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研究报告:三大业务形势向好,成长资产渐显优势

(报告出品方:华泰证券)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公司三大业务均有望明显改善:1)锂膜,规模加速提升,我们预计 25 年前有望年均新增 10-20 亿平产能,且公司 22Q2 开始锂膜单平净利已提至 0.35 元/平,出 现明显盈利拐点,我们认为随着整体及单线规模提升、自产设备增多等带来成本下行,叠 加海外客户占比提升带来价格增长,预计单平净利有望继续提升;2)玻纤,10 月玻纤库存 见顶回落,价格或止跌筑底,后续随着需求恢复、供给冲击减弱,23 年玻纤价格有望企稳 回暖,且公司风电纱、热塑纱等高端产品占比近 80%,价格韧性强;3)叶片,招标价企稳、 高盈利大叶片占比明显提升,且原料和模具自供继续增强先发优势,有望促进公司利润率 反转,此外海风大叶片加速布局或进一步提升公司利润率中枢。

中长期看,公司三大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长基本盘,而旗下研究院有望持续贡献具备成长 性的优质资产,如高端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其中氢瓶有望成为下一个贡献较多利润的板块。 展望明年,公司业绩或难有较高增速,但净利润结构有望出现明显改善,锂膜等新材料有 望贡献更多业绩,周期性或减弱,而玻纤业绩韧性强、叶片业绩有望显著回暖,整体来看 公司业绩及估值或均有较大提升。 此外,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产业链优势:1)锂膜方面,稳定的锂膜设备供应和运行是产业关 键壁垒,公司子公司中材大装自研设备已顺利应用到已有产线中,未来三代线应用后单线 规模更大,成本及产品质量有望显著优化;2)叶片方面,公司子公司泰玻和北玻院可分别 提供高质量玻纤和叶片模具,成本更具优势,且在大叶片模具更新换代快速的背景下供应 更及时,对抢占供应先机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业绩韧性有望 更强。

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风电景气向上可能带来公司叶片业绩反转,但我们认为公司叶片业绩提升或源于 自身产品结构升级,行业景气或难传导至叶片环节。叶片行业格局较差,低价竞争情况较 严重,公司难以从涨价角度提升盈利;而成本端原料(风电纱、树脂等)、人工、运费等, 均难有较大下降空间,导致大部分叶片公司持续亏损,公司亦仅是微利。我们认为,叶片 行业景气度提升,如招标量的大幅增长,仅会带来量的增长,但盈亏平衡的现状仍要通过 大叶片占比提升改善。公司 90 米模具有望在 22 年底达到 50%占比,或在明年贡献叶片主 要业绩,而 90 米以上大叶片毛利率显著高于 70-80 米叶片,故公司叶片板块业绩提升或主 要源于大叶片、海风、海外客户占比提升。

市场认为公司玻纤板块与中国巨石差距较大,在业绩和估值上应有较大折价,但我们认为 公司规模、技术、能耗、产品结构等核心指标与巨石差距已逐步减小甚至部分赶超。规模 上看,公司规模全国第二仅次于巨石,扩产继续加速,25 年前有望增至近 200 万吨,是行 业少数具备大规模扩产实力的公司;技术和能耗上看,新建产线在技术、能耗、物耗等方 面已明显改善,部分产线天然气单耗已小于巨石新建产线,成本优势继续巩固;产品结构 方面,主要集中在风电纱、汽车热塑纱、电子纱等高端产品上,21 年占比已接近 80%,与 巨石高端产品占比基本一致,未来周期性有望减弱。 市场认为公司业绩增长过于依赖玻纤,未来玻纤景气度回归,公司业绩增长或放缓,但我 们认为公司已逐步进入利润结构优化阶段,估值提升空间较大。公司 16 年并购泰玻后,玻 纤高毛利的特点弥补此前叶片低毛利的劣势,促进公司连续多年利润快速上行,亦成为股 价上行的主要驱动。展望未来,公司锂膜等新材料规模逐步上升,有望继续引领公司利润 率及估值步入新台阶,此外锂膜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加速布局,或进一步提升公司估值。

中建材新材料平台,周期性或逐步减弱

中材科技定位为打造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平台,多业务并进逐步减弱周期性影响。公司为 中国建材旗下新材料上市平台,业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方向,主营风电叶 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基本以玻纤和膜制品为主衍生下游复材产品。公司旗 下设计院具备产学研孵化实力,主营的氢瓶、玻璃纤维纸、过滤材料、锂膜及工程装备等 顺利商业化,并已具备一定体量。近年来,公司收入、利润整体呈上升趋势。22H1 风电叶 片、玻纤、锂膜净利润分别为 0.1、15.4、1.4 亿元,21 年分别为 5.1、29、0.9 亿元。2022 年,风电叶片方面,风电招标价持续下行、叶片恶性竞争加剧导致叶片板块微利;玻纤方 面,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但玻纤价格快速下行、成本压力上行,扣除铑粉外售收益后, 公司玻纤盈利增长乏力;锂膜方面,逐步放量并已开始贡献较多利润。我们认为公司多业 务并进能够逐步减弱周期性影响。


