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纹身有多发达,有人在身上刺满了诗,有人在上面写狠话

#头条创作挑战赛#

所谓纹身,其实就是一种人类古老的通行文化现象,是一种出现得很早的艺术,甚至一些民族会以纹身为美,时至今日。

而纹身本身开始就是具有图腾崇拜或者巫术等内容的,因为原始的生产力低下,所以人类对大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心理依赖,所以他们通过各种图腾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崇拜,试图拉近自己和神明之间的距离,希望得到祝福。

之后纹身主要是用在犯人身上,来标记此人的性质,因为中原王朝认为,这种行为只有那些蛮夷才会去做,“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黔。”

反正总的来说,正经人是不会想到去纹身的,一旦纹身那就是一种耻辱的标志,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

但是纹身的意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存在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唐宋时期,纹身甚至还有恐吓敌人等作用,《教坊记》里面记载“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面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

还有宋朝的名将狄青也喜欢搞这套,上战场之前先带个鬼脸面具,然后披头散发,借此来击垮敌人心态,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实在唐宋之前,民间的纹身一直被认为是十分落后的,只有违反法律被惩治的犯人才会有这种待遇,正常人不会这么做。毕竟古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随着朝廷管控的大大减弱,民间突然开始流行纹身,并且趋势挡都挡不住。

甚至朝廷都到处劝百姓了,你们纹身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你们现在纹身以后反悔可是没用的,洗不去的啊。但是大势所趋,朝廷也没办法,只得警告宗室不准去纹身,不然后果自负。

《酉阳杂俎》里面就记载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纹身小故事,第一个就是有一个叫张幹的力士,胆子大,人家是左青龙右白虎,他是左边纹生不怕京兆尹,右边是死不畏阎罗王。这么一看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啊,然后这件事被京兆尹知道了,小伙子也被杖杀了。

另外一个是白居易的迷弟,脖子以下全部都纹了白居易的诗。这人是个类似于现在城管之类的存在,他不仅在身上纹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还专门给诗歌配景,可见是个猛人。

四川人的刺青技术非常好,他们舍得用质量好的墨水,舍得聘请技术高超的刺青师傅,甚至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图案来给客人选择,刺上去的东西就跟画上去的一样逼真。最搞笑的是一个叫赵高的唐代四川人,在整张背上都纹满了比沙门天王,无论是谁见了他的纹身都忍不住惊叹一声。

不过最出名的应该还是水浒传人物的燕青。

燕青从小就没有家人,到处流浪。后面运气好遇到了卢俊义,去做了卢俊义的家丁。虽然卢俊义这人是个老爷,但是十分惜才,对燕青十分赏识。其中有一段描写也是关于纹身的:“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员外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

其实唐代的军人也有很多刺青的,当然这个刺青的含义和民间的差别很大。因为唐末经常发生混战,于是很多士兵都会产生厌战情绪从而逃亡的,有的跑去当和尚,有的跑去藏起来,根本抓不完。于是就想到了在军人身上做标记的方法,反正只要是纹身,什么乱七八糟的创新都有,甚至朱温直接在士兵脸上刺字的,当然后面的发展就更夸张了,直接不把士兵当人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京兆   纹身   身上   唐宋   刺青   朝廷   唐代   图腾   士兵   古代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