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模式和群体身份会如何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是个体把自己的资源与他人共同使用、双方收益的行为,分享是人类区别不同种群的决定性社会行为之一,分享意味着需要为了公平和他人的需要牺牲个人利益。

社会交往中人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满足日常的社交需求,人们采用特定的关系模式进行人际交往,两种模式都是为社会协调服务的。

市场模式下的社会交往,个体会更注重成本和收益,在做出决定之前人们会更多的关注回报和互惠。公共模式下个体会为了维持声誉而更多的关心他人。

幼儿大约从3-4岁开始理解社会角色,这意味着幼儿对社会角色的适当行为形成了期望。并且,幼儿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也表明他们参与了成本效益评估——蹒跚学步的孩子会将演员付出的努力解释为实现预期目标的动机。

此外,年仅3岁的儿童可以理解比例并相应地分配资源。金钱是市场模式的象征,3-4岁的儿童能够认识货币(硬币和纸币),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硬币和纸币是不同的,儿童会把货币当作玩具而不是交换媒介。

4-5岁时,他们理解钱的一般概念,后来儿童开始认识到有些硬币或纸币价值不同。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是否能预期3-6岁幼儿能够对金钱线索作出反应?这说明幼儿是否具备在市场模式下发现和执行预期行为的能力?那么又是如何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呢?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儿童从生命的第二年开始就从事诸如帮助,安慰和分享之类的亲社会行为。最近探究了此类行为背后动机的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多种非私心的原因,从对他人困境的关注到对遵循和执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

重要的是,在发育的后期,儿童也可能出于更加自我导向的原因而采取对他人有益的行为,例如获得或维持良好的声誉。那么这些能力可能是儿童出现公共模式的社会认知基础吗?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究。

群体身份被视为影响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社会距离,从而反映出具有类似群体身份的人在社会距离上的接近性。

这意味着内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往往小于外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但这种关系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社会公平的维护。

大约3岁之后,随着儿童社交圈的扩大,儿童会适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分享。幼儿在社会交往中与不同亲密程度的对象进行互动交往。

那么在基于社交心理模式条件下幼儿面对不同群体身份陌生人进行的分享决策有何不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基于此,下面主要关注社交心理模式和群体身份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这项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现有研究,而且能够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研究内容上,以往的研究大部分从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还有将年龄和性别作为独立的要因研究二者对分享行为的影响,也有研究探讨了可能对分享行为产生影响的多方面因素。

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幼儿分享的研究内容并进行细分。在被试选择和年龄划分中,根据前人研究,3-4岁的儿童能够认识货币,4-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钱的概念,大部分5-6岁幼儿知道如何购物。

幼儿在2-3岁左右分享行为开始出现,4-5岁时出现明显增加,5岁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关键期,因此研究在选择3-6岁幼儿进行考察。

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的方式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评估,或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以获得幼儿分享行为和意识的发展,对于反映幼儿分享行为特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待提高。

据以往的研究,结合研究的目的,通过独裁者游戏范式中的自由分配范式,让幼儿自主进行分享决策,记录下被试自主分享结果,期望能够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

一、社交心理模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社交心理模式进行人际互动。在市场模式条件下,个体以市场中的交换规则进行社交活动,更多的追求自我的利益而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并且这种模式可以用金钱线索进行诱发启动。

而处于公共模式条件下个体更多的会更倾向于帮助他人或者将好处、利益给他人,并且可以用人眼线索进行诱发。因此本文探讨社交心理模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在市场模式中幼儿分享的数量少于控制组,这表明,3岁左右儿童能将金钱与市场模式相联结,并表现出与此相一致的行为。

研究发现,处于市场模式条件下的幼儿陷入“市场定价”模式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时,会更倾向于考虑付出的努力成本以及收益的大小。这表明,市场模式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来计算成本和获益,从而减少了分享。

关于年龄的结果发现,5-6岁幼儿分享决策比3-4幼儿更慷慨此与前人结果一致,3-4岁的分享以自私倾向为主,5岁以后出现转折开始增长。

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即使处于经济社会化早期阶段的幼儿不能完全理解货币的市场机制并在工具语境中正确使用货币,他们也会对货币的象征意义做出反应。

实验过程中,幼儿能够回答出金钱可以用来购买玩具、零食和故事书,这说明儿童初步了解金钱的象征意义,也能意识到金钱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工具。

这显然意味着,金钱的象征意义比它的工具性意义更原始,并在生命中更早地发展起来,并在社会交往中不断的学习和强化,从而对儿童的交往活动产生影响。

两个实验结果都显示公共模式和控制组的差异都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为,“眼睛效应”诱发个体按照公共模式的方式进行人际活动,需要儿童具备关心社会评价、管理个人声誉的能力。

研究发现这种能力需要通过二阶错误信念任务,而8-9岁的儿童才能稳定获得,4-5岁的孩子几乎都无法通过二阶错误信念任务,而研究对象的被试年龄在3-6岁之间,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交心理模式和群体身份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实验二考察社交心理模式和群体身份如何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结果发现,与外群体对象相比,个体对内群体对象,选择分享的数量更多。如何解释群体身份在早期亲社会行为中的主导地位?有两种不相互排斥的解释。

一方面,从进化心理学“亲缘选择理论”角度说明了人类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个体首先会对与自己更亲密的人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与内群体个体有着更密切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为了规范利他主义行为而出现的一种适应,潜在的原因是人们希望从朋友那里获得互惠,与自己更亲密的个体更有可能偿还从我们这里获得的利益。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资源的给予和获取是在与重要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儿童在这些互动中形成了给予和接受的惯例,并且这些惯例的体验是愉快的。

这些形式的社会交换被认为在情感的相互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和调节社会关系以及与亲密他人的互动。

因此,对内群体成员更多的慷慨可以用一种既定的与朋友分享的惯例来解释,这些惯例是从互动的情感回报性质中涌现出来的。

换句话说,尽管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人导向”和“公平关注”会增加,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内群体个体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比与公平关注的潜在影响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发现,当分享对象是外群体对象时,市场模式组的幼儿选择分享的数量显著减少。

但是当分享对象是内群体对象时,市场模式组的金钱效应被削弱了,而分享对象是外群体个体时,市场模式组的金钱效应仍然存在并对分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群体身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加入群体身份这一变量,分享对象是外群体个体时,市场模式激发个体的自私倾向,倾向于以市场模式构建人际关系。

在此期间会多地考虑到与他人沟通过程中的价值和成本,个人的行为将更加独立,对他人的依赖性也会降低,从而减少其亲社会行为,而市场模式组将显著减少分享行为。

当分享对象是内群体个体时,市场模式组的个体仍然会对其进行分享,此时并没有减少分享行为,市场模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受到了群体身份的调节,由此我们可知,群体身份与社交心理模式共同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社交   群体   幼儿   身份   模式   个体   金钱   儿童   心理   社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