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死亡?我们面对死亡该何去何从?

最近因为某些问题卧床一个星期,那种难受的程度,让我觉得非常痛苦,我在和病毒做都斗争的同时,顺便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件事,如果我扛不住了,我到时候该会选择如何去死亡呢?说起死亡,我外公因为抢救无效,最后在病床上与世长辞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里有着一丝的难过和落寞,我能看懂他眼神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外公离世,只留下外婆在这个人世间孤独度日,那是对伴侣的不舍和担忧~是对每个子孙没法好好相处的担忧~人的一生终是会留下遗憾,那么怎么死去才是死得其所。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亲人总是陆陆续续从我们身边离去,这也不得不让我开始思考“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如何界定死亡,如何逆转死亡,如何超越死亡~最近看的《现代死亡》就为我们开启了这“禁忌”的话题,这本书是由海德.瓦莱奇编著而成,他通过临床救治结合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深入根源,为我们开启了一场消除未知、恐惧与焦虑的的谈话,让我们更加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死亡。

01 了解人为何会死?

很多人会说死亡,无外乎意外事故,疾病和衰老等原因,他不过是生命凋零的一种呈现罢了。人们总是不断渴求长生不老,但是对于我们的细胞而言,永生不死却不是什么好事,当它成为了永生细胞,那么它也将拥有一个可怕的名字——癌细胞。

所以说人的死亡和消亡其实就是每个细胞生命的终结。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罗伯特·霍维茨曾在获奖演讲中提到:“即便我们为延长细胞寿命做了很多努力,但也只是使其以衰老的状态存活下来而已。”

话虽如此,但人类求生的欲望,使得我们对衰老、疾病以及死亡的抗争仍旧继续着。

02是否要放弃抢救?

说起这个话题,不得不让我想起最近在看的电视剧《谢谢你医生》里的一幕,护士长的老公半身不遂,而且药物已经没有办法帮助他缓解疼痛,而且为了能够减轻护士长的压力,他老公选择放弃治疗~但是护士长却没有办法就这样放任他就这样离自己而去,尽管她知道老公也命不久矣,但是还是希望他能够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和书中说的“凯伦·安·昆兰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身边有太多相似的例子了,随着病情的加重,我们身上总是会被绑上各式各样的检测设备,为了能够苟延残喘,甚至插上各种外接管~但是事实上,一旦和这些设备打上交道,一定程度上已经宣判了我们的生命的终结。有些人也希望自己能够体体面面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并不希望自己靠着机器“续命”。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曾经千篇一律的死亡,开始走向不同的方向。

只要有一线生机,无论家属还是医生都希望能尽全力抢救,不轻言放弃。但很多时候,抢救无非是延迟了死亡,让死亡迟些降临罢了,而抢救对象却只是痛苦的活着,并没有任何改善,如果我们是患者,痛苦地活着抑或是痛快地选择死亡,也未尝能够找到答案。

我们总是害怕死亡,但从未真正的去讨论过死亡,死亡到底是什么?

死亡的界定是什么?死亡的权利又是否可以自己来行使?当死亡来临时,有没有一种超越死亡的?

安乐死、照护、自杀……关于死亡的这些问题,我们其实也很少去正视。其实只有我们认识死亡、了解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本质。

死亡只是一个结点,却不是终点,正如稻盛和夫说:“这一世的死亡意味着灵魂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海德   护士长   外公   何去何从   衰老   细胞   痛苦   老公   身边   生命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