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落幕

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一样,回首改革开放已过去44年,半个世纪了。不管过去留下了多么美好的记忆,历史总有翻页的一天。

过去的40多年,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也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当然,不可避免的也留了遗憾,可能美好和遗憾加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现在来到路的尽头,我们有必要把过去的美好和遗憾记录下来,当做一份美好的记忆留存。

过去的喜与悲都过去了,不管是收获满满,还是遗憾自今不能释怀,我们都要学会放下,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总结过去,如果自己的日记都是骗自己的话,那么,徒增遗憾。

我们从改革开放市场的参与主体、拉动经济的马车和供需关系来记录过去的点滴,看看自己得到了什么,在对比中,看看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过去的市场主体是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在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核心和主导地位。党和国家有着非常多的身份,既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也是市场经济的监督者等等。现在,我们但凡知道的企业,都有党和国家参与其中,有的是入股参与经营,有的是国家控股,有的是政策支持,过去的成功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领导和推动,任何成功人士过去都或多或少的借助党和国家的力量,没有党和国家也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对互联网的支持,至少不会有百度,如果放开对国外互联网的管制,我不知道国内的互联网还能存活几家;各位也可以看看那些上市企业,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或者去国外上市,有多少企业中国家或者各级政府是有股份的,以白酒为例,白酒企业基本上地方政府都有入股;更不用说银行、电信、三桶油和电网了。

党和国家参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规模性集团竞争中有强大的优势。因为党和国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可以在经营者内部形成一个声音,大家可以劲往一处使,这样,可以攻克非常多的难题;还有就是规模优势,当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有助于全球的竞争,为什么一些小国家会出现财阀,就是因为小国寡民,只有以一个统一的声音才可以发出去,像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体量,以一个声音发出去,威力自然不是他国所能竞争的,这也是外国攻击我们的一个原因。

党和国家作为核心参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坏处吗?坏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竞争力。因为大家的背后都是党和国家,也就是我们的老板都是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内部调节为主,缺乏必要的竞争,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是很普遍的。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比如银行,他们的服务一般,态度傲慢,至于经营的水平更是谈不上,如果有选择,我估计没人想去银行办事,就想点子支付一样,不是大家不知道风险,而是对银行的恶感胜过了对风险的担忧;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运动,不管是足球还是篮球,他们在我们国家的价值都是负的,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至于盈利就更谈不上了,每年还要花不少钱,养条狗都知道看家,这些年,经历了多少人事变动都没有用,足够说明事制度需要改变了。因为这两个例子特别具有代表性,在这里说一下,这和人关系不大,和制度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也是需要改变的原因。

一项制度,当它的优势大于弊端的时候,我们需要坚持。过去,国家一穷二白,只有国家出面,调动和调节社会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不浪费一丁点人力物力,这个时候,党和国家站出来是非常合适的,经济改革的成果就摆在我们面前。但是,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有部分人群有了能力,社会的进步需要竞争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能是一个老板了,因为没有任何的竞争力。过去,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每个环节,但是,未来不需要了,政府会由过去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到以监督者为主的身份转变,政府经营的时代划了一个句号。

是什么让我们国家变得富裕的,答案是过去的进出口贸易,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经济贸易,从国外挣到了非常多的外汇,我们国家经济慢慢发展起来了。当我们国家挣到足够的外汇,这部分外汇大部分掌握在国家手中,后来国家通过投资国内的产业链,通过他们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类需求,最后在外贸和国内投资的双循环下,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管是外汇还是投资,对国家经济的拉动效果是相差无几的,就是时间上有先后,是先发展的外贸,才有的后来的内部投资。

现在,我们国家的外贸出现了发展瓶颈,包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外贸的额度都是不断减少的。一方面,国际需求正在萎缩;另一方面,全球出现了非常多的竞争对手。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打破了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能源价格上升影响居民消费,地缘政治冲突也影响商业合作,还有各国政府为应对国内经济发展瓶颈,掀起的贸易战影响消费,从长期看,这些行为都会增加商品的成本,从而降低整体的需求;其次是,中低端产业门槛较低,各个国家都有参与,现在不少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将产业转移到自己的周边和一些欠发展区域,我们既损失了订单,还增加了竞争对手。从短期看,我们的外贸在萎缩,过去的外贸不会再给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任何便利,状态也从过去的输血到现在的放血,外贸增长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最后说说供需关系,过去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过去一直处于卖方市场,通俗的话讲,就是过去掌握话语权的是卖东西的一份,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定价权在销售方,一个比较明显的说法就是消费升级。作为消费者,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消费者,他们过去5块钱买的产品肯定比现在100元买的产品好,为什么价格高消费者还能接受,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物价上涨,产品不断上涨;而是人性,寻求更好的生活,尤其是先富裕的人群彰显自己的身份;三是产品的稀缺,虽然产品质量没见增加,但是价格上升了,因为产品较少,消费者较多,你不买有人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大家被迫接受。这个和15年的涨价去库存不一样,长达30年经济的增长,资产正向泡沫化转变,轻松的挣钱成为人们的选择而不顾背后隐藏的风险,尤其是房地产。地产的泡沫究竟有多少,没有谁可以知道,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中国总共5亿户籍,现在至少4亿套城镇住房,达到百分之80,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百分之70就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是农村中老年人口,还有就是因为特殊原因无力支付购房款的人,经过计算,不会少于全国户籍的百分之30.

从房产到方便面,现在我们国家的产能是足够全国人民消费的,有保质期的产品,比如零食,所有企业一年不生产市场都不会缺货;还有那些没有保质期的,比如白酒,调查了不少终端,家里畅销的酒一年不进货都够卖的,至于一些不怎么畅销的,三年不进货都没问题。这些居高不下的产品库存,卖方再想装13,就困难了,还有半年前掀起的消费升级,从国家的研究机构到部分企业龙头,消费升级的口号喊了不到2个月就不喊了,现在卖方市场的时代结束了,很多人会讲,我们国家未来卖方市场会不会回来,高精尖和稀缺产品依旧保持卖方市场,但是,市场上百分之95以上的行业进入买方市场,卖方市场时代结束了。

未来市场,党和国家不会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参与者了,外贸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助力了,至于产品的价格,也不是卖方说了算了,这些在过去说一不二的人和产品的时代都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遗憾   美好   外贸   竞争   卖方市场   国家   时代   经济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