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明年2月,就能去绣里特色园“打卡”蜀绣艺术了

12月14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环城生态修复工程二期七批次项目迎来新的建设进展——绣里特色园即将完工验收。

为什么叫绣里特色园?这就不得不提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园区坐落在蜀绣之乡——成都郫都区安靖镇,“绣”字浓缩的是“蜀绣文化”的内涵,也是它的特色主题。在建筑面积60566平方米、园林景观面积64万平方米的园区中,包含了“三区六园”,涵盖建筑活动、蜀绣生活、绣里文创、画丝摄影等功能。

如何进行亮点创新?如何因地制宜高效改造园区?该项目负责人况坤对记者表示,建筑组团呈现出的灵动波浪感是这次建设的主要难点,为展现全新的园区面貌,项目设计团队加入了巧思,园区正式交付后,会有大量蜀绣工作室及著名蜀绣大师长期入驻,突出“蜀绣文化”的特色主题。

绣里特色园的中心建筑效果图

形态美

呈蜀绣灵动波浪感,设计获世界级大奖

据了解,绣里项目建筑设计荣获了2020年“WAF世界建筑节”的“年度大众评审奖”。况坤向记者介绍,“建筑组团呈现出的灵动波浪感是该项目最大的特色亮点,同时也是此次建设的主要难点。”

该建筑的设计理念取自蜀绣丝线、丝锦的流动形态,用整体的丝带状坡屋顶串联核心组团地块,形成围绕中心水面的连续飘带。在廊下空间采用竖向红色格栅,高低起伏的曲线形态呼应丝带灵动的特性。

具体来说,园区的建筑面积是60566平方米,园林景观面积为64万平方米,中央的建筑组团包含8个单体建筑,以连廊连接结合,整体形态呈波浪条带状。建筑组团的墨色仿古屋面屋脊长653米,由4200余块金属瓦块组成,瓦块长度从5米到16米有余不等,在建筑组团顶部紧密拼接成连绵的波浪形。另外,屋檐两侧,悬挂着2.3万根红色格栅,格栅长度从1.4米到3.65米不等,错落有致地组成波浪状帘幕。

效率高

运用数据化编码等高科技建筑技术

如何完成脊长653米的屋面工程,如何将2.3万根红色格栅有序拼装?况坤表示,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们通过采用高科技建设技术,提高了我们工程建设的效率。”

据了解,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3D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全面扫描,分析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毫米级偏差。根据扫描结果,项目团队计算出每一个点位对应的檐口标高、格栅长度,进行专门定制及数据化编码,确保每一个材料运送至项目现场后,就能被快速归位。

由于建筑组团屋面是典型的异型结构,项目团队还通过(BIM)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建设,并对涉及曲面拼接的材料进行二次修剪,保障每一个材料的完美融入。在技术的加持下,拼装过程中,最多一次调配二十多台升降车同步作业,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三区六园”

预计最快明年二月上旬开园

绣里特色园属于环城生态修复工程,为了让它焕然一新,项目团队在园区内的景观设计方面也有新的考量。况坤表示,“流经园区有一条活水,我们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现在绣里特色园的中心就是被建筑组团环绕着的景观湖。”

此外,园区的规划可以浓缩为“三区六园”,三区是“锦绣花语、活力绣创、氲绣生活”,六园是指“花语广场、锦绣花海、滨水绣台、画丝入坊、画芳甸悠悠、绣丽球场”,这些区域涵盖了建筑活动、蜀绣生活、绣里文创、画丝摄影等功能。

绣里特色园内的“三区六园”

记者发现,园区除了常见的休闲观光功能,还可以体验蜀绣文创,进行摄影创作等。

绣里特色园正式交付后,将有大量蜀绣工作室及著名蜀绣大师长期入驻,届时,广大市民朋友又多了一处可以亲身体验蜀绣文化的新坐标。况坤告诉记者,“开园时间最快预计在2023年2月上旬。”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胥婷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蜀绣   坤表   红星   特色   格栅   灵动   波浪   团队   明年   最快   项目   建筑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