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西美巷


西美巷


春天就要逛与美有关的巷子,粉墙黛瓦的西美巷就是最好的代表,更何况,它的名字里还带着一个“美”字。


但其实,这又是一个“谐音梗”。原来宋代时,此处名为和丰坊,《平江图》上有标记,坊立南口。明代,这里为米行的集中地,故又名“米巷”。王鏊《姑苏志》作西米巷,因有东米巷之故同治《苏州府志》与民国《吴县志》均作西米巷,但注:“在和丰坊,米或作美。”不知从何时起,“西米巷”渐渐被“西美巷”取代,沿用至今。

西美巷,听着比西米巷更有一番意境


西美巷南起道前街,北至干将西路。巷长475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上世纪90年代拓宽后改为六角、菱形道板路面,现全为沥青路面。与其他小巷的幽深婉转不同,西美巷道路宽阔,但绿地花坛众多,民居粉刷一新,更有花街巷、柳巷、大石头巷等与其相交,展示的是一种姑苏人家的恬静生活。

与西美巷交叉的大石头巷


西美巷内的故居也特别多,9号系名医叶橘泉寓所;19号原系苏纶纱厂招待所“裕社”,后为市政府西美巷招待所;57号系雷允上国药店原业主雷盘如旧宅。而其中最特别的,是31号况公祠。


说起“青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包青天。其实,历史上有三位官员被百姓称作“青天”,除了“包青天”包拯外,还有“海青天”海瑞,以及西美巷里的“况青天”况钟。

况钟像


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明永乐间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支持下,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减免苛徭,设仓济农,兴修水利。任期满时,民众二万余人乞留,感动朝廷,下诏留任。况钟三任苏州知府,在任13载,积劳成疾,正统七年病故于任所。他的故事还被编进了《十五贯》,使况青天的名字在苏州家喻户晓。

2019年况公祠经过了升级改造


31号的况公祠,建于清道光六年,原址为五显庙,曾是况钟在丁忧期间读书会客的地方。清同治年间重建,1933年重修,祠内有享堂、戏台等建筑,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况公祠进行了整体修缮,并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对外开放。2019年,况公祠经过升级改造,成为苏州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并于2020年4月免费对外开放。

春天为西美巷带来了更高的颜值


况公祠对面的西美巷南段东侧,如今则是商铺林立,艺术咖啡馆、风味馄饨店……使它在悠然中又平添了一丝繁华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姑苏   平江   大石头   路宽   知府   苏州   对外开放   青天   招待所   路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