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涛丨乌中记忆

乌中记忆

文/马之涛

距我家三十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镇,小镇名曰乌龙铺。在乌龙河畔的阳坡上,静卧着一所享誉陕北的学校,那便是乌镇中学(以下简称乌中)。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都称乌龙铺为乌镇。八、九十年代,乌镇的集市是很红火的,每逢一、五的日子里,受苦人放下手里劳作的锄头,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从村里汇集与此。而我是没有赶集的机会的,小时候我是在外公家长大的,因为外公年纪大了,很少赶集,自然也不会带我去乌镇。但从在乌中读高中的表哥们口中得知:乌镇不但红火,而且有一所非常好的学校,那里建筑漂亮,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考进乌中。慢慢地,看到在乌中读书的大孩子们都很神气。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对乌镇中学敬仰和向往的心理。心想:我也能乌中念书多好啊!从此,到乌镇赶集,参观乌中成了儿时的梦想。

去乌中参观的机会还是来了。在小学毕业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去乌中参加升学考试,在孩子们欢呼雀跃中,老师还对乌中美好的坏境进行了描绘:“走进乌中,大家能看到楼了,有四五层高哩。”老师所说的楼,其实是四五排很多的窑洞叠加在一起形成的斋院,虽然这样,对一群从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们已是很大的诱惑了。

一个夏日的早晨,迎着微风,背着家里给准备好的干粮,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了去乌镇中学考试的山路。参加考试的这天,适逢遇集。当我们翻越几座大山来到乌镇的街道上时,街上已经非常热闹了:乡亲们牵着喂肥的羔羊,婆姨们拎着平时攒满的鸡蛋篮子,年轻后生骑着用彩色塑料缠的花花绿绿的飞鸽牌自行车,在人群里鱼贯穿行,寻觅着其它村来的俊俏女子。大姑娘们放下平时的矜持,悄悄议论着赶集的帅后生们。孩子们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兴高采烈的跟着大人们,盼望能买到一点好吃和好玩的东西……

在好奇和兴奋中,不知不觉已来到乌中土坡下,远远望去,四个巍峨的大字“乌镇中学”挺立在大门的上空。此时,随行的人群中不知谁在兴奋中脱口念了一句:“马镇中学”此言一出,引来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阵哄笑。这个孩子竟然把“乌”读成“马”一笔之差,也表明了见到乌中后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带着严肃的神情小心翼翼的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排叠加在一起的崭新而整齐的窑洞,每排都由很多孔窑洞组成,站在左边看不到右边。窑洞门面工艺精湛,大小相同的每块石料由能工巧匠用细錾摆过。宏伟的窑洞群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一斋的东边是礼堂,我们几个孩子在门口瞅了几眼,里面黑魆魆的,也没看到些什么,只看见里面摆了两排大锅。大家对眼前看到的情境议论纷纷,不知道礼堂是干什么用的,从老师口中得知,礼堂是吃饭和学校搞集体活动的地方。从礼堂出来后,在一斋的门洞里拾级而上,就来到了二斋,听说这里是老师和领导住的地方,更加深我们对乌中的神秘感!我们的考场设在四斋,在考试间隙,偷偷的站在一间高中教室的窗外,看到一位年轻的化学老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课,老师洪亮的声音和潇洒自如的教态至今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令人遗憾的是,我没有考进乌镇中学,我被分配到了我们乡办中学上初中,与自己向往的乌中擦肩而过。在乡办中学上学的两年里,因我学习成绩非常突出,班主任觉得我应该转学到更好的乌中上学,那样对我有更好的成长环境。经过几次尝试转学,都没有成功。当我读到初三的时候,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在一个冬日的下午,多病的母亲在三十五岁时撇下我们撒手西去。经过胃切除手术的父亲已无力撑起我们那个残破的家,十五岁的我,在老师再三劝说和挽留下,还是辍学回家当起了农民。残酷的现实,把我要到乌中读书的梦想击的支离破碎!

辍学回家后,每天除了上山劳动,还要喂猪、洗衣、做饭等家务。但只要有时间,我还经常翻阅从学校拿回来的书籍。在煎熬和困苦中,这样过了近两年时间,在我十六岁的时候,随着父亲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好转,坚持要我返校复读,并且教育我:“咱家太穷,你不念书,长大后连媳妇也娶不下。”父亲看似朴素简单的语言,给我的心灵受到很的撞击。终于在一个秋天的早晨,父亲强忍着胃痛的折磨,拿着一点上好的绿豆和小米,步行三十里山路,找到了我家的亲戚,卑微地向人家说了许多好话,把失学近两年的我又送回了学校,而且是梦想中的乌镇中学!

初来乌中上学时,我是带着谦卑的心理来学习和生活的,一是因为我辍学近两年,学到的很多知识已遗忘;二是我从乡办中学来到县里最好的学校,不免心理有点自卑。我被分到了初三二班,教室坐落在一斋的西侧。门前有两棵茂盛挺拔的大槐树,教室是低矮的平房,在槐树阴影遮挡下显得有点阴暗,虽然不是很宽敞明亮,但里面却坐了近一百名学生。教室上空悬挂了八根电棒,虽然是学校发电,但在晚自习时能按时照明,这在我们乡办中学是不可能的。更令人欣喜和惊奇的是,学校用的是电铃。每当上下课时,清脆的铃声取代了以前挂在老槐树上、被同学们戏谑为“三上两下一预备,集合铃打上不住气”的铁铃。我进校迟,被分到了最后一排,但能有此学习环境,内心已经非常满足了。

