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关注!“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背后有武大力量!

近日,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取得科研新进展,“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拍摄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作出相关报道。

这张月球环形山图像由“中国复眼”一期工程的4部16米孔径雷达拍摄而成,可以清楚地看到距离地球平均距离38万公里外的月球表面,填补了我国在深空探测雷达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了对月的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及实验。

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该雷达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得名“中国复眼”,意为“中国复兴之眼”。该项目将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实现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金星和火星等类地行星及木星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服务于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应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根据计划,项目二期工程将在重庆云阳县建设25部30米口径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在此基础上,第三期工程计划将申报国家“十五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由上百部雷达组成的大型科学设施,探测距离可达1.5亿公里。

此次项目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助力。该中心依托国家“2011计划”,由武汉大学牵头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担任中心主任,于2012年正式获得教育部认证通过,至2019年的七年时间里,中心在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空间信息服务、地球时空基准、空间通信、空间网络、空天信息获取七大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个团队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2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启动新一轮建设。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武汉大学再次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旨在将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平台、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辐射基地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引领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李德仁继续担任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出任中心“智能遥感卫星”方向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密担任该方向的副首席科学家。该方向以构建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智能遥感卫星系统目标、需求和应用场景为牵引,依托武汉大学研制的珞珈三号系列卫星和我国相关型号卫星,共同开展空天多源信息在轨实时智能感知和认知技术开展研究,共同推进东方慧眼星座建设,引领高精度智能遥感卫星技术和产业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一直是武大人的不懈追求。除了助力此次“中国复眼”的成功开机观测,2022年以来学校勇挑重担,踔厉奋发,不断推动测绘科技进步、以创新驱动发展——

……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2023年,武汉大学将迎来130周年校庆,站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学校师生将面向国家需求,孜孜以求、步履不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大学新闻网、武汉大学官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官微、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官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复眼   环形山   中国   遥感   信息技术   新闻联播   月球   武汉大学   央视   地球   力量   国家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