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时代落幕,出借人为啥拿不回钱,威胁逼迫他人的凶手在哪呢?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被P2P平台坑惨的出借人有的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回款了,也有的带着“愤恨”远离而去,也有的被坑的不得不在工地“搬砖”,甚至还有的坚持声讨欠自己钱的P2P平台,但他们唯一的奢望就是P2P平台赶紧回款。

在最近这几年里,P2P平台把出借人回不了款的原因都归咎于借款人,还欺骗出借人说借款人不还款,平台没有钱给你们,而真正的情况是这样的吗?借款人真的没有还款吗?

其实,这个问题还要从法律规定的利率来讲,对于借款人来说,很多人都是重复在单一平台上借款,有的借款人在单一平台上借款都十几次,而每次都会被扣除砍头息,砍头息的综合足以还清这些P2P平台两次都用不完,还有的借款人还是分期贷款的,他们每个月的还款记录基本上都是本金最少的,月利率、月保险费、月担保费累计起来,还有的借款人每个月还款的时候除了要承担这些,还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月手续费,而这些费用累积起来的还款总额就是大家看到的借款人每个月还款的总额了,但是这个还款金额真的是他们该承受的吗?

这么来说吧,我们就拿近期我们研究的一个案件来给大家讲一下,小李从某网贷平台上分期24期贷款了3万元,按照正常24%年化综合利率小李应该还款38067.19元,就算小李在签订电子合同的时候约定的利率是24%的话,这部分钱按照法律规定来说是平台和小李商议来还的,但是小李找P2P平台商议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当小李生活上遇到实际困难导致逾期的时候,这家网贷平台还委外身份不明人员对小李和他的亲属好友实施非法侵害行为,说白了就是通过非法的手段恶意骚扰小李和他的家人,甚至于就连小李手机的通讯录、通话记录里面的人都没有逃过他们的非法侵害。

而这个时候的小李真的还欠这家网贷平台的钱吗?根据小李提供的还款记录来看,小李目前已经还款了46820.36元,这才刚刚还款了19期,如果小李按照这样的利率还款下去的话,小李的这笔贷款最后还款的金额高达50500.18元,综合年化利率超50%,远远超过了国家法律规定的36%利率红线。

可小李找这家网贷平台商量是否能协商的时候,却遭到了这家网贷平台的拒绝,甚至于还遭到了这家网贷平台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采用短信轰炸,这可让小李真是有理也没有地方说了。

但是,小李和他们的亲属好友硬抗了下来,虽然丢失了一些朋友,但是小李觉得,自己做的并没有错,因为这笔贷款他不能这样还下去,还因为这笔贷款就算按照综合年化利率红线36%偿还的话也才4.2万多元,他现在都还了4.6万多元了,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还款呢?

说实话,这些P2P平台真的把我们这些借款人当成傻子了,他们自持非法获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以及我亲属好友的个人信息,就能利用这些个人信息持续的“敲诈勒索”我!这也让我觉得,就算我按照他们规定的利率还完了,谁又能保证这些人不会继续“敲诈”我呢?

说完借款人,我们再说说出借人,在这些出借人前期没有投资之前,“铺天盖地”的金融广告不断的进行洗脑,而在这些所谓的金融广告中,他们承诺的收益远远比银行的利率高的多,因此有很多人因此才投资这些P2P平台的,这是第一个关系点。

第二个关键点是,这些P2P平台在全国各地广开公司,利用当地的业务员和虚假的承诺忽悠当地的民众进行投资,而在这个时候,在加上这些P2P平台的虚假宣传和各种没有价值的奖项,极其容易就得获取到民众的信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P2P平台高峰值时期,各种互联网金融大会源源不断的召开,而获得的奖项也是不重样的,但现在回头一看,这些奖项无非就是花钱买的,因为举办这些大会的背后的赞助商基本也都是这些网贷平台了。

第三个关键点是,在获得了这些奖项之后,他们就会搞所谓的“惠利”活动,而这些活动也是专门为出借人量身定做的,所以说,在这些搞P2P平台的高学历的人面前,出借人也只能上当受骗了。

除了这三个关系点,我们想说说这些P2P平台的钱都去哪里了,我们看到不少P2P平台为了赚钱搞上市,有的是在广交所上市的,也有的是港交所上市的,还有的是在国外上市的,但是他们上市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搞钱”,但是大家只知道他们是上市平台,但是上市后的平台每天也给烧钱差不多。

估计大家也都知道,股票这种东西就是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要么大赚一笔,要么就会赔的倾家荡产,而这些P2P平台用来控制股票的钱是从何而来呢?大家想过没有呢?

接着我们从已经被立案调查的网贷平台来看,他们高管拥有的各种豪车豪宅,他们家里那些资金和昂贵的名画等等,这些钱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个大家想过没有呢?

其实,除了这些,这些P2P平台本身没有资质,他们还要依托关系维持运营,而维持关系的最佳方式就是“购买”人品,这些人拿到钱之后也只能对于他们的运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他们就是这样维持运营的时间,但随着时间周期的越长,投资他们的出借人也就越多,他们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大家不知道想过这些吗?

如今,5000家P2P平台下架,要是仔细计算这5000家P2P平台出借人和借款人的综合的话,这样的一个数据恐怕要惊到所有的人,而让我们感觉不惑的是,这P2P平台监管也差不多六年了,而在这六年里为什么出借人拿不回自己的血汗钱,又为什么侵害受害者和他们侵害好友的“凶手”还在逍遥法外,至今还在持续性的伤害着他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借款人   红线   亲属   凶手   奖项   利率   贷款   好友   关系   金融   时代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