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惠东白盆珠嶂下古道

  冬日暖阳里,约了两位山友,重走了位于惠东白盆珠大山深处的嶂下古道。

  嶂下古道在白盆珠镇新丰村委嶂下自然村背后,嶂下村海拔约190米,翻越莲花山脉海拔830米的垭口——三坑凹,通往另一侧的海丰县海城镇埔仔村。嶂下古道现存完好的古道约长7公里,是我认为惠州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道之一,我很喜欢,所以这次选择重走这条古道。

  嶂下古道是连通海边与山区的一条民间商道。想当年,海边的海盐等海产品通过这条古道运到新庵圩,山区的山货也通过这条山路运到海边,互通有无。我们今天轻装爬山,还累个半死不活的,难以想像,当年人们还要挑着重重的担子(这么陡的山路是无法推车的),翻山越岭,需要怎么的体力和毅力?

大山深处的枫叶红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的发展,人们再也不需要那么辛苦翻山来往了,于是这条古道很快就没人走了,隐入山林。除了偶尔有上山采药的山民,或者户外爬山的驴友去走一走,平时人迹罕至,再也没有当年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了。

  也幸亏现代的道路另外选了线路,不从古道上经过,这些翻越莲花山脉的古道得以保存下来。由于少人行走,古道上的石板台阶长满了青苔,散发着历史的幽光。让人走在古道上,心生沧桑之感。

  这次重走嶂下古道,又有新的收获。从山坳往海丰那边沿古道下行海拔约100米处,那里有一座小小的观音庙,只有几平方米大小,门上还刻有“平安寺”字样。此前我看到心里还感到奇怪:有那么小的“寺”吗?在我的印象中“寺”是比较大的。这次去看到,这座小小“平安寺”旁边多了两块清朝光绪年间的古碑。而且旁边还新开了一条路,往里面走不远,原来还有一座古建筑的遗址,只剩下几面残墙了,但也看得出来规模比较大,有三开间。一旁堆放着一些铁架子等建筑材料,估计是准备重修。我推测,这座才是真正的平安寺,那两块古碑,原来也是在这座老庙里的。

嶂下村,一位大叔每年冬天都要过来养蜂打蜜。

他说养了100多箱蜜蜂。

走在古道上。

上周看到有人采地胆头草药,这里发现少有的白花地胆头。

古道边长满了卷柏。

从嶂下村上行到海拔460米处,右转约300米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有一座三潼子谭公庙。从谭公庙看白盆珠水库。

谭公庙旁有一株野生老茶树。

板蓝开着紫红色的花,听说广西贵州那边的侗寨苗寨,用来染布的就是这种叶子。

阳光透过树缝洒在古道上。

古道散发着绿色的幽光。

蜿蜒而上。

跨过一道小溪,冬天少雨,依然水量充足。

穿过竹林。

上到山脊,没有大树遮挡,古道上的草就长密了。

翻过山坳,往海丰一侧走去。

下行海拔约100米,来到“平安寺”。

几块大石头上面都留下前人采石的痕迹,铺砌古道的石板就地取材。

图为“平安寺”。

图为两块重修平安寺香房和佛母娘娘庙的古碑。

一座老庙的遗址,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平安寺”。

图为当年的庙门。

老庙的旁边还有一条石板古道,不知通到哪里。我往上走了没多远,它就被杂草覆盖了。

下山后还有点时间,转到白盆珠水库边走走。

远远望去,水中似乎露出一座围屋的局部。

天色近晚,牛群涉水回家了。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西子湖畔家乡风情”。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古道   海丰   南粤   山脉   驿道   山坳   平安   石板   海拔   海边   惠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