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味药消除患者的痛经

6味药,消除患者的痛经后,我想说:既然叫不醒装睡的人,那无愧自己的良心就够了!


前不久接诊了一个患者,她老伴儿陪她一起来的,老人家看着对中医药很了解的样子。


我问他:您是不是也是中医啊?感觉您懂得很多。


老人家笑笑说:我不是中医,但是我这些年每次生病都是看中医,看得多了自己也就懂一些了。


我说:像您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多了,好多人都觉得中医没有用、是骗人的。

老人家说:这话可说得不对,你看看我就知道,到这个年纪能像我一样身体硬朗的老人可没有几个。


的确,老人家看着就身体硬朗,精神十足。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数据,统计了近代以前我国历史上的十六位名医的寿命,他们的平均寿命是88.6岁,而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在39岁左右。


我想,中医在养身调理这方面,确实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如今很多中医黑都讲中医无用,可中医若是真的无用的话,又何至于在传承上下五千年呢?又何至于有一个又一个救民众于病痛之中的名医出现呢?


很多人都在纠结说中医没有现代医学的临床数据,但是中医里面的很多理论,都是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中沉淀、堆积下来的,有无数个历史事实作为证明,又何须执着于现代医学的数据呢?


回家翻看我的行医笔记,想起了前段时间我这儿治疗痛经的患者,是一位23岁的未婚女性。


她痛经的症状已经出现好几年了,每次行经的前两天都是量少腹痛,从第三天开始月经量增多,疼痛感减轻。但是颜色比较淡,且里面稍微有一点血块。

很多女性在痛经的时候,都是先忍着,忍不住了再吃些止疼药,这个患者也是如此。但是长期吃止疼片,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女性的身体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患者这次症状非常严重,不仅疼的厉害,而且持续时间也长,都已过去十多天里,还在绵绵作痛,吃了止疼药,也不见效。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来什么原因,就想着试试中医。


面诊时,仔细看了她的情况,见其脉象细而迟,舌淡、苔白。细问得知,其腹部仍绵绵作痛,平日怕冷,手脚不温,身体常常感觉倦怠乏力。


于是,拟出方子: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效果如何呢


患者连服一个月,再次行经的时候,疼痛感基本就消失了。继续巩固调理月余,不仅行经时再未疼痛过,平日里身体也好了许多。


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


平日畏寒怕冷、手脚不温,就说明她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就内生寒,脉迟也正是说明患者体内有寒。


此外,患者脉细,说明气血不足,脉道不充;舌淡苔白,说明气血不足,舌体失养;气血虚弱,所以倦怠乏力、月经色淡;经期丢失气血,则加剧虚弱和内寒,便出现痛经的症状。


因而,我开方的重点就放在了为患者温阳补虚上。


饴糖专用于止疼,芍药、大枣用于养血,炙甘草和生姜用于温阳补气,桂枝用于温通阳气。

虽然只有六味药,但是温阳散寒,补血补气,如此便能解决虚寒的问题,患者自然也就痊愈了。


许多痛经的患者都是虚寒性痛经,希望这个方子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我时常想,中医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才能被大家接受,该怎样去改变一些人对中医的偏见?


我想不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但是我想,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患者,至于其他的,我又何必去在意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患者   饴糖   桂枝   补气   方子   阳气   气血   老人家   中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