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拍下百多张老人笑脸,这是一次寻根溯源的旅行

臧婷婷(重庆大学)

90后蹇小白,三年来深入我国西南地区的数个偏远农村,为100多位老人们拍摄了一张又一张笑脸照片。这些照片,既展现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也用画面讲述了关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称赞。蹇小白表示自己会继续拍下去,记录老人们的故事,也记录自己的旅行所见,希望这些照片,能治愈每一个正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给他们生活的希望。(12月26日 封面新闻)

从古代文本中历代诗人作家对乡村情感上的依恋与寄托,到现代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对乡村的构建以及隐喻,我们看到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乡村的多彩的描绘。而无论是诗中自在闲逸的乡村生活,还是小说中麻木自私的乡村精神,其都来源于我们的乡村,扎根于中国大地。乡村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单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载体。我们生于乡村的土地,并以乡村的形式绵延数千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构成乡村的继嗣、联姻、市场交换、宗教文化等主要维度打破封闭,不断向村外延伸,楔入更大的地域社会、现代国家乃至全球。而乡村则慢慢隐退,有些被城市化、有些只剩下空壳,渐渐湮没在城市的喧嚣中。

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我们通过书籍、新闻、影视剧等途径了解乡村。而90后小伙蹇小白用脚步感受乡村土地,用相机记录乡村人物、乡村生活,这是一次返璞归真、回归根源的旅行。从乡村中来,再返回乡村,感受乡村与乡村之间不同的文化气息,体会属于中华民族根源的乡土气息,寻觅社会的“本”与“真”。他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向全社会传递着属于乡村的人与故事。百多张照片拼凑起来,在呼唤每个人心中的乡土故事,也在呼唤每个人心中的根。

“每一个笑容,都让人治愈。”这是许多网友的真切感受,照片中的人物治愈着拍摄者,也治愈着观众,同样也在治愈着自己,这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力量,也是扎根在每个人心中的力量。

蹇小白说:“我想去看的,是曾经离我们那么近,现在又那么遥远的每一座山村。”我们在根部生长,在根部汲取力量。那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去探寻根源,这不仅是为了我们不忘本,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力量。而蹇小白这次的旅行,不仅在探索乡村,也在找寻自我。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曾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即我个人的自我认知,“客我”是我对他人态度和评价做出的综合反应。完整的自我,既是“主我”又是“客我”,而个人的自我意识正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不断互动中产生的。

现代社会中有太多的“客我”成分存在,我们常常会忽略“主我”的反应。那么,踏上一次寻根溯源的旅行,去从根部汲取力量,找寻真正的自我,塑造完整的自我。而在被照片中老人的笑脸治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在根处,是否遗忘了什么?又或者,忽略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旅行   根部   乡土   根源   乡村   笑脸   老人   心中   力量   自我   照片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