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短道速滑世界格局的矿工:功勋教练孟庆余


我的启蒙教练是一个矿工。

2002年,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 2002年,杨扬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一举多夺得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个人全能四枚金牌,并实现了个人全能项目上的六连冠。 整个运动生涯里,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面对记者,她说,我来自煤矿小城七台河,我的启蒙教练是一个矿工,他的名字叫孟庆余。

很多人不知道孟庆余,我先来介绍一下他的弟子们: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杨杨,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杨杨简介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王濛。

王濛简介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范可新。

范可新简介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孙琳琳。

孙琳琳简介

正是有了孟庆余以及一代又一代优秀教练员的拼搏下,七台河先后培养和输送了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世界冠军,累计向省和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326人次,获冬奥金牌7枚、世界金牌176枚、国家级金牌535枚,打破世界纪录16次。

孟庆余在执教

七台河,原是一个小山村,却埋藏着一个国家宝藏——主焦煤煤田,1958年矿工纷纷来此支援开发建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品质,成为七台河人的传承基因。1969年18岁的知青孟庆余“上山下乡”在七台河新建煤矿当上了一名采煤工人,在不到半米高的煤层里“跪着采煤,站着做人!”成为烙印在矿工们骨子里的精神血脉。孟庆余的踏实、肯干,乐于奉献,正源于此。

冬季劳动之余,他常到矿上中小学冰场滑冰,他边滑边琢磨,越滑越出色,1972年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比赛三项冠军。

1974年,孟庆余在七台河自发组建滑冰队并当起教练。他自制训练器材、创制训练方法,因为没有合适的冰场,孟庆余就自己设计“浇冰车”,把一只大铁桶放在爬犁上当作水箱,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像老黄牛一样拉着一吨多重的爬犁,一圈圈密密实实地浇。一场冰浇下来,皮手套透湿,手冻得又红又肿。一个个小队员从最初在冰上站不稳,到可以如箭一般冲出起跑线,再到可以在冰面上滑出完美弧线,孟庆余忘我地付出着,开创了七台河冰上运动新篇。

一穷二白的创业条件,让孟庆余化身泥瓦匠,自己修房子、盘火炕、搭炉子、办食堂、浇冰场。训练经费紧张,孟庆余就近租用民房,16平的地下室里挤了30多个孩子,有的小队员因屋内潮湿身上长满疥疮,他就四处求医买药。

曾有人高薪招聘孟庆余执教,孟庆余却说“离开矿工的后代,再优厚的条件我也培养不出世界冠军。”孟庆余用一生的坚守,只为将这些矿工儿女的潜力激发出来,把矿工精神在“冰道”上传承下去。

杨扬的父亲和孟庆余同为新建煤矿采煤工人,受工友之托,孟庆余成为杨扬的第一任启蒙教练,杨扬为中国实现了冬奥冠军零的突破。

冬奥会冠军王濛的父亲,也是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的矿工,2008年,她在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夺冠时慨言“我是中国黑龙江七台河的矿工女儿。王濛,以“七煤公司名誉职工”传承着矿工精神,成为特别能战斗的“猛虎教练”。

1991年,师从孟庆余、入选国家队的张杰和队友,在世界大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夺冠,成为七台河走出的首批世界冠军。

此后,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4位冬奥冠军,无一不是孟庆余的弟子。2002年2月16日,七台河运动员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以44秒187的成绩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冠军,实现了中国运动员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正是有了孟庆余等优秀的教练员,七台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小城享誉世界,近年来,七台河市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市体育训练基地”等。

  据统计,七台河市现有在训运动员500余名、教练员20余名,在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单板滑雪等六个大项目中,已向国家和黑龙江省输送300余名优秀运动员,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日前,中国奥委会授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的七台河成为“奥运冠军之城”。

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内的金牌榜(6月22日摄)

七台河市桃山区一处短道速滑主题景观

七台河冠军馆内的王濛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的四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内的“冠军路”展区,展示着数百双历年来运动员们用旧、用破的冰刀鞋和轮滑鞋。

2006年孟庆余在去往哈尔滨上课的途中遭遇车祸殉职,在整理他的遗物和体工队账目时发现,孟庆余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还经常用个人的工资和奖金贴补,孟庆余一直就穿一身运动服,皮鞋是几元钱从旧货摊上买的,袜子是带着补丁的,没有留下一分钱存款,留下的只有一本本厚厚的训练笔记和一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电影《破冰》在新建煤矿拍摄时,导演徐耿深说:“矿工孟庆余的故事十分感人,知青和矿工的实践结合、矿山基因和科学训练,成为这些矿工子女摘金夺银的内核动力。”

王濛和教练孟庆余(右)、马庆忠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矿工   都灵   教练   冰场   馆内   教练员   冬奥会   功勋   运动员   金牌   格局   冠军   世界   孟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