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县之龙脉就在龙骨寨,素有第二峨眉之称

重庆主城龙脉在南山,北碚龙脉在缙云山,沙区龙脉在歌乐山,石柱的龙脉则在20公里外的龙骨山。据传龙骨山上曾有峨眉山的高僧来万县寻找修行胜地,到龙骨山后便停留在此不走,后便有第二峨眉之称。龙骨山不仅是出家人的修行胜地,更是石柱县的龙气之地,自古兵家征阀石柱都能相安无事,皆因龙骨山的保护,因此历代石柱县衙都极为保护龙骨山。

龙骨山海拔1540米,山顶是一片狭长的地坝,通往山顶的只有一条小路,用军事专家的话说乃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山顶上有庙宇等诸多建筑物,因而也称之为龙骨寨。寨顶最高500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可游玩面积5000平方米,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龙骨寨海拔高,是一处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龙骨寨地势险要、雄伟壮丽、四周悬岩跌宕、险象环生、风景独特,风光迷人,龙骨寨上主要有龙狮抢宝、三本经书、金鸭子、金扁担、义和拳神兵坛、梭米洞、古栈道、藏经阁、石碑、石刻等诸多景点。许多的景点大多都跟佛有关,县志记载的德道高僧在龙骨寨修行很显然是真的。

南宋年间,马定虎授封石柱安抚使(土司),治所位于悦崍镇古城坝。明朝洪武年间,县衙被溪洞苗民攻陷,县衙烧毁,县令被杀。苗民撤退后新县令认为古城坝灵气不足,需要寻找保护石柱县的龙脉。县令命衙役寻找龙脉,便来到龙骨山,在山顶修建佛庙,祈福天尊,保佑石柱县百姓不再受到战乱之苦,治所由古城坝迁至狮子坝。

明朝嘉靖年间,高僧哪佗大师受峨眉长老之命,前往万县寻找修行胜地,来到龙骨寨,被龙骨寨的独特风景所吸引,便在龙骨寨修行。县令得知高僧的到来,便将龙骨寨的庙宇整修一番,让哪佗大师安心修行。哪佗大师在龙骨寨修行数十载,高龄之时返回峨眉山,并收集大量龙骨寨资料带回,至今仍存放在峨眉山金顶大庙之中。

哪佗大师在龙骨寨修行之后的数百年里石柱县相安无事,即便是后来的改朝换代、张献忠屠川、白莲教起事、军阀混战、日寇攻击重庆,在600多年里都未涉及到石柱县。龙骨寨成为石柱县龙脉的佳话便传至老百姓的心中,就此龙骨寨成为信男信女烧香拜佛的地方。上京赶考、升官发财、求子奉缘等需求的信男信女都登寨一拜。

最可信的是石柱县的一位懒汉,吃喝嫖赌一律不沾就是讨不到媳妇,龙骨寨一拜就此腾飞横达,不仅娶到漂亮的媳妇,而且在媳妇的帮衬下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财主。懒汉的发迹传到方圆百里内的百姓耳中,数不清的光棍都来烧香拜佛,只为求得发迹,不仅是石柱县的百姓,连湖广两地的老光棍都来烧香一拜。龙骨寨烧香发迹传为佳话,更是扬名天下。

民国17年(1928),军阀民团强攻石柱县,神兵千余人退出县城,来到龙骨寨据守,民团死伤200余人而退兵。神兵是什么武装,经过查找才知是清代道光年间杨姓因发迹而发展起来的私人武装,总兵力多达上万,盘踞在丰都、石柱、万县的上百个场坝间,其中驻守在石柱的势力最为强大。天高皇帝远,官府无法管理到这支私人武装,也只能是任其存在。

民国年间,军阀与地方势力争抢地盘,杨姓私人武装已经盘踞在这一带多年,拥有杀生权和赋税权,岂能拱手让人,若想争地盘只能开战。由于四川各路军阀混战、中原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杨姓私人武装这股力量竟然奇迹般的生存到解放初期,若是没有后来的剿匪作战,恐怕这支私人武装可能还要祸害地方很多年。

龙骨寨位于石柱县六塘乡的平桥村,沿着石黔公路至平桥村路口可到达,距离县城20公里,自驾游需15分钟。当然以现在寒冷的天气去游玩不太适合,只有到夏天才能享受到山顶凉风习习的意境。当然此时登山亦能锻炼身体,若能抵挡得住山顶上的寒风刺骨,感受一下山巅之冷又如何,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的阅读,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峨眉   龙骨   万县   峨眉山   县衙   县令   军阀   高僧   重庆   山顶   年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