费用率持续下降,高毛利玻纤等多产品抬升 ROE。期间费用率处于持续下降通道,由 2016 年的 17.60%降低到 2021 年的 13.44%,其中管理/销售费用率降低明显,主要系收入高速 增加下产生的规模效应,管理优化明显;研发费用率保持高位,近几年均在 4.5%左右。2016 年公司并表玻纤后,利润率步入新台阶,主要系毛利率提升(玻纤毛利率较风电叶片高), 及费用率的持续下降。

锂膜:供需格局稳定,公司盈利弹性高

湿法涂覆大势所趋,行业格局呈一超多强

2021 年全国/全球锂膜需求量约 49/84 亿平。据中汽协及高工锂电,21 年国内锂电池出货 量 327GWh,动力/储能/消费占比 69%/15%/16%;全球锂电池出货量 562GWh,同比+91%。 据深交所互动易 2021 年 10 月 26 日中材科技回复投资者问题,按 1GWh 电池约需 1500 万平米隔膜计算,可得 21 年国内/全球隔膜需求量约 49/84 亿平。分类来看,湿法涂覆膜性 能优异:1)湿法:在孔隙率、机械性能等方面表现较好,更适合大功率、高能量密度的三 元电池;2)干法:价格较低,主要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3)涂覆:可提高湿法隔膜的熔 断温度,增加电池安全性,价格较高,主要是海外客户电池厂商应用较多。

行业集中度较高,湿法隔膜一家独大,干法隔膜三足鼎立。21 年国内隔膜出货量 78 亿平, 其中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出货 30.4/12.9/6.9 亿平位居前三,占比 39%/17%/9%, CR3 为 65%。湿法隔膜一家独大,干法隔膜三足鼎立。21 年湿法隔膜出货 57.7 亿平,占 比 74%,恩捷股份在湿法中占比 50%;干法隔膜出货 20.3 亿平,占比 26%,中兴新材/星 源材质/惠强新材占比 29%/21%/20%。


头部扩产规模大、进入壁垒高,高集中度预计将持续。23 年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 预计较 21 年新增锂膜产能 50/30.6/24.72 亿平,较 21 年底+100%/+143%/+164%,高集中 度态势预计延续。我们认为隔膜行业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1)技术壁垒:隔膜生产所需 环节较多,且各环节质量控制均要求较高,据 2018 年 4 月 2 日中材科技投资者交流公告及 2022 年 3 月 30 日投资者互动平台交流,18 年 4 月中材锂膜良品率 50%,22 年才稳定在 70%+水平,良品率提升困难;2)资金壁垒:据中材科技 2022 年 3 月 18 日投资项目公告, 中材科技滕州三期平均投资额 2.8 亿/亿平米,且客户单线单供对规模要求较高,资金壁垒 进一步提高;3)客户壁垒:据恩捷股份 2020 年 6 月 13 日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告, 国内/国外电池厂对隔膜认证时间 0.5-1 年/1.5-2 年,且海外认证需有国内大厂供货经验;4) 设备壁垒:需定制成套设备,但设备商产能有限,同时大部分设备产能均被头部隔膜企业 锁定。除进入壁垒外,从供需情况看,隔膜 23 年开始供给增量大,价格下行压力大,可能 一定程度上压制新进入者和中小企业扩产。

据华泰电新 2023 年年度策略《风光储需求可期,关注电池新技术》(20221125),展望明 年,湿法隔膜预计维持紧平衡,随着其他材料产能逐渐过剩,低端产能或逐步出清,格局 或将优化。湿法隔膜预计明年虽名义产能释放较多,供需关系较今年有所宽松,但考虑到 受制于设备交付及调试时间较长,预计维持紧平衡,预计或将逐步转向供过于求,价格或 将下行。随着多数材料环节产能走向过剩,价格下行,低生产成本的厂商将具备竞争优势, 有望实现产能出清,预计未来材料环节格局或将优化。

中材锂膜规划宏伟,成本及客户优势显著

中材锂膜 19 年增资湖南中锂后快速发展,22-24 年公司预计释放 30 亿平米基膜产能、规 划涂覆占比提高。据 2019 年 5 月 31 日项目投资公告,19 年增资湖南中锂前产能仅 2.4 亿 平,21 年产能快速扩至 13.16 亿平。2021 年中材锂膜收入 11.7 亿、净利润 0.9 亿元(首 次扭亏),22H1 收入 7 亿、净利润 1.35 亿。截至 22 年 8 月底,公司已公布在建产能 30.32 亿平,其中滕州/内蒙古/南京涂覆比例 90%/70%/30%,远期涂覆比例将超 50%,产品结构 预计得到优化。据 2022 年 7 月 5 日投资者交流公告,公司规划 25 年底 70 亿平基膜产能、 50 亿平涂覆产能。此外,公司未来将增资扩股中材锂膜并且引入战投,做大锂膜业务。据 2022 年 11 月 25 日公司公告,中石化资本、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新原锂科共 3 名外部合格 投资人拟合计出资 50 亿元,中材科技拟同步出资 15 亿元,中材锂膜共计引入增资 65 亿元。 其中新入股东中石化资本、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新原锂科分别投资 15 亿元、14 亿元、21 亿元,各持有中材锂膜增资后 10.56%、9.86%、14.78%的股份。我们认为公司融资并引入 战投,有望加速公司项目建设及上下游赋能。

