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集跌停!10位高管遭警示,3年200亿关联交易未披露

供销社概念龙头“ST大集”今日盘中再次跌停,收盘前12分钟跌停板被撬开,收盘时跌幅收窄至4.7%,股价跌至1.82元/股。从12月8日以来,股价从2.47元的高点下跌了26%。这波下跌的主因是公司股价因为“供销社”概念上涨了近2倍,而这个概念已经退潮,股价回落是自然,但是昨天还发生了一个利空消息,公司10位前高管被交易所给予了纪律处分并出具警示函。原因是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及关联担保事项。

这次ST大集的10位前高管遭交易所警示,再次揭开了海航集团控股供销大集时对公司的伤害,海航集团通过旗下控制的子公司和供销大集发生各种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最终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危机。

1、3年发生200亿关联交易

在供销大集破产重整之前,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海航集团,作为海航系上市成员的一员,自然是要参与航海集团布局天下的资本运作,或者更明白得说,作为上市公司是需要给海航系持续不断地输血的,如此才能保障海航体系的运作,直到有一天撑不下去轰然倒地。

2021年初,海航集团正式宣布破产重整,这标志着海航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资本体系已经无力维系下去了,整个海航体系都将进行破产重整,供销大集自然也在其中。

海航集团到底是如何让供销大集服从集团进行各种利益输送的?我们已经无法细致知道了,但是通过交易所的处罚决定书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非经营性的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仅在2019年,供销 大集与海航集团控制的企业发生了高达97亿元的非经营性关联交易,这些公司包括湖南湘乐商贸、海南启德盈慧、海南瀚凯卓腾,具体方式就是通过投资理财的行为实施的。这97亿资金占到当年供销大集净资产的32%。

进入2020年疫情之年后,这种非经营性关联交易继续大规模维持。在上半年,供销大集与海南启德盈慧通过投资理财的方式发生非经营性关联交易40亿元,与海航物流、海南易生大集通过定期存单质押导致的资金划扣方式发生非经营性关联交易9.27亿元。

在2020年下半年,供销大集与海航商控、海南易生大集、湖南湘乐商贸、上海尚融等通过定期存单及结构性存款质押导致的资金扣划的方式发生非经营性关联交易41.11 亿元;供销大集与海南易生大集通过哈尔滨中国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关联股权投资发生非经营性关联交易9.79亿元。2020年全年,供销大集和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发生的非经营性关联交易高达100亿,占到净资产的39%。

2021年,供销大集与海航商控、海南易生大集通过定期存单质押导致的资金划扣方式发生非经营性关联交易3.11亿。

从2019年到2021年,供销大集和海航集团体系的其他公司发生了高达200亿的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涉及资金高达200亿,所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投资理财、定期存单质押、结构性存款质押和股权投资,说直白点就是通过这4种方式将上市公司的资金拿出来给海航集团使用,最后海航集团还不上,供销大集也就跟着破产了,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

2、供销大集破产重整迎来重生

企业都喜欢上市,因为可以融资,可以放大企业价值,可以让股份变现,非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没法和上市公司相比的,前者并不具有变现能力和实时价格,但是后者是可以的,你随时可以减持套现。

但是减持股份还是只初级玩法,一个资本系,肯定会控股数家上市公司,利用这些上市公司可以为其他关联企业“输血”,最简单的就是将公司的资金直接转到上市公司外循环,比如“投资理财”的方式,将上市公司的钱“给”到海航系其他企业。还有就是给非体系内的关联企业进行担保,以上市公司的定期存单/结构性存款进行质押提供担保。如果这些公司还不上钱,那么上市公司的这些质押的存款就会被债权人划走。

最后还有一种方式是股权投资,上市公司直接以股权投资的名义将资金投入到某家海航系企业,那么这些企业也可以顺理成章使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说到底,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千方百计将上市的的资金“拿”出去,最终会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关联交易占到当年净资产的30%-40%,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等于上市公司都在为背后的海航集团打工,这是严重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

上市公司的钱也就一点点变少,2018年底,供销大集的货币资金高达146亿,但是到了2019年底,公司的货币资金锐减至58亿,1年时间货币资金减少了88亿,而2019年公司的实际亏损只有16亿,那么剩余的72亿货币资金是如何“消失”的?这恐怕和关联交易脱不了干系吧。

到了2020年底,供销大集的货币资金进一步减少到不足8亿,年时间货币资金减少50亿,这个时候的供销大集已经是一个空壳了,公司的净资产从2018年的321亿减少至2021年的127亿,减少了将近200亿,这个规模和关联交易的规模大体相当。

公司最终进行重整,如此债务如何重整?又如何重生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了,股市就是一个融资平台,股票是可以交易的,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不一定有价值,上市公司的股份一定是可以变现的。

债权人的债务如何偿还?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都是以公司的现金直接偿还,这部分的债权规模并不大,主要是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普通债权,尤其是普通债权,并没有什么担保物,最终是以公司的股票作为偿债资源和财产来源进行偿还的。当时的价格是每100元债权按照25股价格来抵偿,也就是每股4元的价格。

公司如果破产清算是没有多少钱的,所以最终统一重整,核心就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最后以这些转增的股份去抵偿债务,关于这个思路在《重整计划》中有明确说明。

具体方案是这样的,以公司59.8亿股股本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34.9股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转增股份为208.8亿股,由于控股股东海航商业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公司的境况负有主要责任,所以他们转增的股份回填给上市公司,海航商业控股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28.1亿股,占到股份总数的47%,转增后获得的股份是98.1亿股,这98.1亿股全部回填给上市公司。

最终的结果是,供销大集的股本增加至191.6亿股,其中59.8亿股是原有股东存量股票(其中22亿用于履行2018年和2019年的业绩补偿承诺);转增37.2亿股为中小股东持有;53.2亿股用于引进重整投资人28.7亿股用于向债权人抵偿债务;剩余12.7亿股用于相关方履行2020年业绩补偿义务。

这份重整计划最核心的是偿债资产来源,其实就是来源于股票,原有的大股东基本是净身出户,以自己的股权资产进行偿债;其次是转增的股份用于偿债,其实这部分就是给到二级市场了,最终是由二级市场的股民来承担的。

ST大集的重整计划要想进行下去 ,最重要的是不能退市,而在这波行情之前,股价持续17天低于1元/股,距离退市后就差3天了,没想到,最后靠着供销社概念股价大涨了一轮,公司暂时脱离了退市的风险,但是要明白这家公司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股份基本都是要用来偿债的,这意味着未来这些股票是要变现的,这种变现的决心和力度是要明显高于普通股票的股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跌停   海航   海南   债权   供销   上市公司   资金   方式   股份   集团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