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34名航天员,18人未执行过任务,为什么开始选拔第四批?

太空会师之后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乘组已经安全返回地球,目前正在进行隔离训练,逐渐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同时恢复身体,为未来的再入太空做准备。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生活,在圆梦太空的同时还要完成艰巨的任务。

我们知道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被称为“最忙乘组”,是因为他们完成了很多关键性的任务,尤其是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到来,中国空间站也完成了最强变形,成为标准的T字形结构。

而神舟十五号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其实他们的任务也非常关键,未来中国空间站要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那么这一棒就必不可少,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房子建设好了,在正式入住之前必须要把家具弄一下,一些关键功能怎么用也要协调好。

神舟十五号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既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进入运营后的第一棒。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正式开展,据悉这一次将要选拔12-14名航天员,包括三大类:航天驾驶员7-8名,飞行工程师和载荷工程师5-6名,其中载荷工程师不会超过2名。据悉这一次航天员的选拔将采取新标准、新要求和新岗位,共进行初选、复选和定选三轮筛选过程,最终确定出最优秀、最适合的12-14名航天员。

据悉中国第四批航天员将首次面向港澳进行招募,这也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为止,我国一共拥有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在役且具备飞行能力的航天员34名,1998年选拔的第一批航天员目前已经有5名退役,只剩下9名经验丰富的老大哥。

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在2010年完成选拔,一共是7名,目前全部在役,其中包括了2名女航天员王亚平和刘洋。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乘组就全部都是第二批航天员中的成员。

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是在2020年底完成选拔的,一共有18名航天员,其中包括了1名女航天员。

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圆梦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最后一棒,中国第一批航天员和第二批航天员到此已经全部完成了太空飞行任务,已经没有新手,全部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这就是中国航天员的传承,老带新的模式,让新的航天员快速成长起来。

我国现有的34名航天员目前仍有第三批18人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科目,包括八大类、近百项、四百余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及大部分的专业技术科目的训练。

按照中国空间站后续的任务,部分第三批航天员已经开始了针对性训练,将在2023年加入到中国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中。按照一年两发的时间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在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中将会有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参与。

其实按照一年两发的要求,即使全部都采用第三批航天员,还能坚持飞三年。更何况按照传统的老带新模式,或许每次最多也就一名三批航天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开始了第四批航天员的招募工作?

其实就像神舟十四号指令长陈冬说的那样,铁打的空间站流水的航天员,随着每一次发射和返回,就是新航天员完成了六个月的太空飞行任务。尤其是随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载人发射任务相对来说比较密集,对于航天员的需求比较多。

同时航天员的分工也将更加明确,例如中国早期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全部都是航天驾驶员,而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和准备选拔的第四批航天员包括三个“工种”: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工程师。

针对不同类型的航天员有时候要求或许不同,例如对于载荷专家来说视力上的要求就不会那么特别的严格,毕竟是分工不同任务也不同。随着中国空间站的正式运营,对于载荷专家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

总体来说之所以开始选拔第四批航天员原因很简单,首先是传承问题、专业人才队伍的积累,其次可以让航天员的队伍分工更加细致有层次感,最后就是航天员的训练周期问题,提前准备提前训练。就像是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中的邓清明一样,25年来一直默默准备和付出,终于在神舟十五号圆梦太空。

未来中国载人航天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中国空间站,月球探索、火星探索甚至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等等都需要大量优秀专业的航天员参与进来。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航天员   神舟   载荷   空间站   驾驶员   中国   航天   太空   工程师   正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