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冬:消费品行业,数字化如何转型?

近三年来,在疫情及消费者升降级的争论中,消费品行业的增长率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但行业的低增长被严重“平均后”:一方面元气森林、九阳豆业、大窑等企业高歌猛进,另一方面消费互联网深入叠加产业互联网,变革持续加剧,4G、5G流媒体普惠、元宇宙、社群纷纷登场,工业互联网也从试点到规模化推广。

当下,消费品企业该如何转型?我们通过对2000余家消费品企业多年持续的服务经验,提出五力成长飞轮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一、理解“数治”与“韧性”是前提

我们谈“转型”,很多场景下是用“数字”两个字,也会为了体现数字化的智能而使用“数智”,但为什么建议换成治理的“治”呢?因为,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自己,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物联及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完成“业务数字化”及“数字业务化”,但核心主线依旧是对齐市场,创造价值,解决问题,获取动能。

举个例子,一家食品企业,高峰时曾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为了应对近期业绩下滑的挑战,开始关注C端营销,尝试“一物一码”以及对应的“营销裂变”;另一家酒类企业,希望学习行业内先进做法,如下沉市场的终端小门店,可自主注册下单,逆向拉通现有经销商渠道分货。我们与这两家企业复盘了其价值替代,它们否定了自己的做法,在客群、物流利益差等因素下,这些转型模式都不适合。

现阶段谈“治理”,“治”和“理”都是针对企业自己。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催生了流媒体、直播社交等新模式。但这些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改变?这应该是企业需要反复自问的,如果只改变“短期客源”,没有改变目标客群的价值传递,那很有可能“来去都匆匆”,给供应链和财务带来一堆“后事”。

此外,与“治理”同样重要的,是“韧性”,但很多人并不理解“韧性”。举一个例子,以下三种物品哪个具有韧性?第一种,纸团。我们把它丢在地上,它没有变化,也没有任何反响。第二种,鸡蛋,它的外壳很坚硬,掉在地上会破碎。第三种,弹球,如果把它扔出去,碰到地面后会产生回弹反应。韧性是觉察后的作为,如果仅仅通过引入外部的数字化来提升内部管理和相关能力,无法实现韧性成长,除非其顺应外势并构建解决企业真问题的能力。

二、行业低增长并不是稳定结构

据悉,消费品行业在疫情之后综合增长率不到3%,很低,有些人问这是否代表稳态?不是,因为这个行业有巨大的消费互联网市场,新的流媒体及社群、新技术等在加速落地;同时,博弈论也告诉我们,博弈的结构取决于内部各主体的意愿,于是一群新消费行业先行者,凭借各类优势,实现了30%,甚至是100%的增长,行业的洗牌由此而生,比如九阳豆业、大窑、元气森林等。虽然这个行业是一个低速增长的市场,但更是一个被严重平均的市场,有些企业的高速增长是值得研究的,消费者的个性化或许带来目标市场的细化,但在技术直达下,品牌以及链接的普惠,也许会带来新的规模化。

三、转型的起点只能是差距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个人认为动机源于两个字“差距”。比如两家企业的业绩分别是20亿元和100亿元,在业绩差距的情况下,弥补差距的行为是动力之源。本文希望通过一张产业大图来描述,消费品行业历经三十年变迁,今天产业的巨变到底放大了哪些差距?这些差距最终的转化就是销售和市场的业绩差。

图1 消费品行业产业变化图

图1从左向右,左侧是线下,右侧是线上。今天很多消费品企业,已经在利用“基建”成果。在基建驱动的这一侧,经历的两个阶段都立足于产品与渠道,“产品先行”就是第一个典型阶段。曾经,食品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渠道,数字化对应的是“返利、促销与折扣”。比如返利,有很多场景,达到一定的销售额返利,特殊品种返利、季度返、年度返、忠诚返等。但促销返利的形式,还有更内核的实质。经销商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管理经销商的形式是促销和返利,本质是占领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和它们形成利益共同体。当占领的流动资金份额越高,与经销商的共识就越多。但无论怎么占用都是“费用”,需纳入集中管理。这就是“形”和“神”之间、管理意图之间的差距,虽然是同一个数字化服务,但带来的结果将截然不同。

