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啊渡渡:一场生动的自然艺术探索之旅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如果你还没有想好跨年活动的话,不妨看一看指向灯推荐的仓美术馆年度收官大展——“嘟嘟啊渡渡-国际自然艺术展”。

它汇聚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多元艺术等元素,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将来自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留尼汪岛、科摩罗等国的艺术原作进行展出。

仓美术馆携手AAmA国际艺术委员会将此次展览与60个国家、120位艺术家联动,以绘画、摄影、文献等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开拓艺术视野。

回溯到几百年前,跟随渡渡鸟去感受阳光、海浪,宛若置身于微风拂过的广袤森林,一起走进这场生动的自然艺术探索之旅吧!

参展的艺术家包括中国的洛齐( Luo Qi),覃万富( Tony Mark),毛里求斯的萨伊·侯赛因 (Said Aniff Hossanee),玛丽·安妮克·娜塔莉( Marie Annick Nathalie)。

留尼汪岛的查理·李斯邱灵( Charly Lesquelin),大卫·萨米纳丁( David Saminadin),安妮·伊莎贝拉( Anne Isabelle),杰恩·理查德 (Jean Richard Vildeman),斯特凡·肯克尔 (Stephane Kenkle),理查德· 亚尼 (Jean Richard Riani),苏维·奥迪勒 (Sauve Odile),克里斯多夫·登蒙特 (Cristof Denmont),米卡尔·博耶 (Mickaël Boyer),玛丽·凯瑟琳·杰姆斯 (Marie Catherine Jams),贝亚特丽斯·科德罗斯( Béatrice Codrus),杰丽·劳雷特( Joelle Lauret),杨尼克·斯特吉斯莫( Yannick Stgismeau),姆瓦特姆 (Maytam),艾米莉·科洛( Emilie Colo),卡口·瑞( Kako Run)。

塞舌尔的乔治·卡米尔( George Camille),查尔斯·渡渡( Charles Dodo),科摩罗的巴尔·约瑟夫 (Bara Youssouf)。

马达加斯加的休斯·罗伯特 (Hugues Roberto Rakotomalala),皮埃洛特·曼( Pierrot Men),拉贝里韦洛·迪纳( Rabearivelo Dina),弗朗索瓦·莫雷尔 (Francois Maurel-Ravololoarisoa)。

01消失的渡渡鸟

渡渡鸟性格温顺,叫声似"渡渡",栖息于林中,以树木果实为食,营巢于林间草地上,每窝仅产1枚卵。

渡渡鸟全身羽毛蓝灰色,翅膀短小,体态臃肿,双腿粗壮。

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这里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渐渐的原本能够飞行的渡渡鸟胸部结构也随之改变以至于不足以支撑它的飞行,最终只能在陆地上行走。

在15世纪以前,岛上的渡渡鸟数量还是很多的。

但自从欧洲人相继在这里定居之后,开始大量捕食渡渡鸟,而他们带来的猪、狗、猴、鼠等动物也把渡渡鸟的卵和雏鸟作为食物。

开始时,欧洲人每天能够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急剧下降,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

而人类对森林的砍伐也让它们失去了基本的生存环境,17世纪,荷兰定居者开始开拓殖民地,而渡渡鸟正是在这一时期走向灭绝的。

渡渡鸟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有渡渡鸟的地方,树木就枝繁叶茂,幼苗茁壮。

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绝孕症。

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木也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经科学研究发现,原来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后,果实被消化掉,种子外边的硬壳也消化掉,这样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

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鸟以果为食,树以鸟来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1600年到1966年,地球上已经消失了164种鸟。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环节的缺失会导致连锁性的灾难发生。

渡渡鸟的灭绝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直至1865年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提到这种善良、可爱、柔软而又命运悲惨的动物,随着书的畅销,渡渡鸟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02以艺术探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渡渡鸟的消失时刻提醒着人们反思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思考如何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践行环保生活。

“嘟嘟啊渡渡-国际自然艺术展”是自然艺术的缩影,也是支持联合国ARMAZON 2020-2023艺术宣言的实践。

艺术家们团结起来以艺术的方式参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不要让“渡渡鸟”的悲剧重演。

通过形式丰富的艺术佳作展示渡渡鸟家乡毛里求斯的自然与艺术生态,发掘与留尼汪岛关联紧密、融合多元文化的独特艺术风格,聚焦来自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和塞舌尔的非洲艺术景象。

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表达着他们对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文化的交融与转述。

在展览大厅中将看到6件以渡渡鸟为主题的作品,展现着渡渡鸟的家乡——毛里求斯的自然生态与艺术生态。

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件作品都与毛里求斯的生态与人文紧密关联。

观赏者能够通过绘画、装置等不同的艺术形式深入的了解渡渡鸟家乡的独特风貌。

15位法属留尼汪岛艺术家共同呈现多元的自然艺术,每个艺术作品都在呈现对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文化的表达。

有充满海岛风情的故事,有融合了中国艺术的石雕作品,有鲜明色彩与抽象线条结合的当代作品,有生动的图文转换等等。

展厅中将通过影像的形式播出完整的2022第19届AAmA国际展览的文献视频,生动呈现60个国家120位杰出艺术家作品,以及8个不同国家的美术馆特色。

同时,还将回顾AAmA在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马其顿、罗马尼亚国家美术馆的展览瞬间。

还设有中国青年影像艺术家的佳作展映,以及来自非洲纪实景象,绘画与摄影共同塑造的艺术。

最后一个展厅会集中展示来自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和塞舌尔的艺术作品。

一进入展厅,观展者会看到一件被嵌入墙体的“门”,这扇门也将打开一个更广阔的艺术世界——来自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的大师级纪实摄影作品,体会光影变化之美。

如果你喜爱自然艺术与生态人文,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来自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塞舌尔、科摩罗的艺术原作肯定能够满足你。

这场融合了自然生态、动物保护、地理历史、多元艺术等多种元素的展览也是亲子出游寓教于乐的好方式,观赏“渡渡鸟”,走进那片美丽的栖息地。

“嘟嘟啊渡渡-国际自然艺术展”重现消失的渡渡鸟,通过自然艺术探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相处之道,观展过后,相信在你的心中也会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吧!

指向灯温馨提示:展览由2022年12月30日开始,持续至2023年3月12日。展览时间为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END

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塞舌尔   毛里求斯   马达加斯加   留尼汪岛   科摩罗   自然   艺术   美术馆   艺术家   生动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