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努力点也能踢赢巴西?



今天偏个话题,倾吐一个老球迷憋了几十年的心声。



01



克罗地亚点球大战淘汰巴西,上演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说不大不小,是因为格子军团还是正儿八经的上届亚军,两次世界杯成绩都好过巴西。


但这依然是个不可思议的结果,为啥呢?克罗地亚人口仅有区区400万出头。这是啥概念?宁波海曙+鄞州+北仑+镇海+江北,人口就超过了克罗地亚。你能想象宁波市区能踢赢巴西吗?能打进世界杯决赛吗?


你肯定不能,但克罗地亚就能。


但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杀入上届世界杯的大黑马冰岛,人口才37.6万(截至2022年1月)。37.6万又是什么概念?按常住人口还远不及江北区,只相当于老海曙几个街道的人口总和。



你能想象老海曙几个街道联合组成一个足球队,杀进世界杯吗?


你不能,但冰岛就能。


拥有C罗的葡萄牙多少人口?1034万(截至2021年7月),其实也没比宁波多多少,但人家就是能游荡数届世界杯。


很多足球强国人口都不多,反而人口最多的美国印度中国,足球水平都属于二三四五流,美国独享二流,中国徘徊在四五流。你说中国在别的任何方面不如国外,都可能被扣一顶崇洋媚外的帽子,但在足球上——当然,我指的是男足——国人的意见会高度一致:使劲骂,听着解气。


人口和足球之间正负关系的例外是巴西,巴西人口2.1亿,算得上入门级人口超级大国。不过巴西最强悍的其实就两个州,里约热内卢州和圣保罗州,两个州原来各有自己的甲级联赛,21世纪才合并成一个联赛。全国排名前列的,如桑托斯、弗拉门戈、科林蒂安等等,都出自这两大州。


说到底,人口多寡和足球水平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这就是为啥人们常说为啥亿里挑一还是凑不成11人的足球队。有关系的是足球人口和职业化程度。


英国的人口和浙江常住人口大体相当,都是5000多万,但英国足球注册的包括职业非职业运动员居然达到1410万人!而中国全国的注册足球球员才20000多,甚至比不过越南。


职业化程度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南美和欧洲的联赛原来是可以分庭礼抗的,到后来欧洲完全碾压南美,就是由于欧洲足球的职业化程度不断拔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卷王”,又不惜一掷万金长年累月挖南美球队墙角,终于挖塌了这个老冤家。


说到职业化程度自然也要说到经济,经济是职业化的基础,日本韩国就是靠经济,再加对足球一定的热爱,硬生生堆起一个高水平职业化联赛。



02



说到这里难免就要说到一个堵心的话题:中国男足。


男足为啥就这样让人揪心?我们可以听见很多老生常谈:中国人不爱足球,或者中国人不爱运动,甚或中国人不适合踢足球。


这貌似是个真理,但问题在于,为啥中国人的人种就这么特殊?围着中国一圈,韩国日本越南泰国,一个个都后来居上,为啥中国人就不行?说到职业化基础 ,中国经济实力有目共睹,为啥就整不出一个像样点的职业联赛?


难道真如一些专家所说: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中国除外?


这当然是扯淡,我也历来鄙视人种论。问题在于中国的职业化从一开始就是半条腿的职业化。就如中国的房地产,土地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房产交易是市场化的。足球职业化也是,一群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制定了中国职业足球的游戏规则。刻板的行政思维,主导了职业联赛的进行和球员的培养。


你真的把当年的专业化时代的足球走到底也行,至少精气神还在,比如朝鲜。糟就糟在半吊子的职业化将中国足球异化成了四不像一方面,精气神被金钱腐蚀,另一方面,足球技能被只顾眼前的急功近利毁坏。


典型如恒大,用高周转思维糟蹋了房地产还不算,又以类似的金元足球思维,毁坏了足球的基层培养——你帮我培养,到时候我再挖过来。都是如此思维,谁还能老老实实搞青训?


