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的“K11之夜”

一场“K11之夜”的举办,让人陷入了短暂的怀旧情绪,也不禁期待香港能再现旧日辉煌。

本文转自作者 | Luning Wang

2022年末,香港的城中热事非K11集团主席郑志刚(Adrien Cheng)先生打造的时装盛典K11之夜(K11 Night)莫属。

被誉为“亚洲版Met Gala”的K11之夜云集了港圈名流、大牌流量明星、时尚界KOL以及艺术界和ball场的社交达人们。这场盛事就算已经结束半个月,仍然余温尚存——与名人们赴约穿了哪个品牌的华服相比,场外看热闹的观众与媒体显然更爱看这场群星璀璨的盛会上从排座到合照中不经意泄露的名利场上的排资论辈。

赴约活动的名流阵容横跨代际,各展光芒。K11之夜同时也是K11 Musea(K11 人文购物艺术馆)展览“The Love of Couture: Artisanship in Fashion Beyond Time”的开幕盛典,这场展览与英国V&A博物馆合作,邀请到香港殿堂级的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造型师张叔平担任艺术总监。赴约活动的名人和KOL们打扮用心,不管在现场玩得尽兴与否,在亲耳听到主办人郑志刚活动致辞时,引爆全场欢呼的一句话就振奋人心的:“Hong Kong is back!” —— 疫情三年,国际友人们终于恢复了来港自由。虽然此刻在活动现场瞭望对面的香港岛夜景,对比过去的灯火通明,不免感叹如今真是暗淡了不少,可与周遭的人们聊起来,仍然对香港的复苏颇有信心。

一场K11之夜的举办,此时此地,或许有着更深刻的意义,这一夜恰恰是把旧情怀给作出来了,香港名流来来回回也还是那同一波人,他们的齐聚一堂叫人不禁回忆起香江辉煌的过往。

虽说K11之夜庆祝的是高级定制服装的艺术,可珠宝华服在有着比小说更精彩的人生和名利场错综复杂人际故事的人们身上,反倒变成了陪衬。人们也似乎更爱看穿着华服赴约派对的港圈名流们的往事与今朝。香港娱乐业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许多港星亦需靠内地市场来滋养,可在萧条的时候,人们更爱怀旧,怀念80年代的港风时尚、《号外》杂志的封面女郎,恰逢此时内地网络上又兴起了对“老钱风”的追捧和对“老钱世界”的讨论,因此可以说能把香江的“老钱”、风光的旧人与新世代们汇聚起来的K11之夜举办最是应时。场子上几位香港出身世家的佳人与后代们,不管衣品拼不拼得过内地的明星,她们的确有在这个圈层才能沉淀出的气质,这些人早早地就将大牌囊括怀中,自幼便辗转于各类ball场,在错综的人际来往中,对人对事拿捏自如、应酬娴熟也有默契。这些人的出场让K11之夜热闹非凡的同时也有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亲临现场或者读着与活动上来宾们相关的八卦故事,会让人忘了此时的香港:兰桂坊已不像过去那样夜夜笙歌、人潮涌动、中环酒吧的场子周中也是格外冷清。

K11之夜呈现的是一个气泡般的小世界,外面的经济萧条与之都毫无关系。在香港逗留的那几天,我感到这整座城市的气氛是失落而消极的,暗淡的夜景下穿梭于拥挤街道上的行人神情透露着几分生活所累。香港本地的一些朋友,往往倾向于按部就班,现实看到的却总是条条框框,相反,港漂的大陆青年却在积极地挖掘各种发展机遇。后来有一天,我一下就想明白了,在国内或是像在沙特这种飞速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们,如今都生活在一个被“创业者”思维笼罩的环境中,因此他们会向上“卷”并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与之不同的是,大多数香港本地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被嫉妒的“精英思维”所笼罩的环境里,大部分人自幼被灌输的思维即是读私校、藤校毕业后从事医生、律师等行业才算是完美人生,于是倾尽毕生为资本主义服务,一条路走不通就觉得也失去了其他机会。香港这个地方往往会让人变得极度现实,现实到看不清人生其实还可以另辟蹊径。这里来来往往那么多优秀的、却擅用经济学思维来衡量感情与生活的人,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考虑得多了自然就不会有任何洒脱,他们与那些关注上流社会娱乐杂报中常写的那些不畏人言、过大于功也自觉无所谓的人不一样。

于是,K11之夜让人短暂地怀了场旧,“Hong Kong is back”,人人都在期许香港再现旧日辉煌。即使娱乐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艺术世界过去繁荣的景象也被疫情打击不少,香港仍然是亚洲金融领域关于艺术交易的中心。疫情期间不少外来人离开了香港,文化艺术活动开始趋向本土化,即使不少当地的画廊与艺术机构将实践放在了本土艺术家身上,使得后者获得了更多展出的机会,但在当地的艺术工作者们却也普遍反映若自己不主动出行,这几年的确少了太多可以吸收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的机会。K11的新展恰恰是浓缩了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The Love of Couture”展览向英国V&A博物馆借展了12件在英国与法国的时装时尚界具有代表性的女装系列,服装呈现了从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到1960年代欧洲定制时装的演变过程;本次展览的另一部分是六位分别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香港的亚洲时装界新兴之秀,他们从这些历史的华服中汲取灵感,以各自的美学风格进行演绎。曾经为《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多部著名香港电影进行美术指导的美学大师张叔平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诗人Derek Walcott的诗歌《Love After Love》为灵感,用“剧情”般的展览呈现让观众在看展品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他的电影之中。与闻名世界的顶级机构合作获得国际关注、通过扶持年轻设计师又拓展了K11的品牌受众群体,加上开幕活动设置的6个专业照相机点位,不仅是为名流明星,也为每个到场的来宾都拍了精彩的公关照,让人不发社媒、不主动加上“K11Couture” 、“K11Musea” 的话题都难,令人不禁感慨郑志刚在内容与营销方面着实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香江   来宾   振奋人心   香港   疫情   名流   群星   时装   思维   艺术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