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十二)-太原周边

这次来山西,本应该逛完三晋大地。但是,天太热,也就没了心情。晋北的北岳恒山悬空寺,五台山,应县木塔,大同的严华寺等好多去处也只能下次再说吧。

清晨,没有想好具体去哪里玩,无意间发现去榆次老城的公交车,就此来到了榆次老城。对榆次没有太多的了解。误以为都是近些年的复制品。所以,就没有认真逛。真是失误了。

2012年6月19日

榆次老城

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门。城内主要建筑有:县衙、城隍庙、文庙、凤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等。榆次老城出入不用买门票,只是进入城隍庙、县衙等才要买票。

修复后的榆次老城,是个很好的影视外景地。国内各大剧组在老城内,先后成功的拍摄了《铁梨花》《乔家大院》、《走西口》、《晋商》、《狼毒花》等多部影视片。

城隍庙

榆次城隍庙在市区东大街中段北侧,始建于元代。扩建至今。据记载,榆次城隍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后经明、清几朝及民国期间多次重、扩建。榆次城隍庙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后榆次城隍庙曾作为展览馆、图书馆等使用。国家和地方都先后拨专款对城隍庙进行整修。2001年榆次区在修复榆次老城历史街区时,再次对城隍庙进行了维修。

榆次县衙

榆次县衙位于榆次老城内的东大街路北。东邻“榆次城隍庙”、西接 “榆次文庙”、“凤鸣书院”。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县级衙署之一。

榆次县衙始建于宋朝,以后各朝代均有修缮。县衙为明、清时期高规格的地方衙署。曾被称为“三晋第一署”。

榆次文庙

文庙始建于大宋成平二年,以后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作。原来的文庙仅剩棂星门,泮池,状元桥以及大成门。建筑破旧不堪。2004年进行了重修,并且重建了大成殿。

文庙的大门是“棂星门”。棂星门立在砖砌的台基上,是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门额上题“棂星门”三字。棂星门后有泮池,泮池上跨着一座石桥称为状元桥,过了状元桥就是大成门。

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清代榆次县学,是古代山西榆次的最高学府。

榆次古城街景

常家大院

常家大院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

街两侧深宅大院,建有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

6月20日

今天,我们来参观晋祠。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不游晋祠,枉到太原”,犹如到北京未游览故宫紫禁城。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以前来晋祠参观过。晋祠内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古树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侍女像、圣母像等。被誉为晋祠“三绝”、“三宝“、“三名匾”。

因在太原买不到近期回东北的卧铺票,只好买20日晚去北京的卧铺,一宿到北京再说。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太原   城隍庙   西行   衙署   大成   县衙   文庙   散记   山西   城内   北京   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