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携手中影年年、造梦星河 共同开启虚拟数字人的下一站

2022年属于元宇宙的风潮还没刮过去,AIGC的风口又来了。

所谓AIGC就是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又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写诗、作画、写小说、创作歌曲都不在话下,而且用时少到可以按秒计算。而带来这一风口的是一个叫ChatGPT聊天机器人软件。

12月初,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最新的GPT-3.5版本,模型中首次采用RLHF(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方式。模型目前处于测试阶段,用户与ChatGPT之间的对话互动包括普通聊天、信息咨询、撰写诗词作文、修改代码等。功能如此“全面”的ChatGPT被称作“最强AI(人工智能)”,面世5天便已有超过100万用户使用。就连马斯克也发出了“好强大”“好吓人”的赞叹,他还发推文称:“许多人陷入了该死的疯狂ChatGPT循环中。

ChatGPT等AIGC产品的推出,极大缩短了我们迈向元宇宙的进程。虽然元宇宙的终极形态还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宇宙将极大扩展人类的存在空间,在我们迈向元宇宙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字内容来支撑,单靠人工来设计和开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AIGC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上,除了OpenAI外,国内外很多公司也开始了在AIGC领域的探索和布局。9月底Meta公布了AI制作视频工具Make-A-Video,Google也紧接着发布了Imagen Video和Phenaki。纵观国内,华为云与中影年年、造梦星河重磅发布“数字人生产线”,布局元宇宙数字人领域。

AI技术赋能,国内头部企业布局AIGC重塑数字人赛道

随着自然语言生成技术NLG和AI模型的成熟,AIGC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已经可以自动生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甚至3D模型和代码。AIGC将极大的推动元宇宙的发展,元宇宙中大量的数字原生内容,需要由AI来帮助完成创作。

为了抢占发展先机及广阔的市场,国内大厂纷纷跟进元宇宙级AIGC领域。值得注意的是,10月底,华为云与中影年年、造梦星河重磅联合发布“数字人生产线”,能够实现从3D建模、驱动到渲染、应用的全流程云化生产线,助力企业打造数智明星IP矩阵。届时,企业及用户皆可在平台上通过上传照片或手动捏脸系统生成导出专属数字人,可应用于企业服务,虚拟直播等多个场景。

中影年年基于自研的AI Box系统和自身庞大的“同标准”数字资产以及200多项尖端研发技术,其中主要的技术领域有AI 智能语音、神经辐射场NeRF,无穿戴表情动作捕捉、虚拟交互、3D扫描、光学捕捉以及海量3D数字资产等AI GC相关技术和用于AI训练的数据库。现已经可以高效率高水准批量生产三维动画和数字人,依托中影年年海量的“同标准”资产,包含数字角色、服装、场景、道具、动作、表情、音视频等数据库结合华为云强大的算力,共同打造AI GC云数字人生产线,以AI GC模式,单人可在几分钟即可创建一个数字人,并自动生成表情、绑定,可以直接用于直播,演绎,数字艺人等领域。除此以外,还在研发AI交互,语音文字驱动口型、表情、肢体动画,切实打造高水准“数智人”。中影年年已经实现全领域覆盖卡通、美型、超写实全风格领域的数字人,预计2023年上线。通过尖端的科技研发+持续播放的数字内容+庞大的数字资产库,中影年年正在打破元宇宙数字人“概念”的壁垒。

在数字人领域,中影年年的数字人从人设、策划、前期美术、模型材质、绑定、动画、光影等全流程生产,并且数字角色已参演多部动画影视作品,可以称之为“数字明星或数字艺人”。数字人不仅仅是用技术和概念堆砌起来的平行世界,需要强大、有效、高品质的内容进行长期支撑,进行虚拟与现实交互。伴随着我们长篇三维动画的持续播放,我们的数字人已具备上千万粉丝,并且还在持续不断扩大粉丝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影年年跟华为2012还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持续探索虚拟数字人和AIGC领域,尤其会侧重开发基于AI驱动的、具有一定自我思考与交互能力的下一代虚拟数字人。

华为的“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总研究组织,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基于此次更深度的合作,双方希望能进一步抢占AIGC先机,为行业带来不一样的血液和发展动能。

巨头抢占AIGC及虚拟数字人的背后:机遇与市场并存

华为云与中影年年,造梦星河为何选在这个节点深入布局AIGC,并持续探索元宇宙?

