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析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7%,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万辆,同比增长104%。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7%,1-11月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万辆,同比增长100%。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高位带来市场火爆,油价历史高位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持续较强。11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个别地区防疫措施的影响,闭店情况较突出。各地防疫管控力度大,店头重要集客方式均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部分新能源厂商订单积累较好,加之灵活的价格宣传,头部厂商增量明显。


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1.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月度走势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7%,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万辆,同比增长105%。



11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个别地区防疫措施的影响,闭店情况较突出。各地防疫管控力度大,店头重要集客方式均有一定影响,改变了年末旺销规律,形成相对较差的“金九银十铜十一”。


2.11月新能源车零售走势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7%,1-11月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万辆,同比增长100%。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上浮预期带来市场火爆,俄乌危机后油价上涨而国内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火爆。11月的持续走强特征明显,5月、8月、11月的季度中小幅走强走势均较明显。


3.11月新能源车出口走势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2万辆,伴随着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市场前景向好。


11月,特斯拉中国出口37,798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7,696辆,比亚迪汽车出口12,138辆,东风易捷特出口5,243辆,吉利汽车出口2,654辆、上汽通用五菱出口1,898辆、创维汽车出口1,192辆,江淮汽车出口919辆,爱驰汽车出口车503辆、东风小康出口370台,一汽红旗出口262辆,神龙汽车出口177辆、东风乘用车出口145辆,其他部分车企也有少量新能源车型出口。


从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


4.乘用车市场动力结构



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销量与传统车相比明显较强,燃油车环比大幅下降,纯电动环比增长较大,传统燃油车回暖速度慢于新能源。


混合动力车型的走势相对平稳,而插混车型近几个月上升较快,5-11月的插混销量走强较多。


11月乘用车市场低迷,燃油车环比10月暴跌,新能源环比10月强增,消费环境对燃油车打击更大。









5.全国新能源渗透率-批发



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1.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40.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0%。



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5.9%,较2021年11月19.9%的渗透率提升16个百分点。近几年的全国乘用车市场的批发渗透率相对超强,这也是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新能源需求较强的结果。


6.全国新能源渗透率-零售



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1%;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2%。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1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3%,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2%,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2.7%,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10.5%,增加2.1个百分点。


11月起售价10万元以下新能源车占比22%,较去年11月下降9个百分点;10-20万占比43%,提升3个百分点;20-30万占比27%,同比增6个百分点;30-40万占比5%,降1个百分点;40万以上占比3.9%,增2个百分点。



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近几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率走势持续走强,超预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明显,今年的3月渗透率已经到28%的高位,随后进入顶部波动期,11月实现31.8%的新突破。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2022年11月的新能源车的插混较强



11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6.2万辆,同比增长64%;插电混动销量16.6万辆,同比增长94%。纯电动的主力车型仍是轿车为主,插混是SUV为主,形成差异化走势。插混的SUV车型价格较高,而SUV价格的本身利润较高,也有一定的促进。


2.新能源车的级别-各级别相对均衡



11月B级电动车销量16.6万辆同比增长81%,环比增30%,占纯电动份额30%。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崛起,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9%,占纯电动的25%份额;A0级批发销量10.4万辆,占纯电动的20%份额;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4%;各级别电动车销量相对均衡化。


3.新能源车的自主和新势力表现走弱



自主品牌的纯电动市场占据较大优势,特斯拉是主要高端。自主新能源新势力表现偏弱。近期插混的自主日益占据主导优势。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1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3%,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2%,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2.7%,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10.5%,增加2.1个百分点。


蔚来、哪吒、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尤其是第二阵营的哪吒、零跑等表现较强,这也是细分市场赛道的优势。


三、新能源总体市场走势


1.新能源车新品表现



自主新能源车进入充分发力期,吉利星越、极氪汽车等的新品有很强的探索性,期待获得良好市场表现。奇瑞无界、几何等新款主力车型应该会有较好销量表现。合资企业本月尚未强力新品。


