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11号火箭喷吐火焰,7年15次发射都100%成功

文/肥佬茄子

最近,中国航天领域喜报频传。

据环球网12月16日报道,今天14时17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内,随着指令长的一声令下,一枚长征十一号火箭喷吐出大量火焰,带着实验-21号卫星飞向遥远的太空,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长征十一号火箭升空)

据悉,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的第15次发射任务,也标志着该型火箭在服役的7年时间里,已经创下了“十五连胜”、每次发射均100%成功的优异成绩。

同时,这也是该型火箭今年以来的第4次发射任务,是自2020年来单一年份发射次数最多的一次。同时,这也是该型火箭缺席了2021年发射计划后的一次“盛大回归”,向全球证明了自己的可靠性能与技术实力。

(长征十一号火箭)

据长征十一号总师董晓彬介绍,本次发射的长十一火箭又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升级。据悉,这是该型火箭首次依据任务特点导向,为火箭定制匹配合适的发动机。这一机制一方面优化了火箭升空轨迹,一方面增强了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让该火箭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发射任务。

此外,该火箭还创新性地使用了3D打印而成的卫星固定框架,在大大减少了自重、增强了载荷能力的前提下,还让其生产-交付周期缩短40%,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满足了未来进行更高密度发射的需求。

据悉,长十一火箭还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该型火箭不仅能够实现密集发射,还能实现“海上发射”。据悉,在今年4月和10月进行的两次发射中,该型火箭就是在海基平台上成功完成了发射任务,证明了自己在“海射”领域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相比传统的陆基发射,海基发射允许火箭进行近赤道位置的低倾角发射,能够更好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提高燃料效率、增强载荷能力;同时,其机动性优势也让火箭能够摆脱地理区域限制,更容易进入相应近地轨道。

但相应的,海基发射对火箭的抗风/抗腐蚀性能的要求更高,需要更稳定的移动发射平台与火箭发动机技术。因此,美俄等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探索海基发射火箭的可行性,但最终并未成功大规模应用。目前,全球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商业组织掌握了这一技术。

(长征十一号进行海上发射)

无论是此前神舟十五号成功对接中国“天宫”空间站,还是如今长征十一号带着一身新技术、新理念成功升空,都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对此,中方此前多次表态,表示欢迎各国来与中国合作进行太空探索,更好地利用相关技术和成果造福全球。然而,美国人对此仍然十分不爽。

被称为“太空政策院长”的美航天技术专家、华盛顿大学教授约翰·洛格斯登日前再次渲染“中美太空竞赛”,直言“俄罗斯已不是美国的对手,美国最新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将数千枚卫星送上太空的中国。”

(约翰·洛格斯登)

此外,美媒还多次污名化中国航天工程,不是指责中国火箭残骸威胁地面人员安全,就是宣称中国发射的卫星都是“间谍卫星”。就在不久前,美“太空”网站就将中国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的三枚卫星称之为“神秘间谍卫星”,试图将中国渲染为“太空军事威胁大国”,为自己推动中美太空竞赛而寻求合理借口。

但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不需要美国来肯定,阿联酋等国积极与中国合作,证明了中国航天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大影响力。如果美国继续作茧自缚、将航天事业当作中美的“博弈场”,那么最终落败的也只能是失道寡助的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火箭   约翰   中美   载荷   美国   中国   可靠性   太空   火焰   中国航天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