天的宝宝喂米糊!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注意到这样一条新闻:《婆婆给出生9天的宝宝喂米糊》,经过这么多年的科普,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出现,但科学还是被“习俗”打败。这里所说的习俗是不值得被传承的习俗,比如给孩子喂米糊这件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宝宝的妈妈奶水不足,怕宝宝不够吃,就给宝宝选择了米糊,也给宝宝尝试过奶粉,但吃太多奶粉会上火,依靠当地的习俗及自己的育儿经验,这位婆婆选择了米糊。没有奶奶是不爱自己的孙女,选择米糊也是怕孩子吃不饱,只是选错了食物。


营养师建议

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佳的口粮是妈妈母乳,如果有条件可以喂养到两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膳食指南建议的,如果真的无法喂母乳,奶粉也是无奈的选择。

为什么是这样建议呢?

孩子在6个月以前的消化系统并没建立好,能够消化的食物只有母乳或者奶粉。

4个月前淀粉酶分泌很少,不能消化淀粉类食物。所以,出生9天的宝宝喂米糊是不能消化的。且米糊的营养单一,不能满足宝宝生长的营养需求,且米糊摄入过多,也会影响奶量的摄入,这样也容易造成营养缺乏。

不过,人体机能有着神奇之处,从新闻里看到,宝宝的伸舌反射不消失,奶奶也无法喂进去米糊,视频画面中小宝宝张嘴吃下勺子里的米糊后又反复吐了出来。这种情况下,建议宝宝的家人还是多想一想办法,怎么能让孩子好好喝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在这个新闻中,这件事的起因是妈妈奶水少。这里,专业育儿是建议,不要轻易给妈妈们贴上奶水少的标签,如果孩子能够吃饱,妈妈的奶水就是不少的。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出生10天才能达到100ml,也并不需要很多的母乳。


宝宝是否吃饱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婴儿每天能够得到 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3个月龄以内的宝宝胃容量小,基本每2-3个小时喂一次。


宝宝在吃奶时,宝妈可以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吃奶后,会表现出明显的满足感;不吃奶时精神状态也好,感觉很满足。吃完奶能安静入睡。如果宝宝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就说明奶量不足。


出生后最初2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 1~2次。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天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 24 小时排尿应达到 6~8次;或者如果婴儿每天能尿湿 5~6个纸尿裤,就说明婴儿已经吃饱。


宝宝体重正常增加。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体重是否按照正常规律增长,来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一般,0-3个月的宝宝每周体重增加量应该在150克以上;3-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周增加105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宝宝   奶水   母乳   奶粉   习俗   体重   婴儿   妈妈   建议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