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众生皆苦,痛苦是如此普遍,那么它究竟来自何处?

人活着,就是什么都想要。

每个人都是是一个各种需求交替缠绕的需求体

比如说:

首先,需要确保自己能生存下去,所以需要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物质保障。

其二,需要安全地活下去,所以危险的事不能干,危险的地方不能去,危险的人要远离……

其三,需要更好活下去,要过得比以前好。所以要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这是纵向比较。

其四、需要更好地活下去,要过得比别人好,超越别人。所以要努力工作,别人有的,我们一定要有;别人能的,我们一定要能。

其五,需要活得令人尊重,有光彩。所以努力提升自己,还要经常帮助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其六,需要升级。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所以需要换个活法,于是寻找新的方向,升级人生。进入下一个轮回:在新的人生阶段的生存、安全、更好、超越、尊重、升级。

说自己无欲无求的人,不是蠢就是假。出家人尚且一心想着能够成佛。既然你无欲无求,那你活着干嘛?

所以,无欲无求的人是不存在的。


有需求,就会有利益,就会有斗争,就会有得失。

年轻人追女朋友,这是他的基本需求。有利于他去追求女朋友的的人和物,就是他的利益,他要学会善用这些有利因素;不利于他去追女朋友的人和物,比如说有些人会从中作梗甚至挖墙脚,就是不利因素甚至是敌人,需要展开斗争。后来结婚了,就是得到了他的女朋友,需求被满足了;嫁给别人了,就是失去了,需求没有被满足。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会遇到有利因素,还会遇到不利因素甚至是阻碍,还可能会经过复杂的争斗。最终的结果是:得到了,需求被满足;或者失去了,需求没有被满足。

有得失,就会有悲喜,这是自然而然的情绪表现。

得到了,一个需求被满足了,就会高兴一阵子。但是不会太久,因为他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需求的追逐中去。

失去了,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失落一阵子。但是也不会太久,因为他很快就会找到新的目标,并展开新一轮的追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需求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得失,有得失就有悲喜。虽然说有悲有喜,却注定是苦多乐少,为什么?看看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句诗,你就明白了:诗剑双绝的辛弃疾,他的需求被满足的才百分之一二十,没有被满足的都有百分之八九十,更何况我们普通人?

所以,需求不被满足,就是痛苦的根源。

所以,需求越多,不能被满足的需求就越多,痛苦就会越多。

另外,如果有内在相互冲突的需求,那痛苦就更甚了!

比如说:

美女爱美需要保持身材,所以需要控制饮食;美女又爱美食,遇到美食就很难控制饮食了,这就是一对矛盾的需求方向。有多少美女,就是在这种冲突造成的纠结中,蹉跎了红颜!

又有多少人分不清这种需求的矛盾,大好前程毁于一旦,徒然增加无尽的痛苦。

比如说掌握公权力的官员,本应该用这个公权力去满足服务大众的需要,结果却用公权力首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结果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再比如说企业发展需要放手使用人才,老板却因为能力不够格局太小,需要处处体现自己的权威,什么都要管,束手束脚,结局自然是越做越小,前路悲观。

找到了痛苦产生的根源,才可以找到减轻痛苦的方法。

下文将会探讨减轻痛苦的方法,请留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公权力   痛苦   争斗   得失   众生   利益   危险   需求   努力   人生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