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回忆属于美

有一种回忆属于美


记起一句较模糊的话,说的是回忆是痛苦的根源,我却不以为然,或许是以我生活的经历,回忆里似乎找不到所谓的痛苦。大概是因自己太不求上进,抑或是随性而适的心态在作怪,回忆中竟然只存一些简朴的意象,就如我在乡村从教时的些枯索的点滴,一些凄恻的画面,竟成了心中最美的回忆。记得在边校的日子,感受最深的是孤独。的确,孤独可以吞噬一切, 正如我写的一句歪诗: "孤独,一只虫子在思想的柱子上爬行,无情的啃食我的灵魂"。就是这样一句短诗,一些凄美的事物便浮上记忆的脑页。

黄昏,苗寨的炊烟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当然美中多半是感受民生艰难的凄凉。苗寨总是依山而建,村子总被茂盛的竹林,高大的核桃树遮掩着,其间夹杂着各种果树,从我居室的阳台看去,距离较近的房子隐约可辨。苗寨的房子多半是用一些木条作墙壁,在夕阳的照射下更觉得萧条了。那淡淡的炊烟,便从褐壁青瓦的房顶冒了出来,懒洋洋地爬行在寨子的上空,偶尔还可见人们撵着牲口回家,肩上总不忘扛一捆柴禾。感触最深的是那些牧羊的姑娘,一个个都是十五六岁的模样,本该是读书的年龄,却很早就辍学回家放羊。那一群群的绵羊,在姑娘们挥得响亮的牧鞭声中,咩咩地跑得像一团团滚动的棉球,已经走得很远了,姑娘们总是羞怯地回头看看,那身影与表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尤其是夜间,在孤灯独对的时候心中更是落寞。月色,静静地流泻在窗台上。在这静谧的山村,此时却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光。偶尔,听见几声抑扬顿挫的苗歌从小河边响起。走出房门,却见皎洁的月光下燃烧着一堆堆旺旺的柴火,依稀看得见一些青年男女围坐火旁,尽情的歌唱、尽情的欢笑。苗族青年们就这样把寻找伴侣的古老风俗继承了下来。或许只是一句简朴的民歌,青年男女就心慕对方,一生所属,这种简单得无任何色彩的感情的确值得称道。他们短短的一生似乎都是任其自然,又像是有一条不可悖逆的准则在约束着。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什么东西都染上了铜臭。而反观这古朴的民风,那些争名逐利之辈,不会觉得自惭么?我是一个热衷于古诗词的人,然而古诗词中一些描写村民生活的意境也不过如此罢了。这鸡犬相闻落英缤纷、小桥流水人家皆全的境界里,若陶渊明在世,想必亦美慕世居于此的人。


一个人的日子,独踞一个阳台,品品茶、看看书,俨然一位六旬老叟,有一种难得的一切随物的心态。上完课之后,剩余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时间一久,封闭的自己也有了几个朋友。在周末,我们会到山野里去玩,散散心。有一次,我回来的时候竟然看见窗台上有几个鲜嫩的南瓜,还有一塑料新鲜的黄豆角。我不禁感动了,心中莫名地涌上一股热流,看着那些犹带露珠的蔬菜,我在窗前驻立了许久。之后的日子,隔三岔五的有人给我送来家种的蔬菜、果子等。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只是心中有这样一一种想法: 我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花在教学上,让这里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我一次次地给他们讲,我不能接受你们的东西。可是他们总会羞涩地说,这些都是自家种的,不太好,老师你觉得行就收下吧!我还能说什么呢?是的,这里的苗族人民太纯朴、太好客了。最让我惊讶的苗族同胞那不染纤尘的精神生活,他们的世界真是美好。


有一次,正值雷雨。我一个人在施展歌喉,忽然听见外面有吵闹声,看时,是一群被雨围困的苗族同胞。年龄大约在十五至六十岁之间,有的还是我的学生,看见了,怕羞地躲进了墙角。那些成年人在用他们的语言嘀嘀嘀咕咕地说着一些什么,见了我,都仰起头,和我打招呼。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猜测出他们讨论了太多,包括我的一些内容。那些喝得东倒西歪的中年男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转转酒",一副豪放不羁的模样,那自在的神情真令人羨慕;而远处花伞下穿着盛装的青少年男女或许是急切地寻找避雨的地方,匆匆地你追我赶。我想他们大概在"恋爱"中吧!


这里的苗族人民信奉基督教,在礼拜天无论农活多忙,总得抽出时间去赴这个神圣的聚会。在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传统中又似乎多了一些祈盼。让人称奇的是那些只上过几天学,报纸也看不了的人,当拿起《赞美诗》时却能熟练地哼出简谱,可是他们从不考虑新的种植技术,耕作方式传统而守旧,当然收人就可想而知了。我想: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伟大的万能的主在支撑着!他们已把命运交给了上天....


我无法歌唱了,喉咙里涩涩的。我因这个情景而思索着,这些古朴的农人因这神圣的礼拜天而尽情地欢娱放纵、歌唱,他们心中的上帝会不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呢?也不知上帝在他们心中是什么样的,也像这样洒脱吗?也许,在他们心中这才是活着的真实存在,这才是生命意义的本真。当然他们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欣赏这绝美的雨花,但是从他们呆滞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种强烈的焦虑在压抑着 ,或许有些人在思忖那久未修缮的房子会不会因此坍塌,家里几个小孩又在哭鼻子呢。


回忆里似有淡淡的忧伤,却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覆面了,在这古朴的环境中,我还能痛苦吗?说实话,我是被这种富足的精神生活俘虏了。不是么?就连晚年的大文豪巴尔孔克也说过他是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的,我想精神的力量太大了。

尽管寄居乡村的生活已远离了我,但总是忘不了那一声声单调的吠、一声声暗夜响起的笛鸣、那一句句粗鄙的语言。那几尺阳台,写满了我回忆的诗行。那些土疙瘩一样的农人,那一滴滴晶莹雨花、那小河里一块块圆润的鹅卵石……想想这些,世间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苗族   苗寨   农人   精神生活   礼拜天   古朴   阳台   心中   男女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