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调整,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可行吗

2023年养老金调整,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可行吗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两种,一种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的多为农民,另一种是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的多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人社部数据显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为1.6亿人左右,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为1.3亿人左右,两者养老金的差距较大,农民养老金平均水平在200元左右,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则在3500元以上,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那么,2023年养老金调整时,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可行吗?

诚然,如果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给农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缩小农民和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差距,可以说,一举两得,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这样的调整方式并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不合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参保对象不同,缴费方式不同,养老金领取年龄、计算方式等都有差异。两者在实施养老金调整时,也是各自上调,由于职工养老金缴费更多,养老金更高,所以通常上调标准更高,多为一两百元左右,且每年定时上调,从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上调了18年。农民养老金上调则没有建立常态化的调整机制,上调时间不固定,上调标准也比较低,通常为几元到一二十元不等。

可以看出,各自的调整标准和付出的缴费多少是成正比的,即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付出越多,回报越多,这样才是最公平的。如果2023年养老金调整,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显然混淆了两种不同的保险制度,同时和缴费多少相背离,不合常理。

第二,调整标准过高,养老基金难以负担。

如果农民统一上涨500元,即使退休职工不再涨,调整标准也是比较高的。要知道,近年来,职工养老金上调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上调比例为4%,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增长120元左右,农民统一上涨500元,显然调整标准过高,加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比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还要多出3000万人左右,因此,这样的调整标准,不仅城乡居民养老基金无力承担,职工养老基金也难以负担。

第三,养老金调整和物价增长有关,如果农民统一上涨500元,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退休职工不再涨,其生活水平将会因为物价增长而下降。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18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可见,养老金调整是为了应对物价增长造成的货币贬值,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购买力,使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不因物价增长而下降。所以,养老金调整和物价增长有关,如果农民统一上涨500元,对于一向节衣缩食的农民来说,不是小数目,可能使部分农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出现集中消费的情况,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退休职工不再涨,其生活水平将会因为物价增长而下降。

综上所述,2023年养老金调整,农民统一上涨500元,退休职工不再涨,并不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养老金   百元   农民   通货膨胀   养老保险   物价   职工   方式   基金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