规模快速扩张,有望推动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公司锂膜降本增效有望持续提升:1)单线产 能提升,技术和成本优势更加明显;2)规模快速提升带来单线单供比例增大,可以有效提 升效率。22H1 单平成本 1.19 元,较 18 年-64%。 客户结构提升空间较大,单平净利有望持续改善。1)海外客户:海外销售毛利率较高( 21 年星源材质海外/国内毛利率 51%/33%),21 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仅 10%,我们预计 22 年 有望达 15%,但与星源材质、恩捷股份 40%-50%相比提升空间仍大;2)国内客户:涂覆 毛利率较高,随着涂覆产能逐渐释放,未来公司将加大涂覆膜下游客户拓展力度,如亿纬 锂能、比亚迪等。据 2022 年 7 月 6 日投资者关系公告,22H1 公司单平净利 0.27 元,其中 Q2 达 0.35 元,单平净利提升约 60%权重源于降本、40%权重源于海外客户占比提升。 据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20220315),公司生产的电池隔膜主要向宁德时代、比亚迪、亿 纬锂能、AmperexTechnology Limited、LGES(LG 新能源)、SK 等国内外领先的电池企 业供货,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设备国产化+绑定东芝设备产能,构建较强产品竞争力。据公司 2019 年年报,19 年中材科 技(35%)与ESOPP(30%)合资成立大连中材大装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保证核心设备供应。 据 2022 年 7 月 6 日投资者交流公告,中材大装在滕州一期 1-4 线(2.4 亿平米)应用一代 线,滕州二期 5-10 线(4.08 亿平米)应用二代线,按此计算,目前自供设备的产线产能占 比约在 50%。未来滕州三期(5.6 亿平米)和南京部分产线(3 亿平米)有望同步第三代设 备,效率提升带来单线成本,且国产化后设备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为确保规划产能 落地,日本东芝至少能够保障公司一半以上的装备需求。我们认为,锂膜设备核心壁垒或 在于调试阶段,针对不同客户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前期的调试和工艺改进以及磨合的过程 较长,公司通过自产设备匹配自己的产线,1)有望构建较强的客户供应壁垒,2)打破海 外设备供应的垄断局面,调试及工艺改进更顺畅,未来先发优势或领先于同行。我们认为 公司在设备自供和供应上有先发优势,有望构建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玻纤:价格或企稳筑底,龙头优势凸显

供需或改善在即,高端产品价格保持韧性

预计十四五期间传统、新兴领域年均增速约 5%/10%-20%,整体需求增速在 10%左右。玻 纤下游领域分布在建筑、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管道、工业应用和新能源,主要集中在建 筑和电子电气领域。整体来看,建筑、管道、工业等属于玻纤的传统领域,应用增速保持 平稳 5%左右;电子、新能源、交运,对应高端产品电子纱、短切原丝(风电)、热塑纱(汽 车轻量化),需求增速在 10-20%,甚至更高。从风电看,2021 年需求量约 100 万吨,十四 五复合增速有望达 20%;电子纱下游 PCB 需求增速约 6%;汽车轻量化需求更高,未来有 望占需求量的 50%。此外,海外需求复苏中,2021 年出口情况相比 2020 年有回升,国内 表观消费量逐年稳步增加。据玻纤复合材料信息网、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国内表观需求总 量在 400-500 万吨、出口量约 140 万吨,全球需求量约 800 万吨,国内是全球玻纤供需主 体。


玻纤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寡头格局预计将维持。据 Wind,2020 年中国巨石、泰山玻 纤(中材科技)和重庆国际占国内玻纤行业市场份额的 66%,其余公司占 34%。目前来看 头部企业扩产预期均较大,基本在十四五末有翻倍的产能增长规划。产能高端化趋势为更 贴近与非建筑、基建相关的新兴领域,如头部公司均布局风电纱、电子纱等需求增长快的 领域。玻纤行业在技术、资金、政策、品牌四方面存在壁垒:1)技术方面,玻纤生产涉及 无机化学、表面处理、拉丝、贵金属处理等步骤,特别是窑炉、浸润剂配方、多孔漏板、 粘结剂等,对这些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仅会影响产品品质,同时也会带来成本的差距,技术 和经验的积累最终会转化为效率的提高,新进入者很难形成竞争优势;2)资金方面,玻纤 纱的规模化生产需要在固定资产上有较高投入,主要体现为池窑、厂区的建设与拉丝机、 铂铑合金等设备需要较大投入;3)政策方面,工信部在 2020 年 7 月份发布的《玻璃纤维 行业准入条件》,指出新建无碱玻璃纤维池窑粗纱拉丝生产线单窑规模应达 8 万吨/年以上, 同时规定了能耗与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标准;4)品牌方面,部分产品如风电纱、热塑纱往往 需要长周期的认证,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较高,因此粘性较强,新进入者较难替代。

