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始“稳经济”硬核措施

大家好呀,我是考拉koala,某机构女研究员,主要做行业和产业价值研究分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选自己看得懂的生意和公司,不懂的不做,这样才能做好投资。


上周震荡调整了一整周,成交量趋于健康,下周有望震荡上行;经济会议把稳放当头可见决心;政府企业大部队出访访问日本欧洲,目的是把之前失去的订单再次拉回来,不管结果如何,但已经看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实际行动了。


做投资我们要回归理性,国内疫情政策大幅度放开,过去制约经济的很多因素也得到释放,对地产的政策目前看到只是一个稳的定位,一个是稳经济,二是稳信心,并不是大力发展的路线,所以不具备长期炒作逻辑;


既然地产下游开发商走不远,中上游能持续吗?中游跟下游可能差不多的行情;上游的材料行情会延续一段时间,不管是保交楼还是其它新房,材料都是需要,还有一个逻辑是我们的新基建、一带一路、特别是现在经济会议出来要抓经济,需要这些行业短期发力,不然我们的扩大内需就是空话,要实现内需扩大,需要好几个行业合力,可以说还没有找到哪一个行业能完全替代地产行业来拉动内需,汽车以后有希望能占据1/3到1/4的作用,但为时尚早;


新基建的发展不尽人意,甚至有停顿的迹象,后面可能会重新启动互联网科技,结合制造业,在配合能源结构优化,来支撑起我们的内循环的架构;架构支持好了,经济也就起来了,后面消费才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强调目前消费是短期炒作,在这个架构完善之前,房地产,老基建,还需要发挥着稳定局面的作用,并且新基建也会用到钢铁,铝材料,水泥,玻璃等材料,这里也能支撑地产的上游(材料)还会有一段延续行情的逻辑。


还有消费概念,为了激活企业需要短期刺激一下消费端,但刺激政策不可能持续;外围经济数据低迷,cpi高涨,出口随着疫情的放开,并不会有大幅度增长,所以只是短暂反弹;


出口和消费这两架马车不是一时半会能真正彻底解决,短期会因为疫情放开而反弹一波;但要真正反转,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根据当前的防疫政策,明年上半年会是感染高峰,依然会对经济的快速复苏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体经济形势肯定是向上运行的,短期消费和出口的炒作过热会有回调风险;


再谈谈医药吧,随着防疫策略的改变,医药逻辑也在变化,之前炒作的新冠治疗药已经从利润变成成本支出增加了,因为研究和生产新冠治疗药需要的费用不低,反之之前本就有感冒治疗药的无需新增投入生产的公司却是妥妥的受益方,因为市场已经把新冠当成感冒治疗。那既然这样,没有分歧预期高度一致的行情基本上就意味着没什么行情了;所以感冒药公司公司已经大涨兑现了,反弹就是卖出机会;


新冠治疗的抗原检测和口罩的周末很多消息,个人觉得这只是恐慌情绪造成的,抗原检测本质上是完全不需要,假如自己得了新冠,基本上全家都已经感染,如果都当着是感冒来治疗,检测不检测就没有意义了,也已经没有核酸阴性结果的出示需求了。


很多人认为怕传染给家人和同事,其实仔细推敲也完全不成立;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感染好几遍,我们要做的是加强锻炼来对抗这个疫情,而不是靠抗原检测;检测是现在恐慌情绪造成的需求爆发,上周还涨了一段;当然这个要看后面媒体怎么引导,如果媒体引导大家都要备货抗原,那可能还会有一段短的行情出现,如果不是刻意引导,抗原基本上是没什么行情了;


口罩就更是无稽之谈啦,放开和不放开口罩都是要带的,只是放开后以前不出门的人现在需求增加了一部分,所以短期量起来了一些,且口罩现在也不是暴利行业,过去3年我国疫情的爆发让这个行业的产能一直都保持着高位,所以没什么炒作空间拉,反而后疫情时代口罩的总需求是降低趋势了;


医药整体进入尾声了,剩下的只有小部分被低估的医药股还有机会,预计下周医药是边打边撤退的行情了,之前认为有跨年行情是推测疫情防御不会这么大幅度直接放开,而是阶段性放开,这次这么急的放开,行情也会随着政策波动而波动。


一直强调未来长期整体向上,短期板块冲高注意风险,资金年前大概率不会抱团走持续行情。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经济   抗原   基建   口罩   疫情   逻辑   措施   政策   行情   医药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