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驿站今昔

茶马古道驿站今昔

——茶的故乡之九

吴家良

茶马古道

大理,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

苍山洱海风光

编辑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乃一片树叶的故事。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茶语无量今日头条号陆续推送“茶的故乡”的十二篇作品:一、茶的故乡;二、无量山茶俗;三、无量茶歌;四、无量山茶歌;五、茶山情歌;六、妈妈茶的味道;七、无量山中古茶香;八、不如留茶品滋味;九、茶马古道驿站今昔;十、无量山万亩生态茶园;十一、李正林的茶品人生;十二、一茶一叶一人生。欢迎您关注分享!

山间铃响马帮来,云南大理南涧通往普洱、临沧的这两条以茶为主要商品,沟通着滇南的产茶区和西藏的道路,为现代人提供了无数的遐想和传说。

途经云南大理南涧的茶马古道有两条,现在都划入茶马古道的范畴,但在历史上云南大理南涧通往普洱的路称为“下景东背盐巴老路”,而通往临沧的路称为“走夷方老路”。

对同样产茶的云南大理南涧人来说,茶不用从南边普洱、临沧驮来,反而是磨黑井和按板井的盐更为影响人们的生活;而“走夷方老路”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分支,从这条路走出去许多闯荡东南亚的华人。

有了路,云南大理南涧就有了从远近驮来的商品,就形成了驿站和集市,在这两条路上最著名的两个集镇是大理南涧的猫街(虎街)和公郎(公狼)。

1938年,一位滇缅铁路的工程师住在大理南涧公郎,他在信里写道:“百多间高矮不一,建筑材料不同的房子,被几条横七竖八、凹凸不平,碎石铺的街道联络着,这是100多里方圆唯一繁荣的地方!”这样的景象现在还依稀可见,但如今公郎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云南大理南涧公郎地处大理州和临沧市的交界处,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两地的商品交易中心。明清时期,据说有28个省的生意人在这里经商贩运,尤其是茶叶,是云南省的第二大茶叶集散地。公郎的生意人大多是回族、汉族、彝族,公郎镇旁的回营村聚居着300多户,1600多人,他们是过去从江西等地来的回族商人的后裔,现在也是半商半农地生活着。

大理南涧公郎镇回营村很古老,高高的石墙基给人沧桑无限的感觉,房屋都在百年以上,还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沙远老人说:“我们沙家从江西迁到这里已有八九代,一直从事经商贩运。”沙远老人是清真寺的管事,又是公郎茶叶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在回民中有很高的威望。他说:“解放前,公郎的回族多数养牲口,赶马,到临沧各县收购茶叶,驮到下关去卖。解放以后,公郎的回族中断了一些时间,到1982、1983年,我们又约起来到临沧收了一车,拉到广通茶叶市场去卖,后来就越做越大了,主要供回族聚居但不产茶的地方,远到甘肃省。到2002年,回营村民集资,政府支持我们建了茶叶交易市场,本地茶农来这里交易不收一分钱费用,大的客商交一点场地费、卫生费,市场的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现在市场每年的交易量超过万吨左右,茶叶来自思茅、临沧、保山和大理,销往昆明、四川等地。”回营村几乎家家经商,所以很富裕,单是经营茶叶就每户增收1500元;平时有300多人在各地赶山街,收购土产山货,再贩运出去,每年可以收入六七千元。

猫街在大理南涧宝华镇境内,南距景东安定(鼠街)20多公里,北距南涧县城40多公里。猫街,明清时叫“文虎镇”,民国时改称“蒙乐镇”,解放后才改名的猫街,现在叫虎街。它曾是蒙化县(旧时巍山)南头重要的三镇之一,与南涧、公郎齐名。宝华猫街是大理巍山、楚雄南华开南路的重要驿站,也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印记。

很难想象,这样的路造就了一个兴盛一时的古镇,却也昭示着,她从“蒙乐镇”到“虎街村”的转变。这个有300多年历史的村子,曾是滇藏茶马古道经过的一个重要路段,从普洱茶的重要产地思茅等地运茶的马帮经过这里后,奔南涧、大理、丽江等地。虎街从前繁忙的驿道,在山脚无限延伸的柏油路中渐渐被冷落为一条村中小路。而茶马古道上繁荣一时的蒙乐古镇,也就渐渐在时代飞转的车轮中被淹没在记忆里。

我们沿着唯一的路向前,不到3、4分钟,脚下的土路跃然变成了泛着微光的石板路。与虎街村口的农舍截然不同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古屋连排地伫立在石板路的两旁,有的旧得甚至朽了,几处空洞无人的老屋,歪斜地挣扎着不肯倒下去。这是典型的老街子,房子都是前为店铺后是住院,大多的铺面却紧闭着,几个老人零落的坐在自家门口聊天,孩子成群的在一旁玩耍……

乍一看,虎街村的凋零确实给人一种没落和伤感,可凭着对古镇的一点认识。顺着这些建筑留下的痕迹,就可以重识这里从前的辉煌了。

虎街村宽敞明亮的青石板路依山而建,周围石洞寺、朝阳寺、红木寺、城隍庙、锁水阁等寺庙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土木结构的房屋和周围的苍天古木构成一幅气势不小的画面。街东西两头的镇门楼,昼夜都有人把守。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马帮、商贾从这里经过,或扎脚留宿,有的甚至在这里安家做起了买卖。马帮的驼铃声,久久的宝华虎街回荡着……

这个半山的虎街村落,因为络绎不绝的马帮而热闹非凡,也因为马帮消失而落寞平静。猫街村中的老人讲,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马帮就“远去不回”了。“我也记不清马帮是何时没有了,可我还记得7岁多时,家中经常住马帮,赶马人穿着土布衣服,进院后自己架起铁锅煮饭吃,而茶叶、粮食等货物就摆在院落中。而来自西藏身背长枪腰挂长刀的藏族人的马帮,40多匹马驮着茶叶,伴着叮当的铃声和哒哒的马蹄声从村中的石板铺就的路上经过,很热闹哦!”蒋正国老人对当年的往事仍然印象深刻。

岁月的记忆,定会慢慢消失。让我们通过茶马古道的今昔,记住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记住云南大理南涧公郎、虎街。

澜沧江雾

无量樱花

南涧土林,一幅流动的油画。

作者简历:吴家良,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大理州破格中职新闻编辑,大理历史文化践行者。理论文章《浅谈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之路》《西部城镇化的战略构想》《建立农村经济市场保障机制》《南涧跳菜文化艺术融入国内外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的途径探索》共50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改革报》《经济问题探索》等国家、省、州重点刊物上发表。《无量山中唱情歌》《大理,徐霞客未了之兴》《金庸无量缘》《无量樱花》《怒江冬记》等300多篇次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古传奇》等重点文学刊物发表。出版个人理论研讨论文集《我思 故我在》和文学作品集《无量山故事》。编辑出版《大理 徐霞客未了之兴》(散文集)《南诏二百年》《大理王朝三百年》(上、下卷)《九百年山河》《徐家往事》等文学文化文史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古道   临沧   思茅   普洱   回族   大理   人民日报   马帮   今昔   云南   茶叶   驿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