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美人?她凭什么

#娱兔迎春#

从年初盼到年尾,终于在2023年b站的综艺片单上看到了熟悉又不一样的名字。《舞万里》,大大的“舞”字昭示了它和《舞千年》一样的主题,“万里”又与“千年”相对。想来,在用舞蹈丈量了历史的纵深之后,《舞千年》的主创团队又想用舞蹈描绘山河的广阔。这让我想起在采访时,总编剧夏妍说的话。“总要再弄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不能只是单纯地复制第一季。”如今看来,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来自传说去续写传说”。那么,在《舞万里》正式到来之前,让我们一起回过头,回顾那段如梦似幻轻盈美好的追“剧”过程。《国潮少年》第四期,也是最“好看”的一期——现象级舞蹈综艺《舞千年》背后的故事



《雪中悍刀行》


收获了圈都转不囫囵、却“惊艳四座”的舞蹈镜头,


《且试天下》

收获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倭风元素的主角造型,


《我叫刘金凤》 演员海报

以及,差点把曹公气活过来的“文化综艺”。


《美好年华研习社》

上下五千年,厚重得随便拽出一个分支、一个配件都能拍一部纪录片的中国文化,在这一年里,就得到了这样的“宣传”。如此,回过头再去看一年前的《舞千年》,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夹带私货娱乐至死的圈子,有这样一部兼顾娱乐性、观赏性和科普意义的综艺,有多难得





当时下的古偶,还在试图用耍流氓一样的肢体接触熬成的工业糖精,撬开观众的嘴时,《舞千年》里一个荷包,一把伞,连同框都不必,都能让观众一边被刀得吐血,一边笑着说:“这刀真甜,糖做的吧?”


《舞千年》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舞千年》最聪明的地方。在《舞千年》里,舞蹈是核心,形式是载体,故事是骨架,文化是灵魂。被放在第一个出场的舞蹈《相和歌》是摘自大型古典舞剧《铜雀伎》。舞剧的原版故事非常凄美,一对孤儿,青梅竹马相依为命,在乱世中,男主失去双眼,女主失去自由,二人几乎失去一切,却依然心系对方。考虑到时长,综艺只保留了大致的故事背景,开头一个长镜头,就把该交代的都交代齐全,而后“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八个字,简简单单就向观众传达女主角有一个心上人。


《舞千年》

镜头交错,人影闪过,女主在人群中寻寻觅觅,却几次与之错过,那种朦胧的念想和淡淡的哀思瞬间满溢。尤其是他们在白纱飘荡的空间里,衣着华丽的女主如被困在金丝笼中的鸟儿,男主被白布蒙住的眼睛暗示了他双目失明的惨状,二人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近在咫尺却不可触碰的舞蹈镜头,直接把宿命感和破碎感拉满。什么是be天花板啊?男主甚至连正脸都没有露过几面,却足以叫屏幕前的观众心疼不已。同样令人上头又虐心的,还有《峡谷伞影》《越女凌风》。两支舞蹈明明都不在同一期,却硬是隔了一周,杀了观众一个回马枪。他是塞外侠客,大碗喝酒,生死看淡,她是江湖女侠,清冷倔强,问情山水。


《舞千年》

因为一个照面,一次未分出胜负的交手,二人互换了信物,约定好再决高下。我念着还你的伞,你记得养我的剑。可最后,我没能将伞还给你,你也没再让剑离过身。一前一后,像是一问一答。一个画风粗粝,黑白分明,红伞醒目,一个清雅秀丽,执着冷傲,剑气如风。看上去仿佛毫无关系的身份,却在侠女孤独又潇洒的剑舞之后,用一把顺流而下的红伞,揭示了两人未能宣之于口的情愫。这种高级又含蓄、克制隐忍又执着无悔的表达,是专属于中国爱情的。这一个个绝美故事的背后,则是整个剧组“十月怀胎”用心打磨的结果。



从放弃以炫技为主的竞技、比赛等形式到确定现在的模式方案,《舞千年》团队中间大概废了有二三十版策划,前后准备了半年之久。他们深入各大歌舞剧团接触交流,还去找了北京舞蹈学院的院长进行沟通,想听听专业舞者的想法。“因为还是想要找到最适合表达中国舞蹈的形式。”最后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对于传统的舞蹈人来说,他们其实是非常渴望走出舞台,希望舞蹈能有一个符合现在这个时代的表达,找到一种让更多人看到的一种方式。这个回答彻底改变了制作组的思路,因为这与他们的初心不谋而合。曲高和寡的作品我们不缺,但一部作品,没有观众就没有意义。文化要发扬光大,要代代传承,就要抓住年轻人的心,就要做得有趣好玩,让他们感兴趣。同时他们将《舞千年》定位为一档文化节目,文化是厚重的,严肃的,如何兼顾专业性和娱乐性,成了整个团队受到的最大的挑战。最终制作团队将视线,从舞台上、摄影棚内,转向了广阔壮丽的大好河山。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大漠孤烟和小桥流水。


