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过才是生活,熬过才是日子!

#头号有新人#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面说: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浮沉人世间,起落悲欢处,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人情往来的无奈,还有鸡毛蒜皮的辛酸。


好的人生,都是从苦里熬出来的。


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自己撑过去。


当你看清了这个事实,你的心就会敞亮很多。


世事无常,人情变换,苦是生命的常态。


奔波如蚁,披星戴月,每个人亦有自己的沼泽。


1938年秋,杨绛带着女儿回到迁居上海的钱家。


那时,时局混乱,她不得不和钱家上上下下挤在一处,住处逼仄。


没有自己的房间,杨绛不便公然看书,不然和妯娌姑婆显得太不合时宜。


于是,她就借了架缝纫机,在蒸笼般的亭子间里缝纫,为钱钟书和圆圆做衣服。


平日里,家里的菜是她买,全家人的衣服也是她洗。


她常给烟煤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但她毫无怨言。


她本是一个书痴,对她来说,一天不读书就不好过。但她却一直默默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事,敬老抚幼,诸事忍让。


更难的是,有一段时间,杨绛所在的单位被迫停办。


碰巧钱钟书刚回来上海,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家人连吃饭都成了难题。


这时候,她开始为阔小姐补习功课,奈何杯水车薪,家里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不得已,杨绛几经周折又找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小学代课,业余时间,她还要写剧本赚钱谋生。


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说过:


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



生活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过得磕磕绊绊。


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不是在缓慢受锤?


撕开生活的本来面目,你会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早已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路遥说:


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哪个成年人,不曾在一个个疲惫不堪的夜晚,想过一万次放弃,又在第二天清晨强打精神,咬牙坚持。


生活从来没有奇迹,每个人都在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偶尔狼狈,但也伟大。


前段时间,朋友打电话给我:


“我真的快熬不下去了,白天公司一堆事弄得我焦头烂额,晚上回家还得照顾老小,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境遇,相信每个成年人都遇到过。


人生啊,其实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杨绛的后半生,便历尽了无数的波澜坎坷。


乌云蔽月的岁月,她体会过。


年过六十的她,被下放干校,整日干各种粗活。


被安排去挖井,她就脱下鞋袜,把四处乱淌的泥浆铲归一处,井打好的那天,杨绛还特意打来一瓶烧酒,为大家办庆功宴。


被安排到去洗厕所,她就用那双拿笔杆子的手,把厕所擦得焕然一新,还暗自庆幸可以有时间读书,无需低头谄媚。


面对人生的种种遭遇,她说:“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这份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冷眼旁观的豁达,让她熬过了最难的那些年。


更是让她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完成了八卷本《堂吉诃德》的翻译。


原以为终于苦尽甘来了。


但没曾想生离死别的绝望,又朝她袭来。


年过八十的她,在丈夫和女儿病重期间,拖着孱弱的身体,往返北京医院和钱媛所在的西山,照顾两个病人。


而后亲眼目睹了女儿逝去,丈夫逝去。


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她依旧熬过了。


杨绛说,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关键在于熬。


读书得熬,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需要历经千锤百炼;


工作得熬,想要做出成绩,需要日复一日的攻坚克难;


婚姻得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理解。


人活这一世,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只有谁比谁更能熬。



何亚娟在《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一样》中说过一段话:


现在觉得累,觉得难受正常,因为你在走上坡路,只有走下坡路才不累。可是,熬过去就会柳暗花明,你承受得比别人多,就会比别人收获得多。


生活苦吗?工作累吗?琐事烦吗?


好的人生,都是这么苦过来的,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熬得住拼搏的苦,生活才有回甘。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憔悴的老渔夫,即便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被人揶揄嘲笑,第85天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划着小船出海。


尽管从白天到黑夜再到黎明,依旧一无所获。


但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总激励自己:“它能熬多久,我就能熬多久。”


终于,在他的坚持下,成功捕到一条大鱼。


生活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


目送两位亲人离世后,杨绛说: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抵住万念俱灰之痛,翻译了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这是杨绛先生的跨界制作,也是她首次从文学的范畴进入哲学。



为了让逝去的亲人放心,她也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


除了饮食有度,生活规律外,还坚持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以健康的身体应对孤独和岁月的侵蚀。


很难想象,一个活到百岁高龄的老人,遭遇生活重击后,依然能做到如此从容安然,超脱于世。


人生是一趟孤独的旅程。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要在苦里煎熬。


熬不过去,苦就成了槛;熬过去,苦就是财富。


杨绛离世的那年,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大家想过没有,杨绛既非圣人也不是伟人,是什么让她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刻在了我的脑海:


杨绛用她一生的行为回答了我们:那就是面对人生苦难的淡定与从容。


其实,过好一生没有什么技巧,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她一样,慢慢熬。


当你把荆棘熬成花,把苦难熬成诗后,终会邂逅你想要的生活。


若与深渊相逢,请你足够相信: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当你熬过所有的苦,余生皆是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堂吉诃德   难熬   上海   琐事   人情   成年人   女儿   身体   日子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