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阳”发力正当时

2022年伊始,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规划中提出“发展壮大襄(阳)南(阳)城市组团,推动南阳和襄阳加快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城市圈”。至此,“南襄一体化”发展提档升级。

河南省域副中心定位为南阳市发展注入“加速度”

南阳与襄阳分别位于南阳盆地的两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生活习俗,两地向来经济交往密切,文化相融。近年来襄阳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影响力明显的区域中心发展新格局,渐渐的拉开了与南阳市拉开差距,这让以农业与人口优势明显的邻居南阳市显得黯淡无光。

南阳盆地

据资料显示,2021年南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42.22亿元,同比增长9.0%,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四千亿元,稳居全省第三位。在2021年河南省代会上,河南省政府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短短的一句话,为南阳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省政府出台各类支持政策制度,南阳市政府围绕全面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确立了10个领域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市党政群上下同心戮力,鼓足干劲,南阳市经济发展步伐迎来新格局。

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市

南阳城市风貌

襄阳市多政策“加身”,实现对南阳市经济“弯道超车”

在2003年湖北省政府就提出了加快以襄阳和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至此,襄阳市经济大踏步迈向前方。据资料显示,在2003年襄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03.3亿元,同期南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21亿元,可以说在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下,南阳市经济水平领先襄阳市不止一个档次。

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

然而,仅仅9年时间,襄阳市经济发展在“多政策”加身的条件下,,在2012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501亿元,而同期南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367亿元,就实现了对南阳市经济的历史性超越,这与襄阳市历届政府坚持经济发展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汽车产业链方面,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涌现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新格局。

襄阳市与南阳市2003年-2012年GDP对比图

至此,2021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连续5年位居湖北省经济发展第2位,连续4年位列全国城市50强,特别是2021年底,国务院发改委公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这场速度与力量的角逐中,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加持下,襄阳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中占得先机。

襄阳城市风貌

“襄南城市组团”发力正当时

2022年7月,南阳市党政考察团在襄阳召开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签订两市加强交通基础建设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商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发展大计,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携手共进。会议中强调积极推进襄阳至(南阳)新野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唐白河航运开发、打通汉江航运通道,共建南襄盆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强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深度融合,打造襄阳-南阳沿江经济走廊。加强文旅资源开发,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上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建设规模化的襄南城际旅游圈。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域综合治理机制,积极推进唐白河航道整治、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促进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

南阳市党政领导团赴襄阳市考察

襄阳与南阳同属南阳盆地,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山水相连、风俗相近、人文相亲,两座城市历来民间交往密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地携手并尽,相互优势互补,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在各种政策的助力下,两地发展必将迎来“加速度”.

南襄城市规划发展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襄阳   南阳   南阳市   汉江   南阳盆地   河南省   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