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旧瓶:DELL Precision 7760评测连载1

前言:

本文发布于2021年7月29日,有连载1至连载4篇文章,最后一篇发布于2022年1月3日,整个测试时间从夏天跨越5个月到达冬季,是笔者评测作品中时间用时较长的----不过不是最长的,最长的已经跨越四年还未完成……

本文不到2500字,40张图片,分为以下章节:

惯性

10年前的2010年,笔者第一次购买DELL出品的移动工作站----Precision M6500,此后随着年度更新换代,笔者依次购买了M6700、7710、7720、7730、7740、7750,期间只有M6600和M6800没有购买,但也有过短暂的体验。

10年后的2021年,笔者习惯性的购买了DELL 2021年度移动工作站旗舰型号Precision 7760。


拆箱

本次购买的DELL Precision 7760(下文简称为7760),下单时间为7月2日,收到时间为7月27日。


由生产地江苏昆山使用中国邮政直达,这次外箱上面多了三道中国邮政岳阳市分公司的贴纸,由此带来的绿色图案文字在DELL原厂包装上非常刺眼。


内部包装和去年笔者评测的7750一样,依旧是使用环保纸浆保护模块,右侧是纸板分隔的电源存放空间。


装箱一览:半透塑料袋封装的7760本体、电源和电源线以及三份纸质文件。


电源和电源线和上代一模一样,240W,拍照看了一下,直接封存不用,因为笔者之前已有多个DELL 240W电源。


外观

7760的上盖(俗称A面)俯视图如下:香槟金的灰色金属,ZY是DELL的徽标,上方边缘有一明显分隔的同色系长条,材质应为塑料,下方可隐约看到灰黑色的转轴部分。笔者没有发现和上代7750有何差异。


7760的底部(俗称D面)俯视图如下:上下部边缘各一长条橡胶脚垫,下部(等效于平放状态时是机身底部后方)主要是密密麻麻的散热进风格栅。外观上依旧和上代无差异。


7760的前方视图如下:没有任何端口


7760的后方视图如下:左右各一散热排风格栅,中部是端口,靠近左侧散热格栅的是外部电源接口。


7760打开屏幕上盖正面俯视图如下:由于视角的关系,其屏幕看起来似乎接近16:10,但实际上依然是16:9的,和上代一样的比例。


7760的屏幕上盖开启最大角度如下图:约为135度,和上代一样,不能实现180度展开。


屏幕上方是麦克风阵列和带有物理遮挡开关的摄像头,笔者本次选择了出厂预装WWAN(无线广域网)的机型,所以没有支持Windows Hollo人面识别的红外摄像头。


7760的整机机体外观结构和上代一样,机体刚性十足,手感冰凉,质感很好。

也许是工厂组装水准差异的问题,笔者发现上盖上方左右角,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完美的地方:



同时发现底部在一个固定螺丝孔位一旁,有着明显的痕迹,笔者疑为生产中组装时,操作不小心螺丝刀高速旋转留下的痕迹。



端口

7760机身左侧端口,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

2个USB-C 3.2.2/Thunderbolt (雷电)4.0 端口,1个USB-A 3.2.1端口(支持 PowerShare关机供电),一个SC智能卡读卡器。

和上代7750相比较,雷电端口从3.0升级到了4.0。


7760机身右侧端口,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

SD 卡读卡器 、3.5mm音频输出输入复合插孔、2个USB-A 3.2.1端口、安全锁孔。

和上代无差异。


7760机身后方端口,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

miniDP 1.4端口、HDMI 2.1端口、RJ-45 端口、电源端口。

和上代比较,HDMI端口从2.0提升到了2.1。



键鼠

7760的键盘鼠标和上代一模一样,对于其布局和使用体验,可查看笔者去年对7750的评测,此处不再重复。


笔者此次选择的是电源按钮集成指纹的配置。官方特意在键盘右上角电源按钮一侧,贴上了指纹识别功能的标志。


屏幕

凭7760的B面的物理尺寸,改用16:10比例的屏幕,其实完全无压力的。

不过,7760的屏幕相比上代,还是有了提升的,笔者此台7760选配了最高挡位的4K 120Hz屏幕,其详细技术参数如下图表中的可选3(Option three):亮度高达500nits、对比度达1200:1,色域为100% Adobe,刷新率达120Hz,同时功耗也是三者中最高的,峰值达到12.2瓦之多。

