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黄金年代

90年代,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近。说它近吧,它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连九零后都奔三了。说它远吧,90年代发生的很多事情还记忆犹新。很多人还在看着那个年代的电影、听着那个年代的老歌。

90年代,有美好,有朝气,有闯劲。当然,它也有不足,有缺陷,有遗憾。跟现在相比,90年代在物质上是相对匮乏的,但它却也有着很多现在没有的快乐。在许多人眼里,90年代,是个黄金年代。

一.政治

1991年,苏联解体。作为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解体在全球引发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的新格局开始形成。“老大哥”不在了,以后的路,我们得自己走下去。

1992年,著名的南巡讲话,让大家看清了前行的方向。那首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深圳,借着这股春风,从小渔村发展成日后的一线城市。遗憾的是,这位伟人五年后就离开了我们。但历史永远记住了他的功绩。

1994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测、研究、论证、设计,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成现实。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两个游子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让人们看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

1998年,长江及淮河特大洪水席卷而来。而我们的抗洪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堤坝,挡住了洪水,守护了百姓。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美国、北约的暴行,我们不会忘记。反对强权、反对霸权,捍卫国家主权,我们需不懈努力。

1999年,建国50周年。半个世纪,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庆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让我们看到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极大增强了国人的自豪感。

二.经济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壮大,为实业赋能。现在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5000家。

90年代,国企改革经历阵痛。国企的活力提升了,但下岗潮也带来了问题。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的活力,很多著名企业崛起了。健力宝、科龙、TCL、海尔、腾讯、阿里巴巴、京东……时至今日,有的企业已经活力不再,而有的企业仍在书写辉煌。

随着大家钱包的鼓起,VCD机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听到流行歌曲、看到国内外大片。

BP机、大哥大,都是当时人们视为时髦的产品。

小霸王学习机则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多少人的童年是玩着卡带中的街机游戏中度过的啊。

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双休制度。从单休到双休,人们的休闲时间更多了,幸福感提升了,居民消费水平也间接得到了提振。更好地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刮起,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诸多亚洲国家在风暴的冲击下阵脚大乱。而中国,打赢了这一场金融战争,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的经济力量。

1998年,互联网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可能我们还没意识到,日后互联网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模式带来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文学

90年代的文学,延续了80年代的活力,同时也迎来了商业化思潮的冲击。

1991年,路遥完成了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平凡人的力量,撼动了世人。该书也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可惜,仅仅一年之后,文学巨匠就驾鹤西去,空余绝响。

1992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发表,其中的《道士塔》更是为大众耳熟能详。一时之间,“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文学风格风靡读者圈。

1993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发表,一些读者将其视为“当代的《儒林外史》”。该书却因露骨描写被列为禁书,备受争议。

1993年,余华的《活着》发表,次年张艺谋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世间的苦,都被余华浓缩进了这几百页纸之中,催人泪下。

1994年,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黄金时代》在大陆首次出版。该小说曾获得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王小波也被许多人视为精神导师,只可惜他在1997年就英年早逝,年仅45岁。

1997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出版。历史题材的科普读物,却成为畅销书籍。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或许从明朝的大起大落中,我们能找到许多经验教训。

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没错,就是那个让韩寒、郭敬明等少年作家成名的比赛。

那个年代,网络小说还没流行,电子阅读器也并未问世。人们购买纸质图书,用最质朴的方式完成文学的洗礼。

四.影视

90年代,是香港影坛的巅峰时代。没有看过90年代经典港片的观众应该不多。

当时香港有“双周一成”的说法——双周分别代指周润发、周星驰,一成代指成龙。三个人各自开创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流派。

周润发,枪战片的代表,在90年代盛极一时的香港警匪片中,占据了极有分量的地位。

周星驰的巅峰时期也是90年代,他的无厘头电影在那个时候风头无两。

成龙的喜剧功夫片,同样深入人心,而片尾向观众展现的险象环生的拍摄花絮,让观众折服于成龙大哥的敬业精神。

而90年代香港影坛大放异彩的还有武侠片。金庸小说改编的经典影视作品不可胜数,例如黄日华版《天龙八部》,陈小春版《鹿鼎记》,古天乐版的《神雕仙侣》,林青霞在电影《笑傲江湖》中饰演的东方不败一角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徐克导演、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以及元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系列,也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武打经典。

香港影坛成就固然可喜,大陆的影视产业也发展迅猛。1994年出品的老版《三国演义》成为多少人心中的经典。近日关羽、张飞的扮演者相继离世,又让多少人回忆起当年在电视上看过的“桃园结义”的情景。

1998年的《水浒传》,同样是经典之作。至此,四大名著的影视化改编均已出炉,部部皆是上等佳作,不得不佩服制作人员的用心、有才。

1998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还有那部《还珠格格》。有谁能数得清这部剧捧红了多少演员?琼瑶剧开始走红。

小孩子们的最爱则是动画片。90年代,各大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可谓种类繁多。

你想看国产动画,有《葫芦娃》《西游记》《中华小当家》《宝莲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

你想看欧美动画,有《狮子王》《蜘蛛侠》《猫和老鼠》《加菲猫》等;

你想看日本动画,有《龙珠》《数码宝贝》《四驱兄弟》《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名侦探柯南》《精灵宝可梦》《蜡笔小新》等。

孩子们的傍晚时光,绝对不会无聊。

五.音乐

90年代,同样是香港乐坛的巅峰时代。

四大天王,仿佛就是那个年代乐坛巅峰的标识。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几乎垄断了90年代香港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但是辉煌并不仅仅属于四大天王。流行乐队Beyond的歌曲,直到今天仍被大众反复传唱。王菲、李克勤、谭咏麟、任贤齐、周华健卓依婷等港台歌手的歌曲,火遍千家万户。

我们以为那是香港乐坛巅峰的开始,没想到是尾声。

而大陆乐坛,毛宁与杨钰莹并称金童玉女。那英、田震等歌手的实力足以与港台歌星分庭抗礼。

1997年,《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唱出大家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期望。“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六.体育

1990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让亚洲认识了中国。中国代表团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稳居金牌榜、奖牌榜的榜首。

1991年,中国选手首次在游泳世锦赛上夺得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展现了睥睨天下的实力,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著名运动员王军霞夺得了中国的第一枚长跑金牌,也获得“东方神鹿”的美名。这枚金牌告诉世人:跑步并不是白种人和黑种人垄断的运动,黄种人一样也可以非常优秀。

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挺进奥运八强,创造历史。

而以郑海霞为核心的中国女篮,在92年和96年的奥运会上均打进了决赛。中国女足在96年奥运会、99年世界杯上也均打进了决赛。

1997年,“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成功飞跃黄河壶口瀑布。这惊天一跃,带过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写在最后

当我们回望90年代,那短短的十年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文章小小的篇幅,实在不能道出其中的万分之一。90年代,留给我们的记忆实在太多。我们无法忘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缅怀那个黄金年代。缅怀缔造了这个黄金年代的人们。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喜欢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不想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北约   亚特兰大   年代   亚洲   影坛   香港   乐坛   巅峰   中国   奥运会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