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起步?智能手机“遮羞布”被撕碎,此“高端”非彼“高端”

进入2022年后,消费电子行业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抱怨,都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者变穷,所以才会导致智能手机等都“卖不动”了,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反过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笔者认为,智能手机“卖不动”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变“穷”,反而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价格太“贵”,手机厂商理解中的“高端”和消费者眼中的“高端”是不对等的。高端 昂贵,此“高端”非彼“高端”。

以苹果手机为例,iPhone手机的价格越来越贵,且上涨趋势还没有结束,据业内人士爆料,iPhone15系列的价格将会更贵,Pro系列的起步价格都将超过万元。

重点是,万元的价格,消费者能够得到的仅仅只是一部采用钛合金外壳的手机,外观设计上没有创新,配置上也跟不上三星、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从快充配置、USB-C接口以及后置影像的配置就能看出来。

实际上,正如罗永浩所言,iPhone14系列的发布,就已经宣告了苹果“高光时代”的结束。而高价低配的iPhone14手机,也彻底撕碎了苹果等智能手机的“遮羞布”。试问,如果手机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拥有极高的性价比,且使用体验出色,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又如何会降低呢?所以“卖不动”的问题关键不在消费者身上,而是在产品身上。

回想iPhone4时代,也就是苹果的巅峰时期,当时苹果发布的任何一款产品,都足以惊艳世人。能够激发消费者购物欲望,且引起消费者好奇的产品,是不存在“卖不动”的。如今iPhone14卖不动了,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配置低了,价格贵了,创新能力不足了,再加上消费者彻底清醒了,就没有人会愿意为单纯的品牌买单。

当然,除了苹果之外,国产手机同样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在华为被“卡脖”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冲击高端,但似乎国产手机厂商眼中的“高端”更加狭义,大部分的手机厂商都选择了硬件堆料这条路。

然而,和苹果不同,国产手机厂商没有自研芯片和自研操作系统作为基础,所以就导致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除了外观和品牌有略微不同,但在核心处理器以及屏幕等配置上,几乎都是大差不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看多了一样的产品,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也就没有了。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智能手机“卖不动”了,这是行业必定绕不开的瓶颈期。其实华为被“卡脖”已经给国内手机厂商敲响了警钟,必须要有自研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华为有自研鸿蒙系统,也有自研麒麟芯片,其他手机厂商也有自研的充电芯片等,如果能够抱团取暖,说不定能够更好的打开高端旗舰市场的局面。

或许,执行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但过度的内卷其实就是更大的内耗。国内手机厂商不该在价格上和苹果对抗,而是要从消费者体验、性价比等方面取胜,这也是咱的优势,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三星   智能手机   华为   遮羞布   手机厂商   芯片   消费者   苹果   价格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