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迎头赶上,全靠网约车立功!广汽埃安拿什么比肩比亚迪?

知嘹汽车/林景行

谈及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多数消费者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品牌一定是比亚迪,但作为紧跟比亚迪之后的广汽埃安,却一定是鲜为人知。前不久,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自嘲是宁德时代的“打工人”后,彻底让广汽埃安进入新能源品牌车企行列,也预告着新能源车企正在重掌主导权。

  1. 汽车销量紧跟比亚迪

如果说提及今年的强劲新能源品牌,除了比亚迪。广汽埃安一定是受到关注最多的品牌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背靠广汽,更多的是来自于“优秀”的销量数据。根据埃安官方公布的11月份数据显示,广汽埃安11月份车辆交付量为28765量,同比增长91%,而今年1-11月份累计交付为241149量,同比增长128%,距离年初设定的“保20,挑战25万辆”的销量目标仅差一步之遥,也正因此广汽埃安才能够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

当然无限风光的背后,广汽埃安数据的真实性也饱受争议。根据第三方媒体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1-11月,广汽埃安的车辆出租比例高达63.1%,非运营比例仅为36.9%,再加上背靠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的网约车业务,这让广汽埃安的车辆销量有着明显提升。甚至在2022年1月-10月,广汽埃安的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品牌租赁用途销量排行中,仅次于比亚迪。

1.深陷“表面创新”困境

如果说,网约车是成就广汽埃安销量的直接渠道,那么广汽埃安的“表面创新”则是它发展路上的一大绊脚石。本就成立晚于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品牌的埃安,或许是过于急功近利,无论是技术钻研还是广告宣发,最终都只是针对于销量而言。例如此前广汽埃安曾大肆宣传“充电5分钟,行驶207公里”的特点,却只能在AionVPlus快充版车型使用,甚至快充版除了支持快充外,仅剩电池有所区别。

甚至为了片面的提升汽车营销,即使背靠广汽集团以及众多合作伙伴,也只是钻研部分特性的汽车技术,导致无法全面推广。比如广汽埃安先前与百度共同推出的ApolloMoon埃安版汽车,声称可以满足处理复杂城市交通场景自动驾驶的需要,但也只能用于测试所需,根本无法规模化生产。如此“表面创新”的广汽埃安在如今新能源赛道中,很难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这或许也是不被大众所看好的原因之一。

2.新能源道路“何去何从”?

作为示范企业的比亚迪,用事实告诉众多品牌新能源车企自研技术是有可行性的。但相对于广汽集团,广汽埃安这个自主品牌显然并没有扛起重任,要知道时至今日,广汽集团的大多数收入来源仍然是依靠于合资发展营收。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集团本田和丰田的营收分别达到1148.10亿元和1294.65亿元,而广汽埃安仅为172.65亿元。

即使如今的广汽埃安已经开始逐渐注重自研技术,新一代的超能铁锂电池,离子多通路分流、OCV三维空间响应面重构等技术的出现让广汽埃安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如今的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宁德独大、比亚迪、中创新航等新能源多赛道”的竞争格局,想要在夹缝中突破生存,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写在最后:

从创立品牌到如今的发展,广汽埃安的规划中总会有比亚迪的影子,尽管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毕竟只有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技术和特性,才能够在新能源的道路上走的长远。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或许只有在技术方面取得革命性创新才是目前值得考虑的问题。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销量   宁德   迎头赶上   赛道   新能源   汽车品牌   品牌   集团   数据   汽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