而真正爱足球的人,我们平时是很难遇见的。



03



不久前李铁终于被查了。


李铁也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你看他当年踢球的样子,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我估计你猜不到李铁是从巴西培训回来的,还以为是跑马拉松转行的。跑起来真的很能跑,但一碰到球两条腿就像真的成了铁,糙得不行(公允地讲,李铁的优势是意识很强,是个较为理想的自由人清道夫)


巴西健力宝是个悲剧,一开始风风火火,还整出个测骨龄录用,这应该是对付当年司空见惯的年龄造假(现在据说也是)。可后来那些人纷纷泯然于众。



不是我夸口,在健力宝这件事上我是有点先见之明的。当时健力宝刚刚去巴西,表现一度很惊艳,几家俱乐部对尖子球员纷纷伸出橄榄枝,但健力宝主管人拒绝了这些邀请,还对媒体得意洋洋地说:现在让他们去卖不出好价钱。


你看,原来去巴西不是为培养球员,是去做生意的。结果呢?不远万里到国外就为闭门造车,所有球员没一个能留在巴西职业联赛。所以当年《足球报》这个报道一出来,一曲凉凉便已萦绕于耳边。


如朋霍费尔老师所说:愚昧,是种道德缺陷。



04



那到底该咋整呢?这事我年轻时真还想过。


不用搞全球性的足球复兴计划,大而无当反而无法聚焦,还不得不动用那个老态龙钟难成大器的足协。


我认为:就盯着几个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另起炉灶集中培养就行。


你看伦敦,一座城市培养了七八支著名球队,包括阿森纳、切尔西、热刺。范志毅老师和孙继海老师当年效力的水晶宫队也在大伦敦。


荷兰1700万人口,球星主要出自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队)、埃因霍恩(同名球队)两大城市。米兰拥有AC和国际两大豪门。


回到中国,当年大连以不足宁波的人口,也能整出两支联赛一流强队。上海最辉煌时,曾经有三支水平相当的职业球队。


把有限的精力铺遍全国,还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突破,然后以点带面,针对经济基础不错,市场化程度较高,且对足球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城市,如大连、上海、青岛、广州,先进性试点性的职业化,就像当年搞深圳特区一样,搞足球特区,请国外专业人士指导,甚至挂职重要岗位,让那些思维僵化的官员靠边站,这样才有可能快速冒出几个榜样。


榜样的作用真是无穷的。日本职业化之初足球的群众基础也一般,但靠着三浦知良那代的惊艳演出,以及中田英寿一代的快速接力,感召起大波足球少年,到如今终于遍地开花,一骑绝尘。


巴西阿根廷虽然经济一般,但贝利、马拉多纳、梅西、大小罗这些人的头像挂在那里,就会让无数青少年热血沸腾,将足球视为终身信仰,继而全情投入,孕育出新一代的球王。


如果几座试点城市真的整出了几个传奇球员,何愁青少年不以他们为榜样?


1994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曾有梦幻般的开局,实德、国安、申花、全兴、太阳神这些名字,以及他们旗下的球员也曾是一代青少年的榜样,燃动起持续数年的民间足球热情,并终于在2001年迎来了空前绝后的高光时刻。至今,中国的超级联赛依然还在吃当年的老本。



记得中国男足第一次冲进世界杯之际,人们曾乐观的认为美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但没想到美好的时代居然终结于此。


当代的青少年对足球的热情貌似已远不及当年,少了于根伟、李金羽、张效瑞、吴承瑛、祁宏这般偶像级的追风少年,只剩下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鲜肉脸。痴心球迷们的足球梦也越来越远。


但那些理想毕竟真实的存在过,每当世界杯浪潮般的欢呼声响起,老男孩们又会纷纷忆起年少时的梦,只是除了范志毅在脱口秀上红着脸的自嘲,能想起的美好的片段已所剩无几。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巴西   健力宝   克罗地亚   球员   男足   世界杯   宁波   中国   当年   人口   努力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