2.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2022年新能源车的核心市场保持稳定,核心市场是A00级和B级电动车市场,B级电动车自2020年11月开始拉动较强,今年7月暂时生产调整,8-11月开始暴增回升。


A00级纯电动车市场始终保持在主力地位。A00级在2月低迷后,3-5月回升到第一大市场,目前仍是主力地位,自主的主力厂家表现也是较强。


A0级电动车市场总体相对回暖,新品推动回暖明显,6万元左右A0级的市场需求很好,但成本压力较大,导致市场需求无法满足。近几个月A0级纯电动快速拉升,涨价后的需求仍较好。


B级纯电动车近两月持续拉升并11月超越A00级。未来仍有较强增长动力,但内部分化严重。


A级电动车回升加速,疫情冲击新能源车市场仍然是冲击在网约车和出租的需求,近期私人需求的A级电动车走势较平稳。


未来看,受政策驱动,A级纯电动车市场仍会快速增长,A0级纯电动也在加速改善,但未来的经济型车仍是强势增长的细分市场。


3.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



4.新能源车乘用车车型批发表现



11月厂家批发销量看车型走势回归常态,疫情对电动车产销影响较小。11月Model Y销量69,098辆、五菱宏光MINI达68,567辆、比亚迪宋达到64,145辆、列总体乘用车销量前三位。较燃油车领军车型销量均高出1倍。


年度销量第一的五菱宏光MINI与MODEL Y等不需要补贴支持,因此市场化的拉动更强,比亚迪宋的零售同比暴增,比亚迪秦和比亚迪汉较强,车市主力格局逐步形成。


四、新能源区域市场走势-10月


1.新能源乘用车用途特征



2017-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出租租赁类占比逐步提升,随后2020年开始的纯电动出租租赁的占比持续下降。纯电动2022年10月出租租赁的占比在11%,较年初提升较大。



近期插混的私人市场占比也是持续提升,出租租赁的插混需求持续下降,纯电动仍是出租最佳选择。


2.区域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新能源乘用车前几年主要在限购特大城市需求较强,近期持续下行。2022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在特大城市占到总销量22%,较2021年下降7个百分点,这也是说明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逐步增速放缓,基础的人口规模对需求有约束。由于人口基数大,公共交通差,近期的县乡市场新能源逐步启动。


相对燃油车逐步向低线级市场延伸,新能源车的步伐更快,尤其是非限购的大型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较高份额。县乡市场的新能源车也是逐步扩展,未来潜力较大。


3.新能源城市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10月的新能源车增长主力是前期受抑制的疫情重灾区,限购的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表现仍较强。10月的新能源车增长主力还有成都、重庆、无锡等非限购核心大城市。



2022年1-10月新能源车相对于2021年同期全面大幅增长,成都、杭州、佛山、深圳等增长都相对较为迅猛,尤其杭州、成都的增量达到6万多台的规模,形成增量的核心推动力量。


成都市场也是新能源车呈现高增长的一个特色环境,高颜值低使用成本的产品在西南地区有较大潜力。杭州与深圳等其他限购城市表现相对较强,这也是限购城市高端车型的增量贡献。


4.纯电动车的区域需求差异



纯电动私人家用市场的逐步启动推动行业发展。今年限购大城市需求虽然很强,但占比逐步下降,大型限行城市市场占比持续回升,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私人消费市场回升较慢。


纯电动车的租赁市场目前表现逐步回暖,2019年出租租赁占纯电动车销量处于峰值,随后2020年出租租赁的占比逐步下降,2022年表现下降到14%左右水平,但10月较强。


特大城市的出租租赁车占比下降,私人市场仍是快速回升,今年限购城市的出租市场仍是核心主力。



从主力车型的表现来看,也是体现了主力车型在大中城市的表现改善,尤其是10月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增量,相比较同期的份额增量是大城市和中型市场增长2个百分点。从特斯拉来看, 10月份较同期的的主力区域更延伸到小型城市,中型城市的纯电动市场增长相对较好。