玻纤行业年均新增产能近百万吨,今年价格或已快速触底。据卓创资讯,截至 22 年 8 月底 玻纤行业已知的扩产计划为 241 万吨, 22-24 年年均新增 100 万吨。但快速下行的价格、 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导致行业盈利骤降,可能一定程度上压制未来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受供给冲击和需求低迷影响,22 年以来玻纤价格降低,目前仍在下行周期中。22 年以来玻 纤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进入 8 月份后库存累积、出口下滑,导致玻纤价格快速下降,基 本大部分产品已跌破本轮周期启动前的价格水平。


行业需求分化下高端产品将更具有韧性,龙头规模及成本优势凸显。我们认为在传统领域 如建筑领域中,虽然玻纤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但由于总量的下行,整体增速或将趋于 放缓。而在汽车热塑纱、风电纱和电子纱等高端领域,我们认为需求仍较保持较快增长, 产品结构更高端化的公司在下行期盈利或将更具有韧性。供给方面,中国巨石九江拟投产 20 万吨产线,埃及技改拟投产 12 万吨产线;长海股份常州基地拟投产 2 条 15 万吨产线; 泰山玻纤太原基地拟新建 2 条 15 万吨产线;山东玻纤计划十四五末将产能提升至 100 万吨, 我们认为龙头公司在周期底部仍逆势扩张,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和行业集中度。

出口价格景气,库存下降或领先价格回升 1-2 季度。今年出口高景气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内 市场价格下跌影响,据卓创资讯,截至 22 年 8 月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数量 137 万吨,同比 +28.2%;出口单价 1848 美元/吨,同比+1.3%,仍保持较高韧性。但 8 月后库存累积、出 口增速回落,对粗纱价格造成较大冲击。产能扩张致库存持续上升,据卓创资讯,截至 22 年 8 月底玻纤行业库存约 66.9 万吨,环比+14 万吨。上轮周期库存顶部(2020 年 4 月) 约为行业年产能的14%,库存下降领先价格回升约3-4个月,我们预计价格复苏或在23Q2。

泰山玻纤:全国玻纤龙二,规模质量并进

子公司泰山玻纤与中国巨石同属中建材集团,产能全国排第二。公司未来产能增长具备弹 性,据公司 2021 年年报,泰山玻纤在产产能 120 万吨,拟建及在建产能规模 63 万吨,十 四五末规划翻倍至约 200 万吨产能,年复合增速超 10%。


产能高端化和产业链协同有望带来业绩提升。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推动吨售价上行, 2017-2020 年,泰玻的玻纤产品下游中风电占比持续上升,由 13%至 27%;2020 年交通 运输、电子电气、建筑、管罐占比分别达 20%、20% 、18% 、10%。此外,公司积极布 局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产业链协同有望降低吨成本。据 2021 年 10 月 19 日投资公告,泰 山玻纤与北方水泥共同出资新建年产 150 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进一步保障生产所需活性 石灰供应和价格稳定,产业链向上延伸。与行业内其它头部相比,2017-2021 年公司吨成 本整体较平稳,相比 2017 年有一定的下降。玻纤制品总产能目前达到百万吨级规模,成为 中国两大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之一。近五年中材科技和中国巨石销售额远高于行业内其余公 司,稳居行业前二。

同业竞争解决在即,公司与巨石成本差距继续缩小,有望继续保持业绩稳健。中国巨石与 泰玻同属于中建材集团,有玻纤同业竞争,据 2021 年公司年报,集团承诺在 2023 年 1 月 5 日前需解决同业竞争(2017 年 12 月起至 2020 年 12 月未解决,后延期 2 年),我们预计 解决同业竞争后,公司周期性或进一步减弱。此外,公司与巨石在高端产品结构,以及物 料、能源单耗上差距已明显缩短,且在部分环节已超过巨石,玻纤板块竞争力有望继续保 持,即使玻纤行业景气波动,我们认为公司仍能保持业绩的稳健。 从公司邹城 6 万吨高性能直接纱项目看,物料、能耗指标优势缩短:1)玻纤制造过程中, 天然气占成本比例约在 1/3,公司邹城 6 万吨线的天然气单耗已降至 97 立方米/吨,虽然在 产品类型上与巨石的 15 万吨(短切原丝)、30 万吨(直接纱/合股纱/短期原丝)项目有差 别,单耗存在一定误差,但单耗降至 100 立方米/吨,成本端优势提升较大;2)叶腊石是 玻纤制造主要原料,占成本比例约 1/3,邹城 6 万吨线改造后,叶腊石单耗出现较明显的下 降,故公司玻纤新线建成后,预计成本优化明显,与巨石差距有望明显缩小。

