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春晚的呼声越来越高,春晚到底怎么了?

因为它确实在从文化盛宴慢慢演变为明星的镀金厂,从纯粹的逗笑变为尴尬的说教。

追溯到春晚的源头。

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春节大联欢》的录制。

这场晚会集中了新中国当时最优秀、最杰出的各界人士。

钱学森、华罗庚、范文澜、老舍、巴金、郭沫若、梅兰芳、荣毅仁…..

从科学家到文学家,从表演艺术家到民族战斗英雄。

这样惊人的阵容给这场联欢晚会赋予了独特的时代意义。

而这场众星云集的春节大联欢则是春晚的前身。

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一个只有600平方米的演播室正式举办。

马季、姜昆、王景愚和刘晓庆四位跨界主持人联合主持。

现场只有200多位观众,60多名演职人员。

央视用台里的四台固定电话,由观众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点播节目,点到谁,谁就上去表演。

那时候李谷一并不压轴,而是首位出场的歌手。

原本只需要演唱三首歌曲的李谷一,因为观众热情高涨,硬生生一人唱七首。

那种热热闹闹的氛围成为了历届春晚不变的回忆。

而随着第一届春晚的反响热烈,春晚开始创新。

于是1984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拉开春晚喜剧小品辉煌的大门,小品《吃面条》火遍全国。

陈佩斯无实物表演让许多人现在都在惦记着这碗面的香味。

这时候的小品,没有煽情,没有升华,有的只是简单纯粹的逗乐。

小品这一艺术形式也开始成为春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1985年春晚,导演大胆将舞台搬至北京工人体育馆。

然而技术不足,场地过大,造成偌大的体育馆里调度完全失灵,现场一片混乱。

随着群众骂声一片,广电开始深刻反省错误。

1986年,春晚开始回到正轨。

蒋大为演唱了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陈佩斯朱时茂继续搭档出演小品《羊肉串》。

春晚从踩着木头过河开始慢慢找到方向,许多类型节目开始成为固定模式。

许多节目开始成为经典,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例如,

1987年春晚,歌手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8年春晚,杨丽萍首登春晚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

1989年春晚,宋丹丹首次亮相春晚的《懒汉相亲》

1990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

1995年春晚,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如此包装》

1996年春晚,赵丽蓉巩汉林再度合作的《打工奇遇》

1998年春晚,王菲那英合唱的《一九九八》

2001年春晚,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

2005年春晚,黄宏巩汉林小品《装修》

2009年春晚,赵本山小沈阳的《不差钱》

2011年春晚,贾玲白凯南的小品《芝麻开门》

2014年春晚,王铮亮演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即使当年春晚舞台设施简陋,技术不够先进,可是那种热闹的气氛依然让人难忘。

而现在的春晚即使画面清晰,制作精良,可缺失了以前的味道,反而充斥着太多的广告和说教。

从前的小品只想在大年三十这天将观众逗得合不拢嘴。

而现在的小品大多喜头悲尾,还要想尽办法说教升华。

以前的小品创作出来的梗够我们玩一年,而现在的小品却在过去的一年里融梗。

于是我们也开始摸清楚了现在的小品套路,掺杂些当年流行的话语和梗,再结合当年的热点事件,最后通过喜头悲尾的动人结局传达他们想传达的意义。

并且在参演人员的选择上,近些年他们一直把视线放在那些所谓的流量明星身上。

我觉得应了《主角与配角》中的那句经典台词:

“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吗?”

现在的春晚好不好看,其实问问爸妈,问问爷爷奶奶就知道了。

反正我得到的答案就是三个字:不好看!

一场晚会的本质意义在于全国人民大联欢,在于内容喜闻乐见,而不是一味地讨好观众迎合市场。

也正是因为晚会不怎么好看,现在的人在大年三十这天早就把目光转移在了别的娱乐活动上面。

小孩们忙着打游戏,大人们忙着打扑克搓麻将刷抖音抢红包。

留在电视机前的往往只剩下我们的爷爷奶奶。

每当李谷一老师在春晚最后演唱《难忘今宵》。

好像爷爷奶奶他们才会回过神来,找到当年的味道。

这将近四十年过去了,也许一直没变的,只有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华罗庚   梅兰芳   郭沫若   呼声   配角   小品   晚会   观众   当年   意义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