第二个阶段,消费品生命周期在缩短,这意味着任何长周期的决策,都面临着短消费周期的挑战,进而带来企业经营风险加剧。比如华为手机,手机换机周期最快时只有半年,也就是一款手机半年后就将遇到来自新机型的挑战,半年后,如果渠道还有这款手机的存货将面临加速贬值,直接影响经营利润。一部手机有多少利润?具体的数据各家企业不一样,但是可以拆解结构来看,比如芯片、屏幕、内存,它们都没有议价权。整体上抛开设计、渠道及生产,剩下的就是供应链的批量游戏。但如果批量预测错了,很多都会变成呆滞、成品占用及过期、原料资金占用等。于是厂商希望能看到渠道体系的库存,了解二级经销商的进货数量,甚至希望直接给它们促销,提升费用直达效率。其实,在泛消费品行业,这类跨越层级直达的实践不仅于此,比如一些酒类品牌商,通过APP来实现终端自由注册和加盟,加盟商直接订货后二级经销商发货。新技术下,消费巨变的市场不断上演这样的尝试,但几乎没有成功案例。因为,这种渠道体系是一个利益衰减的体系,一级经销商可能有100万个利益存在,到了第二级就变成20万,利益少控制力就小,越往下越难。同时,整体的“穿刺”“直达”所解决的问题,给整个产业带来多大的价值空间?这些价值空间多少分配给了参与主体?这是这个利益结构需要思考的本质,利益依旧是渠道经营的核心。

第三阶段是红利,突出新技术的广泛引入。比如平台化的流量,谁先用是存在预判的,先进入者享有趋势红利。如开通小红书,在淘宝上开官方店铺,进行流媒体直播,都是一个逻辑,只不过针对的是不同的消费者以及“数字原住民”而已。在广东,有很多美妆产业是通过小红书崛起的,小红书帮助企业极快触达目标客户。但成功不仅如此。有一个行业预判,美妆和护肤品之间有着巨大市场空间,在发达国家护肤品和美妆市场占比是1:9,而在中国是1:1。这是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80后和90后逐渐走入社会,他们希望能够以更美的姿态来展现自己,所以美妆很快崛起。他们更看重成份,不信赖广告,相信身边人推荐,这就是小红书的熟人推荐逻辑。此外,广州有着全中国最完善的化妆品产业链外包体系,这也是渠道变革对应的产业基础。

今天,很多直播类产业链更健全了,主播不用自己有货,只负责售卖,通过背后的生态进行保障,这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叠加带来的影响。在中国,有很多领先的消费互联网企业,比如京东、阿里、抖音等,但这些消费品企业都是普惠的吗?技术是,但企业或许不是,这与线下“利”的本质一致。结合上述的美妆案例,长期的链接是利益共生,是产业链上最佳的利益相关者机构。所以,我们认为“链接正在混乱地冲击着一切,但也是因利而链”。产销也是一样,从交付角度来看质量交期成本等企业设计的价值。一家传统卫生用品企业,有着十个亿的营销规模,旗下拥有三十多个品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因为在电商渠道、社交团购渠道,以及面向母婴层面等,都需要不同的品牌。在多品牌下,产销如何协同、如何获取商业利益就成了关键。因为,消费者不是看想法,而是需要交付。

我们可以盘点差距:能不能有更多的网点?能不能触达二级经销商?能不能线上影响力更大?能不能预测客户,高效率、高质量地把货卖出去?能不能高效地交付生产?价值链上的巨变都有新技术的影子,今天的领先企业,正在利用各种链接,改变着一切。

通过这张图,我们应该重视,如果链接成为普惠,那什么才是重要的?答案是消费者,只有客户是最重要的,消费者才是唯一的大主权。消费者也在变化,他们普遍“悦己”,更愿意分享,更加专业,更爱新技术,这些才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而链接的那些只是触达的过程,讲究效率,利益驱动意愿,先有客户后有产品及触达结构,这个逻辑不能改。

四、“以客户为中心的利益结构”本质未变

图2 产业的变与不变

新技术对于产业的差距产生了放大和加速的作用,但我们要看到变化背后的“恒定”,并在数字化中抓住这个“恒定”。例如渠道层级的企图,从开始做一级经销商到二级经销商,一直深入到客户,但也一直都没有变化。因为早期短缺时代,生产什么客户就要什么,在时代的背景下,服务一级经销商就够了,然后一级一级往下传导,当然其中跑得快的有额外价值,会成为时代的领导者,例如“娃哈哈”。后来,生活物质丰富,需求开始个性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逐渐有能力和意愿,去搜寻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开始缩短,客户主权越来越重,所以渠道层级要求越来越深入。但无论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是不变的,社会化物流、平台化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交易成本变低,企业边界就被打破了。

由此推演,“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来没有变,从短缺到满足,妥协于制约因素,在不同阶段逐渐释放;相对于以前,今天的新基建,客户就是一群IP,客户分类基于行为画像,触达到线上线下。今天的一笔交易,可能是全网交易,全旅程有可能是这样的:消费者被推荐商品后,首先通过天猫搜索了解,后来看抖音直播时因为大数据,需求被唤起,随后他可能到线下门店体验,最终购买时在线上领取优惠券,以此完成交易。