风电叶片:筑底企稳,大叶片改善盈利

需求加速增长,供给格局稳定但竞争加剧

陆风需求稳定增长,海风成为重要补充。20 年为国内陆风补贴最后一年,我们认为 20 年 的陆风抢装透支了 21 年需求,因此 21 年新增风电装机量 46.9GWh,同比-35%,下滑较 多,但全球新增装机量仍然达到 93.6 GW,为历史第二高。据 Wind,22 年前三季度国内 新增风电装机 19.2GW,同比增长 17.1%。据华泰电新 2023 年年度策略《风光储需求可期, 关注电池新技术》(20221125),预计 2022 全年风电新增装机量约有望实现 50GW,其中 陆上风电约 45GW,海上风电约 5GW。据 CWEA 秘书长在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表示, 2023-2025 年国内年均风电新增装机 60-70GW,结合各省市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 2022 年招标量,华泰电新团队认为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量有望达61GW,其中陆上风电51GW, 海上风电 10GW。从结构看,海上风电在新增装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受中国海上 风电抢装潮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占比达 23%。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 2021-2026 年全球风电装机仍将保持 6.6%的年复合增速,其中海风的占比持续提升。到 2026 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有望达到 31.4GW,占比达到 24.4%。


叶片供给格局稳定但竞争加剧,持续亏损下或加速尾部出清。公司子公司中材叶片生产基 地数量和产能均领先对手企业,据 GWEC,按照风电吊装机量计算,中材科技全国市占率 第一,但受到抢装和海风发力的影响(公司海风叶片较少),导致公司近两年市占率有所下 降。由于叶片技术壁垒相对较低,部分竞争对手为国企央企且具备风电运营资产带来的利 润和现金流,导致行业头部竞争激烈、价格战严重,行业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10%以内。21 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风电招标价持续下降,导致大部分叶片厂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而中 材科技处于微利状态。

陆风平价时代到来,大型化、大功率化趋势加速。我们认为大型化趋势明显:1)由于风电 补贴取消,21 年成为陆上平价元年。19 年 5 月发改委规定,21 年开始国家将不再补贴陆 上风电项目,补贴取消倒逼风电机组降低度电成本。由此风机投标均价一路下行,22Q3 风 电投标价较 21 年初下降 35%,但下半年开始逐步企稳,我们预计低价情况或有所改善,因 低价招标可能导致风机质量下滑,且有损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后续价格回升可期。此外 量增趋势比较明显,据金风科技,1-9 月国内风电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 76.3GW,同比 增 82.1%。2)风机及叶片大型化可降低度电成本,大型化大功率化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叶 片大型化可增大扫风面积,提升单机功率和发电量,摊薄安装、施工、土地等成本,从而 降低度电成本。从风机龙头金风科技来看, 6S/8S、MSPM 等大叶片占比较 20 年已有明 显提升。

中材叶片:大型化及两海战略或加速推进

“两海”战略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在叶片领域逐步实现量和质的稳 步提升:1)据2022年8月18日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1年底公司叶片产能为12GW, 22 年预计可达到 15GW。公司 18/19/20/21 年陆续推出 72/80/85.6/100 米叶片,叶片大型 化趋势明显,并且公司阜宁沿海生产基地已在生产碳玻叶片、广东阳江已建设 200 套海上 风电叶片项目,契合公司海上战略;2)公司以往海外布局的主要方式是跟随国内的整机厂 和海外的整机厂在海外实现产品销售,2019 年实现了收入占比 10%以上,但近两年受疫情 影响,在运输成本上升以及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外出口减少。据公司年报, 21 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106%,已有所恢复。22 年公司在巴西拟新建年产 260 套叶片基 地、公司预计 23 年投产,迈出全球化布局第一步,更靠近风资源和客户。

需求稳定增长下,叶片大型化是改善公司业绩及市占率的主要驱动。风机招标价格仍在低 位震荡,叶片等零部件环节利润被压缩,而叶片厂议价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通过涨价或成 本优化来增厚盈利。90 米以上大叶片产品比 70-80 米叶片毛利率更高,因此大叶片占比提 升,可以通过优化叶片产品结构,进而提高板块的整体盈利能力。据 2022 年 8 月 18 日公 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截至 2022 年 6 月底拥有 90 米级别模具 18 套,预计年底 接近 40 套,旗下北玻院正加紧生产模具。


技术及原料优势明显,北玻院自供模具。我们认为公司在叶片上具有产业链协同优势和技 术储备优势:1)北玻院保障模具供给、泰玻保障高性能玻纤供给,且可进一步加强成本优 势。中材子公司北玻院模具独家供应中材叶片,大叶型模具紧缺时可保证供应,因此模具 供给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有利于公司叶片向大型化转变;叶片模具迭代快速背景下,若行 业模具紧缺情况下,公司原材料涨价幅度能够低于市场,降低采购成本;叶片与模具部门 系同源,沟通无障碍,可压缩安装调试时间,使叶片顺利投产。2)公司拥有众多技术储备, 参与编制国家标准《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自主完成了 Sinoma93.2 等 90 米叶 片设计开发,并首先将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战略客户需求。

研究院孵化长期成长,氢瓶或率先突破

研究院孵化实力强,或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南玻院成功孵化锂膜,多种产品仍在开发建设中。据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 称“南玻院”)官网,为配合“两弹一星”战略,南玻院于 1964 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从事 玻璃纤维研究、设计、生产的综合性科研院所,1997 年 7 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南玻院的 产品主要为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碳纤维等,各类特种玻璃纤维织物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 航天、国防军工领域。21 年玻璃微纤维纸产销量 1.58/1.60 万吨,高温过滤材料产销量 544/560 万平米,目前有年产 4000 吨/1.2 万吨高硅氧玻纤制品/玻纤滤纸项目在建,且成功 孵化的锂电池隔膜已成为中材科技的核心产业。