在八十年代后期,乌中的学习气氛是非常浓厚的,我们初三二班也不另外。每天早晨,天才麻麻亮,有许多同学早已来到校园里,有的在大门外、有的在墙角里、有的在大树下……都专心的背着当天学到的知识,校园里到处书声琅琅。到了冬天,同学们这种习惯也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很多同学在室外背诵古文冻伤了耳朵和手指。白天被严寒冻的红肿的手指到了晚上奇痒睡不着觉。我的无名指现在还有那时留下的伤疤,当时背会的很多古文如:《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三十年后,我仍能暗诵如流。晚自习下课后,学校已停止供电。但很多同学带着煤油灯和蜡烛继续学习。每张课桌上,一盏盏自带的“灯”火苗闪闪,在黑夜的教室里,照的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从外面看,映得教室每个小窗玻璃上头影晃动。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晚上大家读书时,窗外的天是黑的。而教室里还是灯火一片、光亮点点、火光融融、温暖无比。现在回想起来,也认为那会儿灯下读书在艰苦的生活中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学生灶上一天吃两顿饭,上午是馍和烩菜,下午是稀饭。馍每个两毛五,烩菜基本就是把大块的白菜和洋芋放在清水里煮出来的,很多同学索性打饭时只取走馍,不要清汤寡水的烩菜。下午是稀饭,饭里面漂了很多粮食里生起的白色小虫子。我是经常无法下咽,硬着头皮也只能吃一半,换来的是天天饿着肚子。还是饭菜里没有油水,住校生都说饿。于是,便只能在周末回家带些干粮来充饥,玉米馍、小米馍、 高粱饼,饿了就啃上几口。或者从家里带来蒸熟晒干的高粱面洋芋丸子,抓上两把放进碗里,倒上开水撒点盐,就当一顿饭吃。我们宿舍有个同学,经常把家里拿的生小米,倒进盛有开水的暖壶里,过一会就半生不熟的吃起来,只为节省一顿饭钱。“星一星二吃干粮,星三星四饿断肠,星五星六回家忙。”当时只休一个星期天,一周撑下来,家里带来的吃的早都断顿了,就盼着周末或步行或骑自行车回去带点干粮。这几句顺口溜,形象逼真的反映了当时住校生的艰苦生活。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比赛地点在四斋旁边的操场里,比赛的赛制是把初三的四个班分成一组,然后四个班进行单循环,成绩最好的为冠军。我班是最不看好的一方,原因是我班男生普遍身高矮,没有其他班的身材魁梧。比赛是在下午放学后进行的。比赛时,夕阳西下,寒风凛冽。但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几轮的较量,我班在班主任老师的激情鼓动和正确指挥下,出人意料的是,一路过关斩将,居然取得了全胜的战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强敌初三四班的比赛时,拴在绳子上的红领巾在胜负线上僵持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我班凭借顽强的意志笑到了最后!取胜后,同学们欢呼雀跃,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晚上回到宿舍后,还在津津有味的谈论取胜的原因和方法。多年以后,每当想起这次以弱胜强的拔河比赛,还为同学们这种饿着肚子,顽强拼搏的意志所感动,也为乌中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培养出这种集体主义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自豪!

时间在紧张充实中很快来到了中考,可中考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我考上了高中,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小中专。经过彷徨和心理挣扎,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我读高中,第二学期又来到乌中加入了初三补习班。

补习班教室在一斋东侧,低矮的平房里坐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是前一年预考上小中专的“高材生”。而且女同学居多,男同学更多选择了更有前途的高中。学校为补习班配备了很好的老师,补习班的学习气氛比应届班更浓厚,更刻苦。都是抱着决绝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我们心中,只有华山一条路——考上小中专。老师有时劝导同学们“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显得苍白无力。教室里老师写的标语是:“战胜暂时困难,曙光就在前面”时刻鞭策着我们,我们每天都以十五、六小时演算各种资料的数理化学题。教室里少了很多欢声笑语,同学们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早晨天刚亮,许多同学已在教室外背诵政治考题、古诗文和英语单词。在冬天,很多同学的手脚被冻伤了,许多同学操着红肿的双手在寒风凛冽的室外读书的情境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真为同学们担心。按当时的升学比例,会有很多人是考不上的,肯定的。通过小中专的预考和正式考试的两次筛选,补习班的同学淘汰了一大部分,真正能考上的是少数。我作为幸运者,考上了师范学校。现在想起来,同学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意志令人震撼!也为乌中人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和残酷现实斗争的精神所感动!

我考上师范学校后,继而又上了大学。在以后的师范和大学生活中,再也没有像乌中那样忘不掉的记忆。工作多年以后,一次回老家的途中,专程驱车来到乌中。漫步在校园中,追忆着在乌中上学的少年时光,虽然青春早已不在,如诗年华也已远去,但岁月就像一条静静的长河,仍在涓涓不息的流淌,诉说着这里刻骨铭心的一切。

啊!我亲爱的母校!我永远的乌中!

后记:乌镇中学在一九五八年建校以来,为祖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各级各类的杰出人才,为佳县乃至榆林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设在乡村的乌中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近年来,学生不断流失。前段时间,从在乌中工作的同学口中得知,乌中要取消原来的建制,改建成一个学生实践基地,我听后在无奈中怅然若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母校即将改制时刻,作为一名乌中的普通学生,谨以《乌中记忆》一文献给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也献给我永远的乌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三星   窑洞   补习班   干粮   礼堂   教室   记忆   同学   老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