5.插混乘用车的区域需求



插混车型的私人消费市场增量潜力较大,中小城市市场均有较好需求。


插电混动车型的单位用车和出租占比持续萎缩。插混出租租赁车型主要的需求在特大城市和大型城市市场,今年的特大型城市插混出租大幅萎缩。



近几年非限购城市的插电混动车占比逐步提升,比亚迪和理想相对较强。问界M5在10月表现很强,超越部分老牌明星车型。


10月的插混走强,大中型非限购限购城市仍是插混主力,限购城市需求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县乡市场的插混尚未全面有效推动。


比亚迪汉等限购城市依赖度较高,秦宋等低价插混在中小城市的表现较强。


6.纯电乘用车的区域渗透率-10月



目前看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占比大幅提升,从2019年的6%上升到2022年的24%。


而非限购城市中的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基本相同,2019年和2020年都在偏低的水平,今年中等城市的10月上升到19%,县乡市场的渗透率提升表现也是较强。



2021年10月全国插混市场也达到3.3%的前期最高水平。插混在全国各地市场渗透率都持续增长,尤其在特大型市,今年10月插混车市场占比达到14%;在中小城市市场的插混市场的占比也呈现持续提升的特征,各类城市间的插混渗透率差距相对缩小。


7.10月各区域市场的企业差异化很强



各地出租市场的表现相对差异化较大。今年10月表现较强的出租市场是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其中各个厂家在各地的出租市场表现也是差异较大。有些地区的本地产品在本地出租市场的占有率并不一定很高,比如四川市场,还有重庆市场今年都是外地品牌表现相对优秀。



私人纯电动市场的特色相对鲜明,高端化趋势极其明显。比亚迪表现优秀,发达地区基本都是第一。广西与山东的上汽通用五菱较强。


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而传统造车企业在私人电动车市场表现也较突出。



私人插混市场的比亚迪和理想汽车的表现较强。尤其是比亚迪的主力城市几乎全面领先。理想汽车的绝大部分主力市场表现下降。金康塞力斯在江苏市场已经超越理想汽车,上汽乘用车也是走势较强。


合资车企的插混表现相对偏弱,宝马和南北大众表现稍好。


8.北京市场走势



北京市场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走势相对较平稳,2022年10月销量达到1.2万台,稍高于去年同期,但远低于6-9月的销量,牌照指标充分消化。2022年1-10月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2%的表现一般。


2018年新能源车指标相对紧张以来,2022年北京新能源车市场跟全国走势有反差,目前增速偏低,部分2018年购车的用户应该换车了,但市场总量仍不高,这是指标发放节奏带来的消费受抑制的影响效果。


6-9月的北京新能源销量较好,考虑在缺乏指标的情况下,而且特斯拉供车较少,北京10月的表现也是算平稳了。北京的新能源车档次总体务实,这也是家用需求较好的体现。


9.上海新能源市场走势



上海市场的新政策走势与北京市场明显反差,2019年至今走势极度平稳。2020年11月份开始出现年末抢购行情,今年的10月销量回落不大,仍是全年次新高,上海新能源车呈现一个小爆发增长特征。


2022年10月份上海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不足3.2万台,相对去年10月的1.7万提升不大,上半年的上海新能源车遭遇疫情的损失目前已经明显恢复。


10.限行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



新能源车在限行城市的表现相对较强,2022年10月份仅达到10.4万台水平,同比增长速度达到54%的低水平。1-10月份累计的新能源车的销量达到101万的水平,同比增长120%,远高于我们总体的车市增长,也高于我们总体新能源车的平均增长速度,体现了限行城市在疫情之下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相对较高。