高端复材板块,南玻院旗下产品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南玻院高端复材业务还包括:1)高温 过滤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垃圾燃烧等行业的烟气除尘,应用于电子、医药 等高洁净度要求的行业;2)玻璃微纤维纸,主要是玻纤滤纸和 AGM 隔膜,应用于铅酸蓄 电池隔膜。据公司 2021 年年报,21 年高温过滤材料/玻纤滤纸/技术装备/先进复合材料收入 3/3/9/10 亿,同比-12%/+24%/+50%/+41%。南玻院拥有自主万吨级玻纤池窑拉丝装备技术, 各业务增长势头强劲,技术装备优势明显。据 2021 年 12 月 22 日投资者交流公告,公司 拟在宿迁投建 1.2 万吨玻纤滤纸项目。

北玻院先后孵化叶片、气瓶、复材,主要针对高端复材的研究应用。据北京玻钢院复合材 料有限公司(下称“北玻院”)官网,北玻院继承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五十余年来形成 的专有技术和行业影响力等无形资产,是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发祥地,产品主要为交通 运输、建筑工程、电子电力、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模具等领域的复合材料,部分先进复合 材料应用于导弹壳体等战略武器、船舶、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航天领域耐烧蚀等军工领 域。公司先后孵化出的产品对应到中材叶片、苏州气瓶、中材汽车(年产 3000 吨汽车用复 合材料制品)等公司。17 年轨道交通复合材料年产能 8000 吨,电力绝缘复合材料 2000 吨。 20 年底叶片模具累计销量 420 套。


苏州有限是公司氢瓶核心平台,业绩加速增长。据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苏 州有限”)官网,苏州有限于 2004 年由中材科技投资设立,产品主要系北玻院孵化而来, 主营业务为车载压缩、液化天然气瓶、燃料电池氢气瓶及系统、工业气瓶、移动式气体储 运装备和加氢站用固定式储运装备。公司站用储氢长管年产能 1500 只、天然气气瓶 25 万 只、氢气瓶 3 万只、工业气瓶 40 万只,21 年高压复合气瓶产/销量 12.1/12.4 万只,工业 气瓶产/销量 34.3/34.2 万只。

聚焦采矿工程、矿物材料,在研无机凝胶、石墨等新材料。据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苏非院”)官网,1960 年 1 月,建筑工业部非金属矿山研究设计 院正式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非金属专业设计研究队伍,集试验研究、工程设计、 总承包(EPC)、装备研制与集成、高性能矿物材料加工为一体,而苏非院则是由非金属矿 山研究设计院的苏州分院转化而来。苏非院于 2017 年孵化出苏州国建慧投矿物新材料有限 公司,进行非金属矿物无机凝胶产品的生产销售,无机凝胶产品主要应用于农化行业、涂 料行业、水性工业漆、铸造涂料四个领域。此外,公司核心产业化研发内容还有石墨等。 据 2022 年 8 月 18 日投资者交流公告,22 年上半年苏非院业绩迅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处置参 股骨料公司所得到约 1 个亿的股权处置收益。

氢能或发展提速,氢瓶业绩有望崭露头角

III、IV 型储氢瓶为车载储氢主流模式。压力容器的发展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早期主要采用 玻纤、芳纶纤维等传统材料,60 年代开始逐步采用硼纤维和碳纤维等新型增强复合材料。 前期天然气存储和运输一直为压力容器供应链的重点,但自 2020 年起储氢压力容器受到更 多关注。储氢瓶作为目前主流的燃料储存方式,可将氢气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储 存在氢瓶中,保持氢能源车的能源供给,赋予氢燃料车低成本、低能耗、高充放气速度等 特点,得到主流车厂的大力推广。目前共有 4 种主流高压气态储氢方案,其中 I、II 型储氢 瓶重量大、成本低,多用于储氢站等固定式应用场景;III、IV 型储氢瓶采用碳纤维全缠绕 的方式加强罐体,具备轻量化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实现了高压气态储氢由固定式 应用向车载储氢应用的转变。

IV 型储氢瓶已成为国外车载储氢主流应用,显著提高新能源车行驶里程,中国企业加速追 赶。在 III 型、IV 型高压气瓶领域,国内与国外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IV 型储氢瓶质量轻且 储氢密度高,同等体积下,压力越大储氢量越高,车辆行驶里程就越远,整体性能越高。 目前国外高压储氢瓶应用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家为美国和日本,代表性企业包括美国 Quantum 公司、通用汽车、Impco 公司、日本丰田、日本 Jari 等,主要采用 70MPa 碳纤 维缠绕 IV 型储氢瓶,而我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主要采用 35MPa III 型储氢瓶,70MPa III 型储 氢瓶正被逐步应用。