《舞千年》

然而实地取景非常考验剧组的资金储备,《舞千年》的制作成本约莫只够做一档小综艺,想要撑起一个影视剧级别的大项目,实属有些异想天开。而且意外也总是会到来。很多观众在看正片时都狠狠吐槽《孔子》的特效。明明有更好的景色,为什么要“出力不讨好”,用特效来做背景呢?其实是因为拍摄那几天在河南遇上山体滑坡,整个团队找了各种方法都没办法赶上拍摄进程,所有的拍摄时间点都是提前定好的,每一个小片的拍摄时间只有三四天。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成本,毕竟整个团队算起来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中很多人的档期都是挤出来的,他们散落全国各地,团队要负责这些人的调度、吃喝,包括安全等等,成本压力非常大。前期耽误一天,后面就可能要错位很多天。最后无奈,只能选择在棚内拍摄,用特效弥补缺憾——而特效的费用并不比实拍更便宜。


《舞千年》

所以,在《舞千年》的剧组里,为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儿上,他们都是能省则省。但,“无论穷什么,我们都不会穷创作”。于是他们又请来了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老师当文化顾问,确保了专业性。比如华宵一的《点绛唇》取材自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但节目的宋代背景设置在苏轼正值壮年的时候,此时的李清照还未出生,于是《点绛唇》的主角就改成了魏玩夫人。再比如,《背影》中把“北平”改成了“北京”。从极小的细节处拿捏故事的准确性,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又将表现形式,从传统的综艺,转向了影视综艺二合一。再给整个作品的背景加入一个“中二”有趣的前提设定,将每一个舞蹈融入符合历史背景的故事中。如此用心,才值得B站将近2万人打出的9.9的高分。可如果这仅仅是一部“好看”的综艺,它还是不足以吸引我如此地喜欢和期待。



2022年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内首次向世人展出了上官婉儿的墓志。“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八个字也穿越千年,为我们证明了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去看“婉平争舞献明堂”这一期的时候,心情就跟之前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这两位唐代奇女子,性格鲜明,敢爱敢恨,一个聪明又骄傲,一个智慧又知性,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是各执一词,其实意指不管是进而朝堂,追求梦想,还是退居一隅,安稳度日,都只是一种选择,是自由的,不分高下的。


《舞千年》


稳坐高位的武则天,则是女孩们能走上朝堂,有各种无限可能的原因所在,很多人不知道,《字舞》就是武皇发明的。一个朝堂,三位奇女子,在盛唐这个章节,女性是绝对的主角。或许这就是在唐朝这个歌舞极盛的朝代,主创团队没选择有杨玉环的玄宗时期,而选择了武则天的原因。这也是《舞千年》在我心中能封神的重要原因。《舞千年》中,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不管是舞伎还是侠女,公主还是贵妇,都没有用狭隘的角度和带有偏见的目光去看待,反而每个角色都那么饱满、复杂又惹人心疼。惊艳了所有人的王昭君,在《舞千年》里,也不再是那个“遣妾一身安社稷”的和亲工具人。


《舞千年》


她善良、聪慧、仁义,为匈奴人民带去了大汉的五谷种子,带去了农耕,带去了织布,为寒冷干枯的塞外吹去了江南温润的风,用自己的方式,维持着两国和平。最后,带着对少女时期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死在了她奉献一生的大漠。在古偶喊着“女孩帮助女孩”的口号,却踩一捧一,给女角色们背上贞洁牌坊的时候,《舞千年》凭借着对女性角色充满敬畏和尊重的塑造,让我们爱上历史中的她们,也爱上饰演她们的舞蹈演员们



《相和歌》中饰演女主阿雯的舞蹈演员张珂回忆拍摄时的艰难,顶着夏天的高温穿着层层叠叠的古装戏服,还要跳舞。


《舞千年》


因为时间比较紧,整宿地熬夜。中午11点就化好妆,第二天凌晨六七点才收工。回去酒店脱下衣服才发现,身上已经被勒出了痕迹,火辣辣地疼。说到这她还是开心的,但提到小时候学舞蹈的过程,她却没忍住落了泪。张珂是11岁考上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因为离家较远,妈妈很少去北京看她,在周末,别的小朋友家长来接他们的时候,张珂总是自己默默躲在床上哭。可这些委屈,也不好跟妈妈说,只是自己硬抗。后来妈妈回忆,在她去北京那些屈指可数的次数里,见到的张珂都是身材瘦小,脸蛋儿蜡黄,妈妈也心疼,当即萌生了想让她退学的想法。但她最终坚持地学了下来,在她自己的描述中,她并不是一个“天才”,没有那么出类拔萃,甚至学习三年才第一次登台跳四人舞,第一次独舞更是足足等了五年。


