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小课堂-NO.31 探讨跨境电商团队培训的重要性

跨境小课堂

——NO.31 探讨跨境电商团队培训的重要性

在往期跨境小课堂的主题内容中,不断提及有关跨境培训的相关内容,无论是从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的载体、行业的监管配套政策、运营路径及合规化趋势等方面,跨境电商团队均可通过“跨境培训”实现相应知识点的梳理、透析。

(图源:《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跨境培训”,即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培训服务。本周跨境小课堂作为2022年的“收尾”篇,就跨境电商团队的专业培训进行梳理,同时也作为2023年新的“开端”,欢迎各位小伙伴深入探讨。

一、跨境培训的主要内容

在往期公众号内容中提到过有关跨境培训的相关文章,一键直击:跨境培训?不,是跨境产业综合服务,跨境链条引导服务!

区别于现行市场中的跨境电商“前端”培训(开店、商品上架、商品美化等),用免费的培训“换取”有偿的市场客户的形式;跨境培训更多是依托于公司实际园区运营项目,经过体系化、标准化完善,形成一套“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培训服务”,进而反哺于实际业务场景、服务特定受众。

跨境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源:《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1、载体内容

载体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还包括“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等区域,详细分析上述载体内容现阶段的情况、发展趋势及创新场景应用。

2、政策内容

政策内容,主要分为行业监管配套政策及地方政府出台的资金扶持政策。

针对行业监管配套政策,进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发展情况、发展阶段及特定时期内的过渡期政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无票免征”、核定征税等)。

资金扶持政策,又称“资金补贴”,是地方为引导跨境产业发展而出台的资金扶持政策。此项政策是地方政府突显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支点,也是地方跨境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3、模式内容

模式内容主要是保税备货、跨境直邮,面对不同的模式内容优劣势等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资源分析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模式。园区开通全模式通道,提升平台功能,更好的服务于入驻企业。

模式内容是海关监管单位所赋予的不同模式项下独特的监管代码,如1210、9610等。

4、招商运营

结合跨境电商新业态行业特点,在园区开展招商运营时独有的运营路径进行全面梳理、解析,同时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打造“产业+跨境”新路径。

(图源:《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解析”——梳理现阶段国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此项下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必要条件、痛点梳理、招商定位、服务项目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全面梳理;

“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模式”——针对现阶段已有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全面的梳理、解析;

“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解析”——针对现阶段国内各地市(地区)出台的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进行分析,主要划分为过渡期政策、发展型政策、奖励型政策;

“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解析”——针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开展时的配套政策、监管政策作出详细的梳理及解析(国家十部委);

“跨境电子商务招商解析”——主要对跨境电子商务招商方面所涉及到的业务模式、跨境企业类型、招商解析、入驻路径进行全面的梳理,理清招商思路,便于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招商工作。

二、跨境培训的重要性

1、创新招商路径

区别于传统招商思路,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地方传统外贸企业、欲转型的外贸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等,联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开展以“跨境培训”为核心的创新孵化服务推介会,打造“产业+培训+推介”新场景,形成新的招商路径。

2、产业型复合人才的培育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对标跨境电商新业态模式的开展,则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持续输出。招商能力、服务能力、孵化能力等均需要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企业之所需,强化平台思维、平台作用及平台服务能力,实现“产业+平台”的新能级的培育,进而反向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孵化,实现“双丰收”。

3、“理论+实操”“两条腿”行走

跨境培训,培训的不仅仅是行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结合项目实操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以“理论+实操”方式,规避仅培训理论而脱离实际或仅项目实操而脱离基础的培训学习,真真实现“两条腿”行走。

三、跨境培训的作用

园区的招商运营不是通过“跨境培训”就可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招商运营是一个体系化、标准化的过程,需要完善开展招商运营前的各种筹备,打好基础,争取最优的竞争服务资源匹配地方跨境生态链条。

跨境培训在招商运营方面,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招商运营的思路,不能因为强加培训与园区之中,如此同质化招商,千篇一律,易陷入“招商陷阱”。

1、纸质工具书,便利查询

跨境培训的体系化离不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前述提到的培训内容,均是以PPT课件的形式,同时附带纸质工具书(工具书和PPT课件一一对照),便利学习后查阅、翻阅相关资料,巩固学习记忆,强化跨境电商新业态的落地效果。

2、降低行业门槛,提高认识

提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保税园区,感觉距离遥远,属于“飞地”一样的存在。通过跨境培训,透析知识门槛,熟知监管边界,重新认识保税园区,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在园区中熟练运用,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3、强化载体属性,创新孵化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在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批复后,即具有应有的功能及政策属性,通过跨境培训学习,延伸基础知识链条,完善“全模式”链路,叠加自贸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试区,包容审慎,创新“跨境+”新思路,孵化属于园区自身的发展路径。

四、跨境培训在园区运营中的运用

1、“人才孵化中心”

依托园区孵化平台/产业园,设立“人才孵化中心”,包括应届生人才产业孵化中心、企业重点人才内训服务中心等;同时为本地企业提供跨境培训服务,孵化、培养本地跨境人才,更好的服务本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引进国际电商平台及代运营服务企业入驻产业园,更好的为本地外贸人才和传统企业提供完善的孵化运营服务。

2、“跨境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根据地方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行动,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教育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规划设立“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依托《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国作登字—2022—L—10072479)专业化跨境资料,通过与地方高校深入合作,增设跨境电商专业,为本地培养优质跨境电商人才;同时依托园区孵化平台/产业园平台,打造跨境实训服务基地、“精英班”保就业培训基地、高校老师培训服务基地,提升老师及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扩展地方高校外贸新业态专业的“品牌资源”。

3、跨境创新创客服务中心

根据国办发〔2021〕24号文件要求,鼓励建设孵化机构和创新中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规划“跨境创新创客服务中心”,在园区孵化平台/产业园内开展企业创新创客服务,包括市场化社会培训服务、企业端跨境培训服务、跨境实操服务、跨境出海服务、跨境商业服务等,为本地中小企业跨境进出口转型孵化奠定基础。

跨境培训的内容是体系化、标准化的,是经过多个项目的洗礼,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调整、修订;面对国内多个保税园区及产业园园区,可以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深度剖析产业发展链条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尽可能为地方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商团   路径   重要性   课堂   模式   政策   电子商务   产业   地方   人才   内容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