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丰富多彩的性取向的“生物密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又称“性偏好”或“性向”,是描述一个人性渴望、性幻想和感觉的对象。目前,人类一共定义了15种性取向,其中常见的是异性恋、同性恋及双性恋。

对于多数人来说,喜欢的对象往往是异性,即异性恋

研究显示,约3-10%的人对同性感兴趣或被同性吸引,即同性恋

双性恋是指对男女两性皆会产生爱情和性欲。数据显示,在美国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属于双性恋者,目前我国暂无较为权威的相关数据报告。

研究报道,双性恋者中一些人更倾向于同性恋,还有一些人更倾向于异性恋。人类的性取向是连续的,从异性恋 双性恋 同性恋[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性取向与性行为的研究都十分谨慎。这不仅是因为它太复杂了,也因为不少社会文化仍对性少数群体存有偏见和歧视。我们今天试着去讲这个话题,去揭开性取向的生物秘密,并不是为了划分人群,更不是指向某种歧视,而是通过介绍性取向,让大家理解人类在性别特性上的丰富和多彩,理解每个人生而不同,尊重每种不同的色彩。

同性恋 精神障碍

“同性恋”不是病,它和异性恋一样,只是人类众多性取向之一。

197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列表中删除;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第10版《国际疾病统计分类》中将同性恋从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分类上删除;2001年我国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同性恋删除。人类对同性恋的认识经历过不同的阶段,但现在我们必须要知道同性恋不是精神障碍。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性取向具有高度复杂性,所受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目前,对于性取向的成因尚无定论。通常认为,性取向是先天生物学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更多的证据支持性取向是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而不是社会心理因素[2]。所以当前科学界花了大量精力去探索性取向背后的“生物密码”,目前在影响性取向的激素调节、基因、Y染色体免疫、神经环路及表观遗传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假说。

1 激素调节

1.1产前激素理论(Prenatal Hormone Theory, PHT)认为,母体产前雄性激素水平会影响胎儿成年后行为和取向的性分化。

男性胎儿形成同性性取向的成因是由于其受雄性激素影响不足,女性胎儿则是过度受雄性激素影响。2018年的研究强烈支持有关性取向源于出生前暴露于某些激素的观点,这意味着同性恋并不是可以受自己控制的选择[3]

雄性激素也负责两性不同的面部形态。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趋向于女性化,而女同性恋者反之。与男异性恋者相比,男同性恋者有更窄的下巴,更长的鼻子以及更大的前额;与女异性恋者相比,女同性恋者趋向于有更大的下巴、更小的前额。

1.2催产素信号通路可能也参与了性取向的分化

研究发现,当暴露于压力源后,女双性恋/同性恋者的皮质醇(压力状态下可以使身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水平明显高于女异性恋者,而男双性恋/同性恋者的皮质醇水平则低于男异性恋者。此外,女同性恋/双性恋者的睾酮和孕酮浓度也高于女异性恋者。相反,与男异性恋者相比,男同性恋者对催产素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4]。这说明,催产素可能和同性恋的形成有关,但具体机制仍未研究清楚。

2

基因

2.1 不存在某个“同性恋基因”

许多科学家曾经试图找出影响性取向的基因。然而,2019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并不存在某个“同性恋基因” [5]

研究者们在48万人的样本中逐一分析了上百万个位点后,发现了5个可能相关的基因位点,然而这5个差别显著的位点对性行为差异的解释不到1%。但是如果将这上百万个位点综合起来,则可以解释8-25%的同性性行为。这说明同性性行为受到非常多的遗传差异的累加影响,每一个基因差异单独造成的影响都很小。

2.2染色体可能参与了人类性取向的分化

全基因组测序显示,染色体Xq28与男性同性恋有关。Xq28区域包含一些可能与性取向相关的基因,如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及环核苷酸门控通道α2。此外,染色体7/8及染色体13/14也可能参与了人类性取向的分化。

总体而言,男性性取向约有34-39%的概率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女性性取向约有中等概率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 [4,6]

3 Y染色体免疫

母体免疫假说认为,男性胎儿能使母亲的免疫系统逐渐对与Y染色体相关的男性特异性抗原免疫,这种免疫效果的增加会影响大脑的性别分化,进而影响后来出生儿子的性取向。

哥哥多的男孩更容易有同性恋倾向(所谓的兄弟出生顺序效应)。每增加一个哥哥,最小的弟弟发展成同性恋倾向的可能性会增加约21-33%[4]

4 神经环路

人类性取向的神经环路涉及大脑中四个发育古老的皮层下脑结构,具体而言,下丘脑前部和视前区,丘脑前部和背内侧丘脑,中隔区及包括齿状回在内的嗅周海马旁回负责性取向的分化[7]

研究发现,不同性取向人们的这些皮层下脑区的结构(如体积、核团内特定细胞数量)及功能(如对不同神经递质的响应、激活水平)都可能有差异。以下丘脑为例,男同性恋者的下丘脑视前区的体积及特定细胞数量是男异性恋者的2倍;男同性恋者下丘脑血清素能系统的活动也不同,其对作用于该系统的物质的反应更弱一些[8]

5 表观遗传

考虑到个体在产前和产后早期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社会环境如慢性压力、负面情绪状态、或父母养育是否通过表观遗传(如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调节子宫内环境,调控性特征的发育,目前尚不清楚。

然而这也可能是隐藏在性取向背后的生物密码,研究发现,同性恋中约87%的男性及67%的女性在幼年期遭受了异性的性侵犯。

同时,一些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也认为,性取向是通过学习或行为强化而发展起来的,也可能是由于与父母一方或双方互动不足导致性心理发展停滞。但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出生后的社会因素决定人类的性取向,仍需进一步研究[8]

性取向就像人类的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高度复杂的。目前的发现也只是窥视到影响人类性取向的冰山一角,想要真正揭开人类性取向的密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Jabbour et al., Robust evidence for bisexual orientation among men. PNAS 2020. doi/10.1073/pnas.2003631117

[2] Bailey et al., Sexual orientation, controversy, and science. Psychol Sci Public Interest 2016. doi:10.1177/1529100616637616

[3] Wang et al., Deep neural networks are more accurate than humans at detecting sexual orientation from facial images. J Pers Soc Psychol 2018. doi:10.1037/pspa0000098

[4] Wang et al.,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sexual orientation: How hormon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to whom we are sexually attracted. Front Neuroendocrinol 2019. doi:10.1016/j. yfrne.2019.100798

[5] Ganna et al.,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 Aat 7693

[6] Lambert Jonathan. No ‘gay gene’: Massive study homes in on genetic basis of human sexuality. Nature 2019. 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585-6

[7] Poeppl et al., A neural circuit encoding sexual preference in humans.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6. doi:10.1016/j. neubiorev.2016.06.025

[8] Savic et al., Sexu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uman brain in relation to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Prog Brain Res 2010. doi:10.1016/B978-0-444-53630-3.00004-X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岳晶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王慧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表观   下丘脑   同性恋者   染色体   性行为   丰富多彩   同性恋   基因   异性   男性   人类   密码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