和上代7750的顶配屏幕相比,就是刷新率从60Hz提高到了120Hz,功耗峰值从12瓦稍稍提高到了12.2瓦。

笔者依据惯例会使用SpyderX Elite对其进行测量,测试结果将在后续连载中发出。



升级

笔者本次选配的7760详细配置如下图表所示:图中黄色字体部分,是笔者自行换装的两条32GB的DDR4 3200内存,一个2TB的Samsung 980Pro SSD和两个128GB Samsung SM951 SSD硬盘。

官方配置到手价格约为 46000,加上自行升级部件,总计价格约为 51000。

为了换装内存和加装硬盘,就必须拆机了。

7760的拆解和7750完全一样,底部使用8颗螺丝固定。


底盖在对应3个主硬盘仓、无线网卡和无线广域卡的部位,使用了大量铜质散热贴片。


官方出厂配备的硬盘,安装在靠近无线网卡的、支持快拆的次硬盘位置:


拆下来一看,型号是镁光(Micron)2300 :


笔者对3个主硬盘位置进行了逐一测试,发现均不能识别出M.2 SATA SSD。


原因似乎是7760的BIOS出厂预设是RAID On,并且新的平台使用的是Intel VMD控制器----intel VMD(卷管理设备)是新一代存储推出的部署方案,支持从 PCIe 总线对 NVMe 固态盘进行热升级和更换,而无需关闭系统。

至于7760的这4个硬盘位置,哪一个、或是否都支持PCIe 4.0的问题,笔者将会在后续连载中发出实测结果。


顺带提一下,7760的UEFI/BIOS Steup的界面也面貌一新,查看操作比上代更为舒适方便。


出厂预装的单条8GB内存,安装在位于键盘下方的 插槽C:


所以不得不开始拆卸C面的键盘:

换装上两条32GB DDR4 3200的SK hynix内存。

实际上7760官方还支持DDR4 3466的内存,可惜下单时无法选配,市面上也没有找到有售。


换好内存之后,7760开机出现警告,板载诊断系统提示系统内存有改变,此时可以选择继续、进BIOS Setup或诊断:


诊断之后一切良好,64GB内存准确识别:


在完成以上拆装过程中,笔者发现此台7760出厂预装的WWAN卡的四条天线,其安装也存在着生产线员工不规范操作的问题:下图中下方是笔者去年7750自行加装WWAN卡的图片,WWAN天线的官方标准安装位置,应该是位于理线槽内部,而上方7760的4条WWAN天线,其弯曲转向部分,已经不在理线槽之内,幸亏7760的底盖还留有空间,否则如此情形之下,安装底盖之时两者之间必定受到挤压,造成不应有的变形。


另外,虽然以上拆装并没有散热部分,无法全面观察7760采用的新一代NVIDIA显卡的全貌,但是通过对比,笔者还是发现了7760这次的DGFF显卡,又发生一些变化:7760的银白色长方形连接器的数量变为两组。


下图左侧是7760,右侧是7750。可以看到黄色方框中7760的银白色长方形连接器的数量为两组,比红色方框中的7750数量三组,少了一组。

不过,在主板上,两者都保持了闲置一个连接器位置。


期待

综上,7760的外观和内构,和上代7750相比较,可以说是完全一致,这就是本文副标题“DELL旧瓶”的来历。

不过,在这“旧瓶”之中,DELL当然灌入了“新酒”----此台7760采用新的Intel 11代移动标压版CPU i9-11950H、Nvidia新一代Laptop版专业显卡RTX A5000 、刷新率为120Hz的4K屏幕,支持PCIe 4.0 NVMe SSD,雷电4的加持,HDMI 小升级为2.1等等,所有这些,还是使笔者对7760的性能表现,非常有所期待的!


DELL Precision 7760评测连载1到此结束,敬请期待连载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上代   俯视图   端口   笔者   外观   屏幕   电源   内存   位置   硬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