11.不限购不限行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



非双限城市也就是说燃油车不限购、不限行的地区。由于传统车不限购、不限行,这些城市的新能源车需求是真正市场需求。目前来看非双限城市也是增长极其迅猛的,这类城市在全国的区域相对较广,新能源车销量目前也呈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2022年新能源车在非双限城市的表现极其优秀, 10月份销售24万台的增速56%,10月低于8月的销量,走势较弱。总体来看,1-10月份累计达到211万台水平,同比增长117%,呈现了强势增长特征。


前期担心的政策影响不大的非限购非限行城市成为销量和增量主力,全国各类地区对新能源车都有强势需求增长的特征。叠加限行城市的需求,2022年的区域市场需求保持强势增长。


五、11月纯电动车市场分析


1.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近几年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特斯拉和传统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11月纯电动车企表现强的是比亚迪、特斯拉、五菱汽车呈现强势增长,拉动11月总体较强;特斯拉恢复到全部产能水平;而吉利汽车和上汽广汽乘用车等的走势也很好;长安新能源11月销量较好。


新势力的总体走势趋同,一线主力地位下降明显。广汽埃安超越小鹏汽车较大,零跑、哪吒等很强。


2.11月纯电动主力车型批发平稳



11月纯电动车型表现相对较强的是特斯拉MODEL Y、五菱宏光MINI、MODEL3、比亚迪元、海豚、比亚迪汉、埃安S等产品。


微型电动车的五菱一枝独秀,产品力超强,也符合入门需求,但近期压力较大。微型电动车的长安lumin、奇瑞EQ、QQ冰激凌等新品表现不错。新势力的私人市场开拓较好。


六、插混市场分析


1.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改善



2021年11月份插电混动市场走势分化,主要的厂家是比亚迪,处于绝对领先,比亚迪由于销量较高,放到右轴。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跟进比亚迪发展插混速度在加速。近期吉利和长城新品的插混产品很有竞争力。


金康新能源、理想汽车共同推动插混增长。近期金康的纯电动也开始启动,形成差异特色。


合资车企插混市场表现相对较弱。由于产业链差异,插电混动动力车型的部分合资企业表现相对优秀。欧系的上汽大众近期插混较强,豪华车的插混不强。


2.插电混动主力车型批发销量较强



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体现传统内资企业为主的特色。近期比亚迪宋、秦PLUS、比亚迪汉、唐等的销量较好。欧美豪华插混的市场重视不足,销量走势也相对平稳。


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L9的表现明显较强,而且问界M7也表现较好,说明消费者对高端电动车还是有很好的的接受度,增程式的如果消除顾虑也是被接受的。


近期纯电动和插混出口车型走向欧洲市场的表现较好,上汽荣威等出口较多,形成欧洲新能源市场对中国插混的拉动。


七、普通混动市场分析


1.混合动力企业日益增多



11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60,334辆,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11%。其中丰田33,785辆、本田13,632辆、广汽传祺5,879辆、东风乘用车5,038辆、吉利汽车1327辆、东风日产538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逐步走强。


2022年混合动力车型还是日系4家的表现相对较强,丰田和本田两个品牌为绝对主体,其中丰田表现优秀,广汽丰田品牌表现相对较强,综合的总量相对均衡,体现在两家的相对走势平稳。


混动车型品种随着日产新品进入而呈现更充分竞争格局,丰田与本田抱团发展市场的特色逐步改变。自主品牌加速混动发展,东风、吉利、广汽传祺、长城等更多新品上市拉动混动的持续走强。


2.普通混动主力车型走势较强



由于日系缺芯和市场风控的减产因素,2022年11月份普通混合动力总体走势偏弱。丰田的混合动力暂时受到损失。卡罗拉等供给不足损失较大。


随着自主新品推出,导致混动的市场结构发散化明显。近期东风的皓极的插混推出较强,传祺的混动的增量较大,吉利也有混动车型投放,长城开始进入混动市场,值得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销量   新能源   特斯拉   百分点   电动车   燃油   走势   车型   城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