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为什么要补铁?怎么补?看完你就知道了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在肚子里待到足月才出生,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尽如人意,临床上也会有早产儿的出生。早产儿一般是指没有足月的,而且生理功能、器官组织等也没有完全成熟的新生儿。早产对于新生儿来说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在护理上要特别注意。

早产儿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健康问题,其中贫血是较为常见的。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在出生一年内发生的贫血。


早产儿贫血的出现与其在胎儿期各种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骨髓造血功能也相对较为薄弱。由于早产的原因,婴儿过早地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从而不能满足出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此外,贫血的类型较多,其中缺铁性贫血是较为常见的。这是由于胎龄8个月前,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元素较少,8个月以后才会开始获得比较多,再加上早产的原因,使得婴儿体内的储存铁减少,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有研究发现,孕妇的住院天数、母乳喂养、新生儿感染以及孕期贫血是早产儿6月龄时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上面也提到了婴儿大部分的铁元素来源于孕晚期,胎龄越少,储存铁就越少。如果出生时体重越低,出生后的追赶性生长就越快,婴幼儿对铁的需求量就会明显增多。


此外,早产儿胃肠功能较差导致喂养困难,这样也会使得其铁元素摄入不足以及吸收不良。再者,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就越少,活性也越低,铁的生物利用率不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就导致早产儿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而早产儿住院时间长,病情越危重,感染和失血的概率越大。有报道显示,感染和失血的共同作用是早产儿早期和晚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


还有,虽然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来说是较好的喂养方式,不仅经济便利,还有助增强幼儿的抵抗力,降低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风险。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不高,无法有效为早产儿补充体内的储存铁。如果母体本身存在缺铁的情况,母乳喂养就更不是适合的喂养方式。

要知道,缺铁性贫血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对于早产儿来说要及时进行补铁。目前一般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来决定铁剂的补充量:


①体重 1000g,补铁量为4mg/kg/d;

②1000g 体重 1500g,补铁量为3mg/kg/d;

③1500g 体重 2500g,补铁量为2mg/kg/d。

而补铁剂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既要含铁量高、吸收率高,又要方便婴幼儿的服用,对此不妨看看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属于第三代补铁剂,主要是由右旋糖酐和有机三价铁组合而成,具有溶解度高、吸收率高、对胃肠刺激小的优点。右旋糖酐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和十二指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储存铁的组织中,然后通过空肠与胰排出体外。

图源网络,侵删


当铁元素进入骨髓油红细胞之后,会聚集在线粒体内,与原卟啉结合后形成血红素,进而结合珠蛋白形成血红蛋白,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如果患儿服用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之后,宜继续补铁2个月,以恢复储存铁的含量和预防复发,具体可遵医嘱。


当早产儿月龄为6个月后,宜适当地添加辅食,且应持续至12-15个月大时,辅食的选择也建议选择含有抗坏血酸成分(维生素C)的,因为有研究显示,富含维生素C的辅食,铁质吸收度比不含的高4倍左右。

对于早产儿的照顾,除了及时干预异常情况以外,还要注重整体性的护理。首先早产儿出生以后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了解其实际情况。


而对于早产儿的家属也要进行健康教育。比如大部分的早产儿都是需要在暖箱中保暖的,如果家长没有经过护理人员或医生的同意就擅自将早产儿从暖箱中抱出来,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健康。另外,也要告知家长照顾早产儿的相关注意事项。

结语


早产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护理工作也较为繁琐,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因此护理人员和家长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做好每项工作,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 李媛媛,白艳艳. 整体性护理方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2):F0002.


[2] 张伟红. 早产儿的缺铁性贫血[J]. 中外医疗,2010,29(7):100-100.


[3] 张勇,邓慧玲,王朝晖,等. 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2):5-10.


[4] 张芳,王彤,田渤. 右旋糖酐铁联合乳铁蛋白、维生素C/E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2):136-138,141.


[5]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说明书.

#缺铁# #补铁# #缺铁性贫血怎么补# #早产# #宝宝吃什么可以补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早产儿   右旋糖酐   空肠   血红蛋白   溶液   新生儿   骨髓   性贫血   体重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