张珂第一次独舞《 春闺梦》 剧照


即使这样她也还是觉得必须要坚持下去,哪怕她不知道自己的坚持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回报。这一点和《舞千年》主嘉宾之一、上官婉儿的扮演者华宵一简直不谋而合。与张珂不同的是,华宵一就是别人口中艳羡的“天才”。17岁就在中国最具权威的舞蹈大赛“桃李杯”中,以一曲《罗敷行》,一战成名。三年后,《罗敷行》还被人念念不忘,她就带着《点绛唇》惊艳回归,再次夺魁。


《舞千年》


然而,在2018年,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选择成为一个母亲。生育给女性的身体带来的伤害和改变都是巨大的,这对于舞者来说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很多女舞者都是因为生育,从此告别了舞台。《黑天鹅》中,女主角的妈妈就是如此。生完孩子后的华宵一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陌生了。背稍微往后倾一点就会产生剧痛,更不用说下腰等高难度的动作。她变得不自信:“我特别恐惧。我真的不知道回来的路要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回来的路到底要付出多少,要承受多少。”但恐惧并没有使她停下脚步,她决定从头开始,让瑜伽老师“一点点掰”自己“钢板”一样的关节,熟悉并重新掌控自己的身体。两年零九个月后,她在《舞蹈风暴》惊艳亮相。后来,更是在《舞千年》中,作为常驻嘉宾,再次演绎多支经典舞蹈,包括让她名声大噪的《点绛唇》。其中,她和胡阳跳的那支苏轼和润之的双人舞,是在所有的拍摄和采访都做完,别的演员杀青之后才拍的,那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


《舞千年》


即使在又困又累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精确地把控每个动作细节,一遍一遍地看回放,确认镜头是否需要重拍,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角度展现。这就是中国舞者,勇敢、坚毅、敬业、从不服输的中国女舞蹈家。而总编剧夏妍在《舞千年》正式上线之后,最喜欢的就是开着弹幕看《舞千年》。作为90后,她对年轻观众的反应非常在乎,她认为年轻人是包容的,也是挑剔的。只要是优秀的好作品,哪怕是以前那种模糊的画质,他们也能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挑剔在于,如果你只是随便糊弄,或者并没有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吸引他们,那么他们也绝不吃这一套。上线第一天,在看完第一期之后,她发了一条微博:“虽然今天只吃了一个面包,但还是很开心。”这些女孩们,共同构成了《舞千年》极其绚丽的部分。



如今,《舞千年》的第一季已经过去了一年,第二季也出现在b站明年的片单上。之前在提起第二季的时候,夏妍曾说,总要再弄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不能只是单纯地复制第一季。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不断地做下去。我突然就想到之前讨论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文明?”除了地理条件的优势,这个问题最为人所接受的回答是,因为有一群喜欢记录历史、不忘过去、脚踏实地、开拓未来的中国人。中国现在的古典舞并不是从古代一直传至今日的,大约从唐宋之后,中国的舞蹈,就渐渐演化并入了戏曲。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的中国古典舞,是有一批下定决心将中国舞蹈再次发展起来的舞蹈家们,通过对戏曲动作的拆解,文学作品中对舞蹈的描述,包括对国外的舞蹈的参考,加上对古代的壁画、雕塑、陶佣等作品的分析和模仿,重新造出来的一种舞蹈。如今我们又用这种“新”的舞蹈,去演绎千百年来的历史故事,就好像那些断层从来没有出现过,好像我们通过这些亦古亦今的作品,也与千年前的人物有了连接。《舞千年》数十支舞蹈中,有古代背景的经典传统舞蹈,也有带有先锋意识的科技感十足的原创现代舞,甚至还有用芭蕾的形式演绎的传统飞天形象,只要是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舞蹈,就可以出现在《舞千年》中,采众家之所长,包容又和谐。


《舞千年》


这是夏妍从《舞千年》的制作中体会到的最深的感受,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的原因的一个概括:不设置边界,不带有偏见。打破影视剧和综艺的边界,不对任何舞种带有偏见。兼容并蓄,百花齐放,才能不断延续,源远流长。上下舞千年,与君梦一场。待君择日归,与君再赴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北京   中国   舞蹈   观众   千年   团队   背景   美人   综艺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