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芯片,还是芯片!芯片的故事草稿2022已经写好

这是一篇商界摸金所认知的芯片现状的总结,不是产业报告,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篇故事

记得两年前,车企因为缺芯不得不断断续续生产,继而影响交付的时候,我的朋友跟我说,他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汽车也是要用芯片的。

我的朋友不是个例,甚至好些汽车行业内的,也是第一次知道汽车居然会用到这么多芯片。

一般来说,传统汽车会用到500颗左右的芯片,而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用到的芯片也来越多,头部品牌的新能源车的芯片数量会超过2000颗。

而汽车用芯片的规模也只占全球半导体芯片规模的十分之一,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在3000亿—4000亿美元。除汽车产业,芯片还广泛用于电脑手机家电等IT领域,、工业控制产业,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各种电子产品和系统中。

芯片是什么东西?

芯片又叫微处理器,好比机器的大脑。

以英特尔在1971年发布的4004芯片为例,在差不多1/4大小指甲盖儿的空间里,容下了2250个晶体管,每秒能进行六万次运算,这个算力已经足以支撑阿波罗登月计划。

而现在一个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每秒能进行几十万亿次运算,集成了153亿颗晶体管,每个晶体管之间的宽度仅仅4纳米,大概是一根头发丝的6万分之一。

为什么芯片会成为问题?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三年前还没有出现芯片短缺,又是为什么这两年芯片就变得这么缺?

有人说是因为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各行各业对于芯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芯片短缺,其实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时代的发展在加快,但好歹是有个过程的,不至于在短时间内突然有变。可能的原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芯片产业结构

比如出于技术和盈利考虑,新立项的圆晶项目瞄准了技术更先进更赚钱的12英寸圆晶。但原先大部分汽车芯片、万物互联使用的芯片,都是基于8英寸晶圆制造的。芯片制造商如果想改用12英寸的圆晶,就得使用新的生产线和设备,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且8英寸圆晶的市场需求依旧强劲,本身产能就短缺。所以一方面8英寸还能赚钱,但是12英寸又是大方向,反而抑制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二,5G和智能时代的来临

其实缺的不光是普通芯片,更致命的是高端芯片,5G对于芯片算力的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尤其是AI技术、大数据等更是耗费算力、这就对高端芯片制造与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芯片的供应就显得捉襟见肘。

三,因为疫情

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芯片供应因为疫情的全球蔓延,产业陷入混乱,产能受到冲击,再加上一些厂商为满足自身需求储备、囤积大量芯片,导致全球芯片市场的供应更加紧张。

四,天灾——雪上加霜

比如福岛地震,全球车载芯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萨电子一度停产。

比如美国因为暴雪断电,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芯片巨头在当地的工厂先后宣布停产。

比如缺水,台湾地区的缺水使得台积电的产能受限。

如何解决芯片问题?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强盗,这句话一点都不假。2022年12月21日,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开始生效。这项法案的重点之一就是给芯片制造企业进行补贴。补贴金额达到527亿美元,这是前所未有的;重点之二是给予美国半导体行业25%投资税收抵扣,这比那527亿更具诱惑;重点之三对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运转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如果半导体企业在中国或其他相关外国进行投资和扩张,将被取消补贴和税收抵扣;重点之四通过霸权让台积电等企业在美国生产制造先进制程的芯片,因为台积电的主要股东是花旗银行,摩根大通。

二,欧洲

欧洲也没闲着,在2022年初就发布了《芯片法案》,动用超过430亿欧元资金支持芯片企业。

三,中国

我们则显得异常艰难,美国欧洲日本的专利我们没法绕过,别人给不给你用就是问题,你就是用也得掏大钱,一台光刻机的价格是八亿人民币,跟一架波音737的价格差不多,高端芯片,光刻设备是绕不过去的坎儿,而且更糟糕的是欧洲美国联合起来和我们对抗,我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光刻机。

芯片产业链很长,有上千道工序,从芯片设计人才,到设计软件,再到架构平台,最后更重要的比原子弹还难的光刻机,任何一道工序如果你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就造不出顶尖的芯片。因此,中国必须在这上千道芯片制造工序上都达到世界并列第一,才能达到不“卡脖子”的效果。

芯片危机,虽然暴露了我们芯片产业的短板,但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尽快建立一条稳定的半导体产业链,从沙子到硅片,再到芯片,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掌握主动权。

“缺芯”的症结在于“缺人”,全球芯片专家名单,前六名都是中国人。2020年芯片设计厂商排名,除了第一名的高通和最后一名的戴乐格以外,剩下的创始人或者高管都是华人。我们首先要提高芯片人才待遇,减少人才外流,毕竟已经过了那个光靠精神就能成功的年代。然后加快处理器芯片设计专门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开设了集成电路学院,为国内培养集成电路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芯片设计人才;企业也在行动,华为与西工大合作,建造“鸿蒙生态菁英班”。国家也将我国大学集成电路专业升级为一级学科。

所有科技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研发,即使现在特别流行的量子芯片碳基芯片,据说可以绕过光刻机,实现弯道超车,但这些都需要科研人员以及大量的科技投入,没有了科研人员,再宏伟的计划都将成为一句空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三星   芯片   光刻   欧洲   美国   草稿   产能   半导体   中国   故事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