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寒湿分不清,化湿会越来越湿,中医教你辨别清楚,正确调理

湿热、寒湿分不清,化湿只会越来越湿。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

有的人经常出油出汗,大腿根还会潮湿,舌苔很厚,知道自己是湿气重了,了解到参苓白术散是化湿的方子,吃了几包,发现自己舌苔更厚了,大便也干结了。

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嗓子里有痰,身体懒洋洋的,感觉四肢很重,抬不起来,大便还总是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用了一些化湿燥湿的药物,不但湿气没有祛除,好像脾胃也更差了,大便也变得更稀了。

这是药不好么?其实很多情况下,都不是药的问题,是我们用药的方向错了

我们身上的湿气,分寒湿,湿热,药物也有温燥和寒凉的区别。如果一个人,本来是寒湿偏重,我们只注意到了身上的湿气,没有注意到寒气,用了一些清热燥湿的药物,其实是会造成脾胃寒凉,更减缓水湿在我们身上运行的。

反过来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是湿气和热气偏重,又用了一些温燥化湿的药物,会更助长我们身上的火热,造成其他上火的情况。

现在刘医生就把一些常见的化湿中成药的药性寒热讲清楚,并告诉你如何判断自己是寒湿,还是湿热,大家可以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起来,以后不要再用错了。

我们先来说药性偏寒凉,容易伤害我们脾胃正气,造成脾胃虚寒的化湿中成药。

第一个就是龙胆泻肝丸,主要是清肝胆湿热的,大家看一看自己的舌头是不是很红,舌苔又厚又黄,同时出黄色的汗比较多,大腿根部潮湿,容易口渴,脸红,爱生气,有时候还会头疼,胁肋疼,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肝胆湿热了,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来清热泻湿。

第二个是藿香清胃胶囊,主要是清我们脾胃里面的湿热的,如果你总是觉得昏昏沉沉的,四肢很困重嘴巴很臭,口气特别严重,舌头很红,舌苔又厚又黄,经常打嗝反酸,有时候还会大便干结,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脾胃湿热了,我们可以参考藿香清胃胶囊来调理了。


我们再来说偏于温燥的燥湿化痰药,容易助长我们体内的火热,身体里有热气的时候,不要使用。

第一个就是参苓白术散,可以健脾燥湿,如果是脾气虚弱,运化水液无力,大便经常是溏稀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的,感觉嗓子里有痰,总是咽不下去的,舌头伸出来,颜色很淡,偏白,而且舌头比较湿润,有齿痕的,可能就是脾胃虚弱了,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来健脾燥湿。

第二个,八味肾气丸,可以温肾化饮适用于肾阳不足,脾阳虚弱导致的水湿过多。

如果你总是腰酸腿疼,手脚发凉,而且嗓子里面总是有痰,舌头的颜色很淡,齿痕明显,晚上经常起床小便,早上5到7点,还容易拉肚子,这个时候可能就是因为脾肾阳虚,导致的不 能运化水湿了,我们可以参考八味肾气丸

以上就是刘医生教你的,辨别湿热和寒湿,你学会了吗?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有机会也会回复大家。

我是刘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湿热   燥湿   舌苔   白术   寒凉   湿气   脾胃   舌头   药物   中医   身上   正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