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仪疯抢价格暴涨,智能手表可以成为“平替”吗?

近期,血氧仪成为大家大力购买的一个产品,原因是什么也不用多说,懂得都懂。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药店,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大幅度溢价的情况。即便是抢到了,在购买页面显示的也是“预售7天内发货”。

这时候就有一些消费者把目光转向了带有血氧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关注这智能穿戴产品的小伙伴估计是知道的,这类智能手表配备了血氧监测、心率检测等功能。根据苏宁易购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带血氧检测功能的手环、手表比上年同期销量增长330%。那么,智能手表真的可以成为血氧仪的“备选”吗?接下来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


血氧饱和度是什么?

血氧的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这也是反映呼吸、循环功能的一个重要生理参数,是衡量人体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指标。一般的情况下,正常人在不吸氧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会在98% 100%,如果低于95%则需要引起重视,低于90%则建议及时就医。


血氧仪和智能手表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血氧仪一般会在设备上方配备一个发出红光的LED,以及一个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红外光的LED,不同波长的光穿过手指后,仪器下面的光电传感器负责接收,然后再计算得出血氧饱和度。而智能手表是佩戴在手腕上,与血氧仪不一样,采用的不是“透射式”,而是通过光照到手腕后的发射信号来计算,属于“反射式”。所以,不管是在使用血氧仪还是智能手表都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式,避免数据不正确。


智能手表真的可以代替血氧仪吗?

血氧监测技术在目前来说,已经是趋于相对成熟的一项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达到医疗的水准。毕竟,测量时手腕的活动、皮肤温度、脂肪厚度、血管等因素,是会对智能手表的血氧监测精确度产生影响。而根据《中国消费者报》的报道,在使用智能手表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时发现,手表带系的松紧度不同,监测出来的数据也不同。所以,按理来说智能手表的监测精度理论上没有测量指尖的医疗血氧仪高。

而且,目前拥有此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都会在详情页有标注,“本产品非医疗产品,所提供的健康数据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可以说是拿来做一个参考依据是可以的,但是并不能完全的代替血氧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也表示:“在发热的时候,出汗的时候,会不会对信号有影响,或者是你寒颤的时候、血管收缩的时候,会不会有影响,也不知道。所以对于手环手表,我觉得目前没有依据证明它是可靠的。”


最后

智能手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意义在于提醒身体变化,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但是如果说可以代替血氧仪或者是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还是不可取的。所以,也不要去盲目的跟风进行购买智能手表、手环等具有检测血氧的设备,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比较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手表   智能   血红蛋白   饱和度   手腕   测量   血液   医疗   数据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