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流落海外的国宝级文物-敦煌星图!!!

#头条创作挑战赛#星图,是恒星观测的一种形象记录,它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星图是不同于传统地理图集或者天体照片,也就是说,星图是把夜空中持久的特征精确描述或绘制,例如恒星、恒星组成的星座、银河系、星云、星团和其它河外星系的绘图集亦即是“星星的地图”。而敦煌星图是敦煌经卷中发现的一幅古星图,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著名成就之一,也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亦是世界上最早的星图。其被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

14世纪以前的星图,只有中国保存下来。三国时代,吴国陈卓在公元270年左右将甘德、石申、巫咸三家所观测的恒星,用不同方式绘在同一图上,有星1,464颗。此星图虽已失传,但从绢制敦煌星图上可知其大概。苏州石刻天文图是根据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 1085年)的观测结果刻制的。《新仪象法要》中所载星图绘制于1088年,但所依据的观测结果与苏州石刻天文图相同。

西方古典星图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主要是具有美术性质的希腊天图,所表现的只是星座的形象示意图,而不是星辰本身。早期较著名的古典星图是由中世纪的僧侣Geruvigus于公元1000年前后绘制的,它由哈利父子收集,现存于大英博物馆。Geruvigus星图风格古朴,与后期的古典星图相比显得粗糙了一些,但它对于以后的星图画家的影响却很大,从很多图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敦煌星图是怎样漂流海外的呢?

1900年代,中国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在莫高窟发现了藏有大量经卷的藏经洞。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购得其中包括敦煌星图在内的大量经书。对以上文献的首次公开研究是在李约瑟1959年版的“中国科技和文化”。之后,只有少数研究该星图的著作,几乎都集中在中文文献当中。

如今敦煌星图本应属于中国的国宝级文物,却漂流海外,被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敦煌   星图   经卷   希腊   天文学   苏州   石刻   恒星   中国   公元   文物   海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