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素也在变与不变中,原有的消费品企业核心成功要素是规模经济,大量投入在费用层面,但今天很多是网络经济,看看那些崛起的那些品牌,它们有几家实体工厂?他们知道如何高效地触达消费者,如何更好地赋能代工企业高效运转。对应地,利益类要素也在进化,原先是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差,但如今要管理整个渠道体系的利益分配。企业能准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哪个产品销量高,不是靠猜,而是需要一种快速试错的应变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能改变,但是手段可以,这是技术对应生产力的释放,但是无论如何进行层级穿透,利益是不变的。所以营销的本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新结构,核心是利益更多,价值创造更大。

五、五力成长飞轮,加速消费品转型

转型必须围绕价值全旅程,引入数字技术,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在流程建设中,形成相关的能力。整体的价值首先从识别客户开始,而承载价值的一定是产品及服务。企业的转型,首先需要更好的产品力;同时,产品与服务是通过线上线下多层级通路,按照客户习惯、渠道优势和“产业利益区”进行选择和编织,这个环节的转型,就是更强的获客力;外部需求到产品生产,需要制造、外包、采购等各个环节的协作,需要更优的交付力;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需要动态地改进上述环节,利用数据优化流程,以获得更久的口碑力;最后,更高的盈利,既是结果也是检验。上述价值识别、传递、创造,到评估及计量,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能力,首尾相连,互相促进,形成企业成长的飞轮效应,获得可持续的增长,这就是金蝶结合大量企业实践,提炼的“五力成长飞轮”模型。

图3 更好的产品力

第一是更好的产品力。拥有一个在客户心中有强定位的产品,是很多企业的梦想。但强产品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市场、竞争、技术、客户等因素持续的影响下,有针对性的积累。例如2012年主流互联网企业发现,来自图片、视频类的访问量远超过文字,移动端的访问量也首次超过线下。于是天猫、微信以及华为手机等应运而生。以华为手机为例,5G是未来的趋势,同时拍照和视频是最强的应用场景,相对于那些看不到的“好与不好”,客户的感知价值及付费意愿更高。后来华为与莱卡结下了一段缘份,当然华为在芯片等领域的积累也是基于那时的预判。所以在华为IPD中,有一个蜘蛛形的网状图,其中有一系列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都是关键的要素,这些指标跟对手相比,形成了一个包围圈,进而实现这些指标,从对手的圈中突破,这叫破圈,路标也因此产生,这个是指导研发的大顶层。

对于提升产品的内外部指标、个性化、硬软融合带来的各个项目。在这个层级,企业需要做很多平衡:个性与共性,当下与未来、技术与商业成功等等,因而在集成研发体系有五个核心原则。第一个是开发任何一个产品应该都视其为一次投资,如开发一个新品的成本、产生的效益、产生的费用,财务需要有对应的能力。第二个是双轮驱动,第三个是结构化流程。第四个是并行工程,第五个是团队协同。对应地,每个原则都有PLM的产品服务能够得以满足。例如从BOM的设计到制造,如何能快速地调整及变更,在BOM的选择中,如何确保可交付,都需要后续ERP数据的支持。

图4 更强的获客力

第二是更强的获客力。所有的“五力”都是围绕客户,更强的获客力离不开客户。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创新时都要以客户意愿及渠道意愿为出发点。以

金蝶有一家客户,白象方便面。企业通过车销业务,让每个线路的送货司机按规定的行驶路线拜访经销商,并需现场拍照经销商门店陈列,让品牌方更好地掌控经销商现场商品陈列,实现品牌市场露出的标准化管理,这也是业绩支撑与掌控行销的前提。每一个获客力的提升都有商业逻辑,对于B2B,不是把订单放上去,而是提升周转和准确性。对于厂商来说,需要更深层级的网、更广的陈列、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利益,但获客的目标不能丢。

对于各类技术落地,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利益的“驭”。如果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设计,客户能获得额外的价值,经销商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商业是很难驱动的。第二是服务的“通”,全局的进出盘调,如何结算,优先级如何,把两者在一套系统里打通,营销的创新才会有落地的土壤。

还有大数据、APP的应用,比如业务注册、回收验证、红包奖励,这都是可以组装的服务,而“网的边界根植于客户,受制于竞争的比较优势”是前提。其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具备可持续性吗?这些问题是在创新时,应该反复追问的。

