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风口已过,车市寒冬已来,后续车市怎么走

新能源汽车,在我们国内已经发展10年之多,说实话要是能发展起来的,也已经发展起来了,发展不起来的也就发展不起来了。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在我们国内过去,而车市的寒冬却已经到来,那明年车市又会何去何从呢?

讲真,今年是我从事汽车行业工作14年来,行情最差的一年,用车市寒冬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个车市行情的寒冬,是由三个原因形成的。

第一,汽车产能早就已经过剩,想要持续维持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必须要有新的产品出现。所以,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但汽车作为消费者的大宗商品,它并不具备短平快的特性。在产能过剩之后,过往的高度增速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第二,疫情当下,消费者收入下降,消费降级。这个原因直接导致,汽车价格再低,也不好卖,因为消费者真的是买不动了。

第三客户越来越理性,不再为舆论所倡导。很多人买车不再去看销售怎么说,买车基本都会在各平台看看别人怎么说?然后对比下,试驾下,最后形成自己的购车方案。无论销售怎么说,他们就是从自我出发。这点充分说明了,大家对汽车消费越来越理性,已经逐渐进入到按需购车的阶段。

新能源汽车本来就是在我国汽车行业出于高度发达的状态下产生的。一开始,国家也是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希望以此来挣脱国外在技术上,石油上对我们的封锁。

但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如今,没几家车企是认真做车的。在无奈之下,国家才引进特斯拉建立整个生产线。之后,在特斯拉的挤兑下,才有了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快速发展。

虽然特斯拉是个美国的品牌,但不得不承认,他对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促进作用,因为它很好地起到了鲶鱼效应。随后,比亚迪的崛起,正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王者。除此之外,吉利、上汽、长城、奇瑞等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建树外,其他品牌基本都只是二线,甚至三线。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以比亚迪一枝独秀奠定市场,其他品牌陪跑结束了上半场。这个时候,很多资本已经基本看到了结局,那就是大部分车企连最基础的工厂供应链都没建立起来,就别谈大力发展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想着做好汽车,他们入场就是为了割韭菜,利用资本金融的方式赚一波钱就跑。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发展新能源的要求,更是无法长久的。

这个行业已经10年,资本们该讲的故事已经讲完,该吹的牛也已经被戳破,这样的局面,资本已经玩不下去,是时候退场了。

那资本退场后,这个车市又会怎样呢?

资本退场后,将会留下一地鸡毛。随后就是大车企收购经营不善的品牌和工厂,最后整合资源,发挥余热。而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也将会逐渐理性,其代步工具的属性会再次被重点证实。

未来3个月将会是各大车企露出原形的关键点,随后就是兼并、收购、整合。消费者买车也逐渐买销量好的车,不再信任一些杂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新能源   寒冬   车市   特斯拉   风口   汽车行业   资本   消费者   品牌   国内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