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厂绿厂在非洲大陆还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上的猪吗

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呢?是因为亲身经历了非洲市场的业务拓展,有那么点资格可以和大家说说真实的市场情况。


话不多说直接开说,说到非洲市场,首先得说说三星,三星在非洲市场已经有十来年的时光了,可谓是非洲市场当中的佼佼者,就在今年各行各业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三星一直稳坐第一的位置,依旧占有了非洲40%以上的市场份额,领跑所有手机品牌,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问,为什么?下面就给大家展开说说。

1、三星产品型号多,高中低各个型号都全,消费者可选择性多,并且价格亲民符合非洲人民的消费水平。

2、三星的品牌知名度高,通过这十多年的摸爬滚打,用户存量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了,消费者的复购率很高。

3、三星在非洲的渠道业务简单,打破了传统的渠道发展思维,将利润分配做的更加的合理简单,符合当地的文化,符合当地营销模式,没有过多的参与到本地的销售当中,创建了类似于直供的模式,三星的直供不是自己做直供,而是做厂家发货,将国代委托给本地有实力的代理商去铺货。

4、三星在非洲将人力成本做到了极致,不该花的钱一毛也不投入,该花的必须得花完,真真做到了把钱花在刀刃上了,变相的提高了在市场的竞争力,让其他品牌很难去超越。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特别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手机品牌也越来越强大,但是蓝厂绿厂进入非洲大陆后,没有像印度一样飞起来,反而是有些水土不服,很难做到预期的销售目标,在这里我就要说说了,为什么会这样。

蓝厂绿厂进入非洲大陆后,基本将东南亚的渠道模式照搬过去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非洲市场的特点,导致了水土不服,很难有大的气色,都是在温水煮青蛙。

在这里就得说说绿厂,绿厂是自己做国代直供模式,绿厂在一个1000万人口的国家含辛茹苦的耕耘了四年,从零做到了月销三万多台,但是没能保持住,不到半年时间从神坛跌落了,绿厂曾经在这个国家拓展的线下门店超过了1000家以上,本地化员工也在1000人左右,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业务团队和销售团队,本应该会越来越好,但是没有向大家所想的那样,市场占有率会保持不断的增长,反而是快速下降,出现这个状况的原因是直供 账期,非洲国家人口少,产业相对于单一,人均收入不足3500 ,尤其加上疫情的冲击收入更不稳定,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赊账出货提货,现金出货小于赊账出货,赊账出去的货款大多是以支票方式来对付的,很多支票都是空头支票,无法及时兑付,经销商做生意的模式也是大多采用支票,也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对于绿厂公司而言承担了非常大风险,以至于到最后在市场上有很多货款无法收回,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销量也自然而然下滑,就在我回国的这段时间,绿厂将所有的本地团队全部解散了。也开始打算学习三星的拓展模式。


同样的蓝厂虽然采取了不一样的模式去拓展非洲市场,但是还是水土不服,前进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甚至稍有不慎就翻车。蓝厂在非洲采用的模式相对于绿厂来说更加的复杂,蓝厂是非洲国家的国代,然后在国代下面又加了一层本地代理商,本地代理商从国代这里现金买货,然后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将货铺到门店,与此同时蓝厂要招聘大量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去辅助门店转化销量,如果你做过生意你就会知道这里面的成本会有多高,具体数字我就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在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这些本地代理商都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国代提货,有些代理商第一口吃多了以后,第二口就吃不下去了,因为他也存在资金流转的问题,这对国代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品流通周期时快时慢,很慢把握规律,很多时候好买的没库存,不好卖的难消化,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总上所述,非洲市场虽然是块肥肉,但是要吃到嘴里会有一定的难度,非洲市场已经被三星、传音、小米、曾今的华为开疆拓土完了,市场份额基本确立完了,没有什么新的地方等你去开发了,消费模式和消费者也都基本固定了,很难再有大的改变了,所以蓝绿厂只能是用一种新的模式从这些品牌嘴里抢食了,蓝绿厂如果用老模式重资产的方式去打开非洲市场,你觉得能行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三星   非洲   蓝绿   水土不服   风口   支票   出货   代理商   模式   大陆   业务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