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穿衣 易中天讲穿衣 老年人穿衣的讲究与禁忌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古典的《诗经》中说:看看那些老鼠吧!老鼠尚且有张皮,人要没有礼仪就连老鼠都不如。

中国人十分讲究穿衣服的礼仪,认为吃和穿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衣不遮体”与“食不果腹”同样悲惨。

社会发展到今天,穿衣打扮更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老年人讲究打扮,一是心情好,二是保健康。

1 老年人穿衣服,要合时宜,讲舒适

穿衣打扮不仅是个人爱好,也是反映个人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同样老年人穿衣着是否讲究和有利健康,也能反映其是否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

孔子不仅重视教育,在穿衣打扮上也非常讲究,要说孔子是先秦时代的“时尚穿衣达人”应该不为过,因为孔子把穿衣礼仪研究得通彻,而且身体力行遵守。

孔子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说的意思是,君子不用深青色和铁灰色的布做衣服的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家居服;因为绀、緅、红、紫色接近礼服颜色,应该用在庄重的场合,做家居和镶边都不适合。

孔子不仅说而且做到,他坚持“吉月必朝服而朝”,就是每月初一,一定要穿上礼服去朝见鲁国君,哪怕不在位也是如此。

现代社会虽然礼仪不同了,但老年人穿衣打扮要合时宜是应该的,如太花俏就不适合老年人,把自己按小伙小姑娘那样打扮就不合时宜。

还有老年人的衣服要舒适,冬季要保暖,不能为了显示自己还年轻,穿很薄的衣服就不合时宜;还有老了放任自流,把自己搞得破衣罗索的也有失尊严。

2

老年人穿衣服,要节俭,要实用

老年人穿衣服豪华就体面了吗?显然不是,古往今来,豪华服饰不等于体面,这是中国人的古训。

孔子不仅不提倡穿豪华服饰,还认为穿得太豪华会拒人千里之外,不利于人际交往和谐,也不符合君子的道德修养。

有一次,子路穿着豪华的衣服去见孔子,结果一见面就被老师批评一顿:“你穿这么漂亮的衣服,脸上又志满意得的表情,那么谁还敢亲近你呢?”子路非常羞愧,赶紧回去换个衣服。

现代的老年人,穿衣服应该本着实用的基础上节俭,才是穿衣服的本质,而不是学着讲名牌、赶时髦,这样才能体现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老年人穿衣服,首先要讲究舒适性,如不舒服的衣服再好看,也是自己遭罪何必呢?有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比,穿衣先讲究样子再再讲究舒适,这是本末倒置。

老年人穿衣服要宽松,否则影响和限制血脉流通,对身体没有好处,在舒适的基础上,再讲究色彩和款式,要与自己的年龄相适应。

3

老年人穿衣服,对身体有害的“三忌”

穿衣服也有忌讳吗?当然有,而且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衣服穿不好有害还伤人,对自己还影响健康。

先说穿衣服伤人,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讲了一个古人穿衣服伤人的故事,他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

有一天卫献公约请孙子文、宁惠子吃饭,两个人按照礼仪,准时穿上朝服,衣冠楚楚等在朝廷,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不见献公的影子。

一问才知道献公在园子里射鸿,两位没办法就到园子里,献公见到他们,连衣冠都没换就和他们说话,两个人勃然大怒。

因为古时候,戴皮冠时,不是面对野兽就是敌人,不按时开饭就已经是失理,还戴皮冠说话,被视为有意侮辱,结果孙子文发动政变,把卫献公驱逐出境。

现代社会没有因为穿衣服不对而丢性命的事了,但是穿衣服如何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应该是老年人讲究的。

穿衣服不妥伤身就是很现实的了,老年人穿衣服有“三忌”;一是忌领口紧,老年人本来血脉流通就差,领口紧了影响心脏对头部的供血。

二是忌腰口紧,有的老年人像年轻人一样,保腰口勒得紧紧的,不仅影响消化功能,也会造成气血流通受阻,而不舒服。

三忌是袜口紧,老年人血管老化,腿部和脚部血脉流通本来就差,再加上袜口紧,一勒会造成脚部血流不畅,影响脚部的健康。

穿衣打扮,体现老年人的文化修养,体现老年人的精神面貌,体现老年人的情商,需要十分注意。

作者:智慧小石头 感谢阅读 谢绝未经允许转载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孔子   老年人   口紧   讲究   朝服   血脉   禁忌   礼仪   舒适   豪华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