政策指引燃料电池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带动碳纤维需求高增。1)2017 年 4 月 25 日, 三部委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应加速提高国内 IV 型瓶关键技术和产品 水平;2)2019 年 6 月 26 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 版)》显示,2030/2050 年 我 国 燃 料 电 池 商 用 车 销 量 有 望 达 36-72/160-300 万 , 占 商 用 车 市 场 份 额 的 7%-13%/37%-70%;2030/2050 年,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占全体乘用车市场份额的 3%/14%,氢能消费占交通领域整体用能的 19%-28%;3)2020 年 3 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出,2025 年基本掌握核 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部署建设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 达到 10-20 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2035 年,形成 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苏州有限是公司气瓶主体,加速布局氢瓶。已形成 35-70MPa 各类型车载高压燃料电池氢 气瓶、无人机(如 DJ25)高压储氢瓶、站用固定及移动式氢能储运装备、轻量化车载高压 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等氢能储运全系列产品布局;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 165L 及 320L 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开发取证燃料电池车用及无人机用 35MPa 氢气瓶 23 种规格。公司高压气瓶产能 2 万只,在建产能 2 万只氢瓶缠绕产能、年产 1500 只站用 储氢气瓶,且在进行 III 型瓶技改升级、IV 型瓶项目(70MPa 已有技术储备)。2021 年公司 氢瓶整体市占率预计在 40%以上,2019 年成都有限(已并入苏州有限)CNG 在国内整车 市场占有率为 63%,2020 年超过 70%。


盈利预测

锂膜:据 2022 年 7 月 5 日投资者交流公告,公司规划 25 年底 70 亿平基膜产能、50 亿平 涂覆产能,我们预计公司 22-24 年锂膜有效产能为 16/40/60 亿平米(实际规划产能我们统 计为 17/38/63 亿平,因实际投产或有偏差),我们假设产能利用率为 69%/45%/47%(19-21 年为 24%/59%/44%,因刚开始布局锂膜业务,设备产线调试和产能爬坡需要较长时间), 整体中枢高于 19-21 年,因产线调试及产能爬坡更为熟练;此外我们假设产销率为 100%, 对应 22-24 年产销量为 11/18/28 亿平,同比+1%/+64%/+56%。考虑到公司海外客户占比 仅 10%,未来有望年均提升 5pct,价格端或明显改善,我们预计 22-24 年单价同比 +5%/5%/2%;单线规模提升及国产化设备自供比例提升,有望带来成本下行,我们预计公 司单平成本 22-24 年同比-1%/-1%/持平,故 22-24 年预计毛利率为 39.7%/43.2%/44.3%。

玻纤:公司产能规划较大,目前新增产能规划在 63 万吨,23 年有望投产 15 万吨,但考虑 到行业供给冲击较大,谨慎假设我们预计公司年均产能增速或小于规划情况,预计公司 22-24 年产能为 120/135/145 万吨,考虑到或有冷修产能及产能爬坡影响,我们预计产能利 用率为 96%/89%/86%,且产销率为 100%,则 22-24 年产销量为 115/120/125 万吨、同比 +4%/+4%/+4%。考虑到玻纤价格今年下行幅度较多,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归常态,预计毛利 率亦或回归常态,呈现小幅下滑趋势,预计 22-24 年毛利率为 38.9%/37.0%/35.2%,但整 体降幅或明显低于其他竞争对手,业绩波动小。

风电叶片:随着招标价触底企稳,我们认为风电叶片价格下降空间有限,但由于行业低价 竞争依然存在,故上行空间亦有限。但从前瞻指标模具角度看,公司明年开始 90 米以上大 叶片或占主导地位,且公司两海战略下,规模及海风、海外布局正加速。我们预计 22-24 年风电叶片产能为 15/18/20GW,但产能利用率一般有波动,故我们假设 22-24 年全国风电 吊装机量为 55/57/58GW,同比-1%/+4%/+2%(据风能专委会 CWEA,19-21 年吊装量为 28.9/57.8/55.8GW),同时公司两海计划及大叶片提升背景下,预计市占率(销量)加速提 升,预计 22-24 年市占率为 22%/24%/26%(19-21 年为 27.5/21.4%/20.5%),且假设产销 率为 100%,故产销量分别为 12.1/13.7/15.1GW,同比+6%/+13%/+10%;同时,公司明 年开始毛利率更高的 90 米以上大叶片或占主导地位,且海风均为大叶片,较陆风毛利率更 高,毛利率或有较大提升,毛利率预计为 5.9%/11.7%/11.7%,23、24 年预计明显修复。

其他:1)高压气瓶,或受益于氢能加速发展,同时公司布局Ⅳ型瓶有望带来利润率显著改 善,预计 22-24 年高压气瓶业务收入增速保持 30%同比增长,考虑到碳纤、树脂等价格在 供给增多背景下有望逐步回调,且公司氢瓶占比有望快速提升,故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下, 22-24 年毛利率有望保持增长,预计为 40%/45%/50%。2)先进复合材料,南玻院等研究 院或加速先进复材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应用,预计 22-24 年收入同比+30%/20%/20%; 此外今年相关原料下滑或带来利润率提升,但明后年原材料价格回暖或影响毛利率,预计 22-24 年毛利率为 30%/25%25%。3)技术与设备,中材大装、苏非院等装备逐步放量,预 计 22-24 年收入同比增速 20%、毛利率 15%;玻璃纤维纸,作为用于电池中的复材原料, 有望受益于新能车的消费增长及汽车消费复苏,预计 22-24 年收入同比增速 20%、毛利率 15%;高温过滤材料,预计 22-24 年收入同比增速 10%,毛利率为 26%,保持稳定;其他 业务中包含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领域的复材,预计保持规模增长,22-24 年保持收入同比增速 10%、毛利率 39%。

