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说的增额终身寿,真的值得买吗?

前段时间银保监会的一个通报,要求各保险公司对自家在售的增额终身寿进行自查,如果发现产品有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整改。

要自查什么呢?

比如说产品设计问题,条款表述问题,产品定价问题等。

其中跟我们最相关的一点就是,监管发现有些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设计的产品比较激进,甚至倒贴着卖钱,所以为了稳定市场,保障大家利益,才出手监督排查。

关于增额终身寿的各种疑问,今天给你一并解答了。

一、为什么它毁誉参半?

其实对于肉丝来说,增额终身寿下架是十分可惜的,因为这个产品是目前将高收益、低风险、流动性平衡的最好的产品了。

产品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就巨大了。

增额终身寿很长一段时间都饱受争议,被质疑是长险短做。

而长险短做一直是理财险的一个问题,会给保险公司带来经营风险,给监管带来挑战。

之前类似的情况,一个是三年返本的万能险,一个是当年就能返钱的年金险,这些被监管监督下线的产品,如今都已经在历史的烟尘中徒叹一声无奈了。

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一切,跟一个指标有关,那就是长期固定利率

我们知道,在银行存款时间越长,能够拿到的固定利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少,这是因为时间越长,银行就越能够从容计划长期的投资,最终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反之亦然。

而这个道理对保险公司来说也同样适用:

保险公司收到大家缴纳的保险金,有了资金来源,通过长期运作获得收益,这个时间可能长达十几二十年,最终通过领取金额将收益反哺给消费者。

所以我们看到,一般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领取时间都很长,一般都是十年起,但资金一旦断裂,势必会打断保险公司计划,造成很大的危机。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险公司设计了保单贷款的功能,专门针对长期险用户中途急需用钱的情况。

但这种设计并不能完全避免大家中途退保的情况。

因为大部分的增额终身寿还可以通过部分退保的形式退回部分金额,这也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危机:

如果前期取出人数太多,取出金额过高,甚至会引发保险公司投资流的枯竭。

而如果将钱固定下来,给保险公司投资发展的时间,长期的固定利率更稳定,那么保险公司的发展就越稳健;

但如果不能固定资金,就不能确保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那么必然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投资风险。

所以监管对这种情况一直都很重视,想要督促保险公司整改此类产品。

二、对我们有啥影响?

监管要求的整改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那肯定是为我们好,因为改革后的产品肯定会更安全,不过是以牺牲收益为前提的。

在投资界有个不可能铁三角,即高收益、低风险、流动性

实际上,增额终身寿是将这三点结合地很好的产品了。

1.安全性

首先说安全性,没有哪种理财产品是将收益写在合同中的,这就是增额终身寿霸气的安全感来源。

安全程度比银行更甚,是最高等级的安全。

这两天炒的很凶的新上架的养老基金,虽然关键词定为“稳健”“安全”,但实际上还是有风险的,并非十拿九稳的:

就安全这点来说,增额终身寿无出其右。

2.收益性

收益性相对高,当然是在最高安全等级以及长期的前提下。

顶尖的增额终身寿险,基本收益不会有很大的区别,收益率紧紧贴着银保监会的天花板,无限接近3.5%。

这两年,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不断下调,3.5%利率的产品已经很难找到了,但增额终身寿帮你提前锁定了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固定利率,而且这个收益你是肯定能够拿到的。

而目前10年期的记账式国债,收益率在2.7%~3.1%左右;

所以,在这个利率不断下调的时代,能长期锁定3.5%的利率,可以说是很幸福了。

3.灵活性

灵活性就更不用说了。

上面我们说了,保险公司承诺最短三五年回本,并且可以通过减额或者退保的形式将钱取出。

对我们来说更灵活,对保险公司却有风险。

这次传出的消息,就是想要消灭长险短兑导致保险公司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让保险公司的运营更加稳健。

所以说,我们大概就会失去同时在高收益、低风险、灵活性上平衡的最好的理财产品了。

虽说增额终身寿很不错,且对部分人来说也是最优解,但却不适合所有人。

那哪些人适合,哪些人又不适合呢?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下方留言,肉丝帮你解答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流动性   灵活性   稳健   保险公司   利率   收益   牺牲   风险   时间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