原因有二:一是行业潜力广阔、急需领头羊定调;二是虚拟数字人痛点显现、亟待破局。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虚拟数字人市场也得以快速升温。从虚拟偶像、虚拟主播到数字员工,数字人从游戏界破圈,在文娱、金融、电商、教育等领域频繁出现。据测算,全球平均每天都诞生一个数字人。数字人正成为一种潮流,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虚拟歌手洛天依,到数字虚拟偶像翎_Ling、AYAYI、南梦夏、柳夜熙,再到虚拟偶像组合A-soul等各式各样的虚拟数字人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行业快速发展也让更多人看到数字人及AIGC的市场潜力。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102.4亿元。

Gartner预计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根据《Generative AI:A Creative New World》的分析,AIGC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尽管,大厂入局为虚拟数字人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虚拟数字人目前只实现了部分场景的落地,距离规模化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虚拟数字人的生产商以互联网公司为主,虽然许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虚拟数字人,但它们各自的AI算法大多是自闭环的,只需要购买一些基础的软硬件即可。而产业链上那些纯靠卖算法的AI公司则只能将目标客户定位于那些非互联网企业身上。二者之间未能找到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生态模式。

其次,虚拟数字人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生产、运营成本较高,普遍面向B端客户,针对c端市场的需求,如普通用户生成自己的虚拟形象、AI化身等,还有待挖掘和激活。

再次,在虚拟数字人生产技术方面,同样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登上春晚的虚拟数字人翎Ling就被吐槽面部僵硬一眼假;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元宇宙星推官虚拟数字人“梅涩甜”也被吐槽角色建模塑胶感严重,“土味十足”;首个国风虚拟男艺人秦佑同样被吐槽“毫无特色”。

IDC报告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虚拟数字人大多处于L1~L3阶段,即依赖算法驱动肢体、姿态、口型、表情等,数字人可执行简单的决策和操作。未来虚拟数字人将实现L4-L5水平,由虚拟数字人自主进行决策、执行任务,完全实现智能化交互。

破局,迫在眉睫。

强强联合,华为云x中影年年x造梦星河带来行业新变革

虚拟数字人的产业链较长且覆盖面广泛,多数入局企业正在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以及客户群体覆盖的领域进行研发创新,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行业持续承压之下,华为云和中影年年、造梦星河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其核心点在于中影年年多年在数字行业的深耕及差异化优势。

据悉,中影年年是一家数字科技+数字内容相融合的创新型企业,并且在3D影像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完整的、科学的技术管理流程和数字IP 3D动画数字人的全套全栈式解决方案,俨然成为动画企业中的佼佼者。数据显示,中影年年拥有海量的优质数字内容,包含5000+数字人资产,百万数字场景及道具资产。200多项尖端技术,在数字内容领域年产值占据全国较高的份额。

最重要的是,中影年年核心人员深耕行业20余年,服务多个百亿级平台,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影年年更是融合了光学扫描、实时动捕、AI智能等一系列先进尖端技术,能够高效、快速、高质的创造出数字人技术载体。

除了有中影年年和华为云的技术加持外,“数字人生产线”背后还有一家名为造梦星河的科技文化公司为其提供势能。据了解,造梦星河聚焦于数字IP孵化和元宇宙运营,凭借整合影视明星动漫资源、集版权内容孵化生产运营一体化等优秀能力,造梦星河迅速成长为拓展数字人场景应用的行业黑马。

在“数字人生产线”建设环节,造梦星河也将充分发挥其在数字人IP矩阵方面的优势。此前,造梦星河便与华为云达成了合作,双方围绕元宇宙内容及应用场景,在音视频内容、数字人与虚拟制作等领域展开探索,全面为“数字人生产线”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华为云和中影年年、造梦星河共建的“数字人生产线”,将为用户、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元宇宙体验。

数字人生产线能够基于照片生成风格化模型,无需专业的动捕设备,只通过普通摄像头,即可识别276个脸部特征点,5秒完成制作每个人的虚拟化身。同时,语音智能驱动表情口型,还可打造AI交互,搭配实时渲染加速,让画面更流畅、细节更丰富。

不仅如此,中影年年也在与华为云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进行合作研发,力求在同等画质效果下,视频渲染速度比普通云渲染提升约2倍,这将大幅提升动画品质,让用户能够更加沉浸式地畅享在元宇宙之中尽情感受国产动画的技术实力和超高的画面艺术水准。

目前,云上数字人生产线已在虚拟互动直播、企业3D空间、数字人出演动画影视等场景落地应用。

而这些布局也成为中影年年和华为云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深入探索AIGC领域的杀手锏。

当下,人工智能企业关心的重点已经不单单是竞争力的拓展,也包括对行业宏观发展的判断以及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未来,中影年年还将持续探索AIGC下动画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拓宽动画新边界,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建数字人新生态。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华为   星河   数字   人工智能   宇宙   领域   动画   人生   内容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