图5 更优的交付力

第三是更优的交付力,即端到端的交付过程。在华为,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LTC;它有一段集成供应链体系,核心就是“降复、治乱、降重”。供应链就是在营销端降低复杂度,复杂对于任何情况都是风险。供应链前端复杂,这个复杂是为应对后端应对的“乱”,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都是相对简单的,这是由流程性的生产特性所决定的。而后面的降重就是采购环节,其节拍及协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消费品中的酒类企业,它们的约束往往来源于酒瓶,酒瓶越好看生产周期就越长。后来很多企业发现,其实建一个酒瓶厂就能很好地化解这个问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管理的灰度。很多问题不能简单认定,如需求管理没做好就归因于这个模块。在数字化转型中,很多模块都在影响需求管理,放大波动性。比如激励强化,如果一个经销商,在月初下了300箱货,到月中时未收到货,如果可以补充订货,他会下多少订单?一定会大于300。因为经销商要寻求安全,这是一种动机层面的强化,叫偏差强化。二是分布式算法。订单随时在变,生产看不到订单的变化,原料是否送到,能保证供应链的实时吗?不能。全链路上的人都希望有算力来优化自己的行为,所以在端到端的交付流程中,非灰度和分布式的能力,无法获得更优的交付力。

图6 更久的口碑力

第四是口碑力,口碑不仅是售后,是驱动企业流程的动态适配,客户在不断变化,营销端、生产端、采购端的流程都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系统要有端到端的能力,支持流程的动态调整。

而流程价值到底如何产生?自动化、透明化、模拟化、第一时间闭环化。什么叫模拟化?比如这条运输线路运送哪些订单运费最低?这辆车如何装载最满?这就叫模拟。最后是第一时间闭环化,让决策者有信息,这就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的核心。

图7 更高的收益力

第五是更高的收益力,即获得足够的利润。对于消费品而言,营销费用是关键。主要有两个视角可以提升利润。一是经营视角,夯实盈利责任。举例来说,食品企业普遍采取产销分离的形式,销售端货款和订单往往是两条线路,在这个结构中,很少考虑如果订单批量很小,会给后台生产及发货带来什么问题。比如一家企业一年产生了1600万元的物流费用,全部来自于紧急的小订单,消费品企业普遍是存在经济运输半径的。谁对小批量订单负责,通过预算管理可以解决吗?也许可以,但需要强调经营责任。这既是财务的需要,也是赋能相关负责人的需要,清晰的边界支撑将有助于责任的明晰和清晰的经营结果,阿米巴报表、华为的第二张报表、海尔的人单合一、更多企业的事业部、产品经理制都是这个逻辑。二是管理视角,管理的是端到端,从计划到执行到反馈,比如盈利的相关计划、过程的合规、全面的预算等,会有很多财务要转化为服务、业务场景。例如从越南出去的产品,每个订单必须满足一定比例是当地生产的,才可以进入欧美市场,成本系统能把这个订单成本核算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外部的创新服务也是关键,例如供应链金融。立足于以上视角,才能构建可持续的“自盈利能力”和“共生利益体”。

六、战略牵引的五力成长飞轮

图8 战略牵引

就五力成长飞轮而言,在各力的构建中,强调对环境机会的把握,强调数智技术的落地,但更侧重于运营层,以端到端的价值流程来构建闭环。我们建议以更为突出的战略来驱动飞轮的运转。同时,战略的审视,也有效地解决企业资源短缺问题,在各个力中快速识别重点。

企业要立足差距,通过战略复盘来识别机会威胁,进行业务设计和创新焦点设计,同时,也要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配,前者是新技术,后者是更具穿透性的链接。在识别后,就可以进行“五力”适配。在轮子的建设中,需要强调各力的“偏心”和一圈又一圈的不均衡。如果新消费时代,没有新产品,就进行交付力、收益力的管理,由于产品力的不足,收益力也会下降,轮子也会越转越小。因而飞轮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大价值强闭环,既依托于内部,也要强调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否则只是场景下的数字服务而已。数字技术的发展,“可组装”让企业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模块选择,来完成五力的持续组装和调整,这是一个系统的体系。

七、激荡环境下的韧性建设

图9 “五力成长飞轮”模型图

大变局时代下,企业需要韧性。韧性是一种对外部变化的响应及保持发展的能力,作为企业,核心不是自身的价值,是别人需要我们的价值,因而第一个韧性叫“战略韧性”。企业需要自问,能不能与客户共生?在生态中为什么是独立的?第二个是“关系韧性”。员工愿不愿意创新?供应链是否紧密、更具效率?经销商是否有更多的盈利能力?第三个是“运营韧性”,即灰度。智能算法会让企业更具应对外部的能力。第四个是“文化韧性”,与员工的关系,是否构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第五个是企业需要回归到“资本韧性”,盈利很关键。

链得更远,链得更深,价值创造越大、越敏捷,效率越高,甚至有额外的能力应对变化,这些都是韧性。但要有对市场的敬畏,一切商业价值源于客户的价值。我们在数字化的建设中,通过一个个严谨的项目,严格的评估基线,严格地评估潜在的价值与风险,最终才能迈向企业的“数治”与“韧性”。

李成冬简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数字化治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字化转型”特邀顾问、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中型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消费品   华为   韧性   渠道   利益   经销商   价值   客户   行业   产品   企业   李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