费用率:1)销售费用率,考虑到公司客户结构稳定,规模效应明显,预计销售费用率保持 低位,预计 22-24 均为 1.2%;2)管理费用率,公司规模加速提升下规模效应有望增强, 降本增效管理更精细化,预计 22 年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预计 22-24 均为 4.0%;3)研发 费用率,预计 23 年随着锂膜规模提升,以及旗下研究院孵化产品增多,预计管理费用率提 高,预计 22-24 年为 4.7%/5.0%/5.0%。

复盘公司股价及估值,我们发现公司股价与估值与新能源和玻纤板块相关性强,目前玻纤 板块较高景气度对公司估值影响更大,且目前估值性价比较高。1)股价层面,公司股价与 新能源、玻纤板块涨跌幅相关性较强,且 18、19 年左右开始布局锂膜后,涨跌幅与新能源 板块相关性加强,而之前风电叶片未出现高速发展情况,整体景气度或低于其他新能源板 块;2)从估值角度看,2020-2022 年 9 月公司估值相对沪深 300 走势,与新能源板块更相 关,但 10 月以来公司估值反弹,与建材趋势相符,主要系建筑业政策持续回暖,叠加玻纤 库存 10 月开始下降、景气趋稳;3)上市以来公司 PETTM 相对沪深 300 的倍数均值为 2.45, 11 月 29 日为 1.14,位于 2006 年 11 月 20 日上市以来、近 10 年来、近 5 年来 9%、16%、 31%分位,公司目前估值处于较低的位置,估值性价比较高,若新能源板块景气回升,有 望进一步带动公司估值表现。4)公司于 2006 年 11 月于深交所上市,复盘 16 年来公司股 价变动,可根据涨跌趋势将其划分为 9 个阶段:

1)2006 年 11 月-2007 年 8 月:2007 年上半年公司成套装备出口大幅增长,收入同比增 长 80.3%;同时公司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持续扩张,拉动股价持续上升,期间最大涨幅 38%。

2)2007 年 9 月-2008 年 10 月:2008 年上半年全球石油价格迅速上升,原材料成本压力 增大;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需求萎缩,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二者叠加使得公司股 价持续下降,期间最大跌幅 31%。

3)2008 年 11 月-2010 年 10 月:中材叶片 2007 年成立,正值国内风电叶片产业的快速发 展期,期间公司风电叶片销售收入迅速增加,据 2009 年年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1.66%,主要是由于风电叶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风电叶片业务的高速扩张拉动公司 股价稳步上升,期间最大涨幅为 28%。

4)2010 年 11 月-2012 年 11 月:风电设备行业经历了连续数年高速但粗放的发展,弃风 率居高不下导致行业政策收紧。2011 年-2012 年,受到政策收紧、供需关系恶化等影响, 风电叶片价格持续下降,公司股价同步下降,期间最大跌幅为 24%。

5)2012 年 12 月-2017 年 10 月:2012 年-2017 年国内风电装机量持续上升,中材叶片市 占率不断提升,叶片业务持续扩张;2011 年布局锂膜行业以来,公司锂膜业务稳步扩张, 2016 年成立子公司中材锂膜;2016 年公司完成对泰玻的收购,玻纤业务不断增长。虽然 受到 2015 年风电抢装潮的影响,2016 年风电叶片业务下滑,股价有所下降,但该阶段公 司三大业务均处于上升期,公司股价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最大涨幅 68%。

6)2017 年 11 月-2018 年 11 月:2018 年巴拿马项目事件对公司的负面影响较大,外加锂 膜、玻纤供过于求的市场情况,公司股价持续下行,期间最大跌幅 19%。

7)2018 年 12 月-2021 年 10 月:2019 年-2020 年为风电补贴的末尾,公司风电叶片收入 大幅上升,19 年、20 年同比增长 51.38%、78.16%;2019 年公司收购湖南中锂,锂膜产 能由收购前的 2.4 亿平迅速扩张至 21 年的 13.16 平,同时收入不断增长,20 年同比增长 71.63%。受两大业务的拉动,公司股价持续上升,期间最大涨幅 39%。

8)2021 年 12 月-2022 年 4 月:2021 年 12 月玻纤库存开始大幅上升,供需承压下,玻纤 价格持续下降,公司股价同步下降,期间股价最大跌幅 18%。

9)2022 年 5 月至今:22 年 5 月至 10 月,公司股价与新能源板块涨跌幅保持一致。10 月 以来,建筑业政策回暖,玻纤库存下降,公司股价回升。期间股价最高涨幅 30%,最高跌 幅 2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毛利率   隔膜   巨石   叶片   产能   形势   成本   优势   资产   规模   业务   价格   行业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